文学作品及讨论 时事体育争论 音乐及影视 焦点新闻转载 新朋友社区 器材车辆及生活讨论 网友作品专栏及留言板 回到首页

搜索精品

相关内容
  • 英军坦克大劫狱挑战伊拉克主权2005/09/21
  • 阿拉法特临终内幕:不提接班人2005/09/15
  • 《环球》杂志专访伊斯兰通讯社中国分...2005/09/14
  • 从加沙看到没有希望的巴勒斯坦人2005/09/14
  • 伊斯兰教原教旨主义与其他2005/09/13
  • 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是什么关系2005/09/13
  • 麦加朝觐人潮踩踏酿悲剧244人死亡2005/08/31
  • 真主之道:张承志6•16临夏演讲...2005/08/25
  •  
    伊拉克的千年哀歌
    时间:2005/09/22 出处:
        公元前18世纪,伟大的《汉谟拉比法典》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巴比伦帝国诞生,这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完整的成文法典,被认为后世一切法律典章的始祖,它奠基了人类文明的纪元。

        此后近4000年的漫长岁月中,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前后历经了亚述帝国、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蒙古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等的反复入侵、蹂躏和统治。她向希腊人教诲哲学和物理,向犹太人启示神学,向阿拉伯人播撒数学、几何与建筑学,并成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这三大一神教的共同发祥地。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她落入了大英帝国的手中。傲慢的英国绅士们自以为这块土地上的“野蛮人”们毫无疑问会投靠他们,然而在1920年夏,大阿亚图拉(什叶派最高宗教领袖)拉米尔扎召唤发动反英大起义,幼发拉底河中下游地区的什叶派部落纷纷响应,结果造成数百名英国大兵和近8000名起义者丧生。时任殖民大臣的丘吉尔焦头烂额,慌忙找来考古学家T.E.劳伦斯请教长治久安之计,这位被称为“阿拉伯的劳伦斯”的传奇人物劝他将巴格达、巴士拉、摩苏尔等三个地区拼凑成一个统一的阿拉伯国家——伊拉克,并将在阿拉伯世界里地位最为尊荣的“圣裔” 哈希姆家族的费萨尔扶上伊拉克的王位。

        在当时举行的全民公决中,费萨尔国王赢得了96%的选票。虽然费萨尔属于逊尼派,但他身为先知穆罕默德之女法蒂玛与什叶派最尊崇的伊玛目阿里的直系子孙,无论逊尼派还是什叶派都心悦诚服。丘吉尔一方面得以保持对伊拉克的实际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则顺利地将耗在中东地区的军费开支由每年4000万英镑大幅下降为500万英镑。

        同时英国送给新建的伊拉克一份礼物——宪法。1924年3月27日,伊拉克举行立宪会议选举,随后顺利通过了宪法。在这个曾经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的国度里所制定的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宪法,却是由英国顾问起草然后再翻译成阿拉伯文的,这不能不说是伊拉克历史的悲哀。

        尽管伊拉克取得了名义上的独立,但英国仍然以攫取的种种特权干涉伊拉克的内政、外交,并控制国家经济命脉,从而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反英起义。1958年,一批少壮军官们奋起发动政变,颠覆了君主立宪制度,建立共和国。随即伊拉克新政府宣布废除1925年宪法,并颁布临时宪法,临时宪法规定:尊重一切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保护私有财产,保障国内各民族的平等。此外,临时宪法还规定伊拉克共和国是阿拉伯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确立伊斯兰教为国教。尽管从书面上看,这部临时宪法堪称十分先进,但在这个动乱不定的国家里,宪法写得再漂亮也只能沦为一纸空文。

        整整十年期间,伊拉克的政治舞台上充满了暗杀、政变和清洗,最终奉行泛阿拉伯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复兴社会党夺取了政权和军权,确立了一党专政的体制,以铁腕统治实现了国家稳定。1968年复兴党颁布了新的临时宪法,结果一临时就临时了几十年(1969年和1973年曾两度修改)。虽然这部临时宪法自夸伊拉克是“人民民主共和国”、“要在科学与革命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制度”云云,但实际上根据临时宪法的规定,总统的权力无限无期,比起费萨尔王朝时代国王的权力还要大得多。革命来革命去,举着反独裁反专制反压迫等等旗号把国家折腾得民不聊生,结果却革来了一个更加独裁专制暴政的当局,这样的革命荒诞剧远不止在伊拉克一个国家里上演过。    从1968年到1979年,伊拉克总统,也就是复兴党党魁名叫贝克尔,他提拔了一个远房侄子萨达姆做副手,共同统治这个国家。应该承认,在这11年间这对叔侄的政绩还是颇为辉煌的:伊拉克经济十年增长十倍,人均GDP从不足300美元猛增到3000多美元,外汇储备从4亿美元猛增到370亿美元;人民生活水平随之大幅提高,教育、医疗全免费,各项福利十分完善;同时伊拉克整军经武,在极短的时间内建立了阿拉伯世界最强大的军队;复兴党还大搞世俗化运动,妇女地位显著提高,将伊拉克变成一个相当西化的国家。当时的伊拉克还真有一些昂然复兴的架势,如果萨达姆不打两伊战争的话。

        1979年,羽翼丰满的萨达姆不再甘于屈居人下,老总统贝克尔宣布“因健康原因”辞去一切领导职务,萨达姆在登基的第二天就揭发出一个“党内高层间谍集团”,雷厉风行地处决了22名副总理和部长级的高官。处决的方式也很特别,他命令全国各地的复兴党组织选派出来几百名代表,人手一支自动步枪,一齐向这些老领导们执行“党的判决”,然后又将处决的场面录制下来,下发全党“集中学习”,以此巩固了他的恐怖威权。

        绝对的权力带来绝对的狂妄,越是天才的领袖,一旦失去约束,就越是会给国家带来无妄之灾。此时正值邻国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在伊拉克的什叶派民众中激起强烈共鸣,阿亚图拉萨德尔(现在那个反美领袖萨德尔的伯父)率领什叶派民众游行祝贺霍梅尼,结果被萨达姆血腥镇压,此外伊朗还大力支持伊拉克库尔德人的“自由事业”。萨达姆一为平息内患,二想趁着伊朗外交上与美国翻脸、内部军队被清洗的时机,实现其再造巴比伦的梦想,悍然入侵伊朗。他本来打算在2-3周内制服伊朗,谁知反而激发了伊朗的宗教和民族狂热,象二战时的希特勒一样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以什叶派士兵为主体的伊拉克军队面对同一教派的伊朗志愿军(当时伊朗正规军不稳,志愿军性质的伊斯兰革命卫队舍生忘死顽强奋战,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士气低迷,萨达姆在美国的默许下使用了化学武器才免遭一败涂地。

        8年战争将此前11年的经济成就扫荡一空,37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变成了760亿美元的外债,数十万青年为了虚构的“爱国主义”沦为炮灰,数十座城镇为了暴君的个人荣耀变成废墟。

        战争的灾难给萨达姆政权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他一手清洗异己,一手发动了新的战争来转移危机,这次的目标却是同为阿拉伯兄弟的科威特。美国在战前一再向他释放虚假的“善意”,等到他侵占科威特之后才以和平卫士的姿态发兵干预。战争的结果是萨达姆彻底丧失了在阿拉伯世界里耀武扬威的实力,而美国却成功地分化了中东国家,一跃成为各国的盟友和保护者。

        丧权失地的萨达姆不得不实施大规模政治改革,如将自己兼任的总理职位另派他人出任,吸收一些政治反对派进入政府;采取多党制,允许其他政党活动;废除革命法庭,改革司法制度;放松舆论监管和审查,给予有限的新闻和出版自由;实行“新经济政策”,发展私营经济和对外开放等。萨达姆当局宣布将制定新宪法,给人民以更多的自由,完成建设民主制度的工作,但是新的宪法草案仍然维护了复兴党的专制地位和总统的独裁权力。指望狼族自动改吃素食显然是不可能的。

        又经过12年的苟延残喘,和萨达姆长期玩着“猫捉老鼠”游戏的山姆大兵终于失去了耐心,决定借着反恐战争的东风彻底解决伊拉克。开战前伊拉克军民还在长期的恐怖余威下慷慨激昂地喊着“誓死保卫萨达姆”的口号,等到美军攻占什叶派圣城纳杰夫之后情况就不同了,曾长期被软禁的大阿亚图拉西斯塔尼发布了一道法特瓦(教法令):“极度痛苦后轻松终将来,极度磨难后安逸终将临”,向1400万什叶派信众宣告即将苦尽甘来。随即以什叶派士兵为主体的伊拉克军队土崩瓦解,一哄而散,曾经不可一世的萨达姆只落得狼奔豕突,结果被从地洞里面擒拿出来。

        美国打下伊拉克易如反掌,占领之后才见识到伊拉克的厉害。当年就连老牌殖民帝国大不列颠都在这个国家落得个灰头土脸的下场,小布什想在这个宗教、民族冲突激烈的国家里长治久安,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在萨达姆“藏匿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谎言被揭穿之后,他又急于打造“中东民主样板”来掩人耳目,但是这个“民主进程”却越来越成为各派别争权夺利的角斗场。伊拉克正在重蹈黎巴嫩或南联盟的覆辙。

        虽说布什在客观上“解放”了什叶派和库尔德人,但什叶派对他并不领情,已经屈居人下近500年的什叶派急于用一人一票的优势来当家作主,无论从地理上还是宗教上他们都更愿意亲近实行神权民主制的伊朗,却对美国为伊拉克规划的联邦制表示怀疑,虽然什叶派人士暂时通过了永久宪法草案,但大阿亚图拉西斯塔尼发表声明指出:联邦制会使侵略者认为伊拉克人民是软弱无能的;虽然山姆大叔千方百计地力主拉逊尼派参与“民主进程”,以示公正和负责,但是就连最温和的逊尼派人士都拒绝在宪法草案上签字;虽然小布什自做多情地将伊拉克宪法草案与美国宪法相提并论,他说:“我们自身的宪法也并非全体一致通过。1787年出席费城大会的代表中就有人拒绝签字。”但他似乎忘记了,在那部费城宪法中潜伏的问题所导致的那场迄今仍令美国人记忆犹新的南北战争。

        再过几年,无论伊拉克能否实现民主和安定,布什都将戴着自封的“民主教父”的桂冠回到牧场里安享田园之乐,希望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居民们也能如他一般轻松、安逸,希望伊拉克能够摆脱自《汉谟拉比法典》以来根深蒂固的“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的恶性逻辑,不再沦入血与泪的轮回,尽管这个希望很渺茫。




    Copyright 1998-2005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