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及讨论 时事体育争论 音乐及影视 焦点新闻转载 新朋友社区 器材车辆及生活讨论 网友作品专栏及留言板 回到首页

搜索精品

相关内容
  • 太平天国:只有在中国才能有这类魔鬼2005/09/10
  • 明朝真的不如清朝吗?2005/09/05
  • 清朝时期中国的附属国2005/09/01
  • 义和团VS李鸿章:谁更爱国2005/08/30
  • 戊戌变法幕后的李提摩太2005/08/26
  • 王明清:访曾国藩墓2005/08/26
  • 包万超 :重读戊戌变法2005/08/12
  • 康熙的科学与路易十四的舞蹈2005/08/07
  •  
    论北洋舰队的灭亡
    时间:2005/09/13 出处:
    【前言】
    近日拜读了刘亚州将军的《金门战役检讨》一文,我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刘将军对我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后期对蒋军重大军事胜利视而不见,《金门战役检讨》中大肆吹捧在我人民解放军摧枯拉朽般凌厉攻势下早已不值一提的蒋军官兵,他的理论支持居然是小小的金门岛战斗,他抬出胡琏的话:“金门战役的胜利既是军事上的,也是政治上的,更是精神上的。” 胡琏何许人也?此为败军之将,在淮海战役中,此人在双堆集送给解放军一个黄维兵团。

    我绝非无视解放军在金门的失利,但我对刘将军用文学语言描述历史感到莫名其妙。

    《金门战役检讨》中穿插着连台军研究人员也感到摸不着头脑的故事:“有许多受伤很重的解放军官兵,并未死亡……一个个脑袋光秃秃的,眼睛睁得圆滚滚的,呻吟声此起彼落……村民们将他们全部活埋……有一个年轻小伙子约莫十六、七岁,被掩埋时还一直猛摇手,看起来凄惨而可怖。他哀号着,乞求着不要埋他,最后仍被活埋……我军若攻台,台湾民众就是金门古宁头村民。”如此恐怖的野史出现在一位解放军中将的论文中,让人作何感想?  

    同样,刘将军不遗余力的用华丽的文学词藻大肆吹捧,把美军吹得天花乱坠,连最牛的美国鹰派也自叹不如。到目前为止,如果谁能再找到一篇比刘亚洲将军还要恶心,还要无耻地吹捧美军神话的完整文章,哪怕它是出自港台敌特之手,本人发誓从此决不发贴!

    总之,在刘将军的眼中,先进的武器决定战争的胜负,小小的金门就能使解放军死无葬身之地,拥有现代化装备和战术思想的美军更是战无不胜,稳执人类世界之牛耳……难怪对岸和太平洋那边不断地为他叫好和买单,这种东西的杀伤能量足以抵50个师的美军!

    刘将军用这种文章支持唯武器论简直无知到极点。我在这里不提美军在朝鲜、越南的失败,省得许多人不看完文章立刻开骂,我说说被刘将军遗忘了的一场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我要严厉批判刘亚州之流的唯武器论调。我要重申:我不否认先进武器的作用,但先进武器不是战争的决定性因素。

    【正文】
    翻开晚清的历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血泪史,民族危亡,血雨腥风。满清王朝的腐朽令人触目惊心,反映在战争中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带给中华民族的是无尽的灾难和屈辱。西方列强往往只要数十艘军舰,数万士兵就能迫使清政府签订割地赔款的城下之盟,甚至在中法战争中前线已获大捷,清政府依然一味求和,赔款罢兵。

    19世纪中叶,接连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打痛了闭关锁国的清政府。部分开明的官僚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幻想着搞一次“洋务运动”拯救岌岌可危的清王朝。在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人的大力操办之下,兵工厂搞起来了,西方武器买回来了,甚至还鼓捣出了一支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强大舰队---北洋水师。这支舰队确实实力非凡,但拥有先进武备胜利便唾手可得了么?显然不是,我们看到了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战争的胜负不是如现在流行的兵棋推演,不是简单的人力与物力算术和。

    爆发于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这是一场改变中、日命运的大决战。清政府整军经武苦心经营20余年创建的北洋海陆军,面对自己一向轻视的“蕞尔小国”日本,竟不堪一战!《马关条约》屈辱之深重,比以往所有卖国条约加在一起还甚!

    败讯传来,海军出身的思想家严复“中夜起而大哭”。谭嗣同更是忧愤非常,挥笔写下:“世间万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甲午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许多的疑问,却并未因时光的流转,而消失在历史的天空中。读史能明智,让我们重温那次让“四万万人齐下泪”的耻辱战争。

    一、中日实力之比较
    战争是实力的竞赛。许多人认为,当时中国败于强大的日本之手。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当时中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并不比日本差。

    1、经济方面实力对比

    甲午战争前日本的重工业还比较薄弱,轻工业中也只有纺织业比较发达。钢铁、煤、铜、煤油、机器制造的产量都比中国低得多。当时日本共有工业资本7000万元,银行资本9000万元,年进口额1.7亿元,年出口额9000万元,年财政收入8000万元,这些指标除了进口量与中国相当外,其它都低于中国,这说明当时日本的经济实力和中国一样并不强盛。

    2、再看中日双方海军实力对比
    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激发了清廷“以大治水师为主”的海防目标,并历年购船。1888年,北洋海军组编成军,由25艘新式军舰组成,总吨位8万余。据当时世界军事年鉴统计,这支海军居世界海军第6位,日本海军排在第16位。史学家唐德刚说:这支舰队就是“摆在今日的台湾海峡,也是一支可观的钢铁长城。”

    直到大战爆发前,北洋水师的两艘吨位达7335吨的铁甲舰"定远"、"镇远"仍是亚洲最具威力的海战利器,仍然是亚洲国家最令人生畏的军舰,日本人“畏之如虎豹”。两舰是当时世界比较先进的铁甲堡式铁甲舰,各装十二英寸大炮四门,装甲厚度达十四寸。两舰在黄海大战中"中数百弹,又被松岛之十三寸大弹击中数次,而曾无一弹之钻入,死者亦不见其多,都证明它们是威力极强的海战利器。日本以此二舰为最大威胁,虽然它加速了造舰计划,搞出对付定、镇二舰的所谓的"三景舰",但就其海军整体实力而言,直到战时也末获得达到此二舰威力的军舰。北洋舰队的装甲水平普遍超过日本舰队。定远、镇远的护甲厚14寸,经远、来远的护甲厚9.5寸。即使日本的"三景"舰,也缺乏北洋舰队这样较大规模的装甲防护。

    火炮方面据日方记载,200毫米以上大口径的火炮日、中两舰队之间为11门对21门,我方记载此口径火炮北洋舰队则有26门。小口径火炮北洋舰队也有92比50的优势。日方只在中口径火炮方面以209比141占优。当然因为中口径炮多为速射炮,所以其在火炮射速方面的优势还是明显的。但因为大、小口径火炮北洋舰队的优势同样不小,所以不能说火炮全部是日方占优。

    再看看船速方面的差距。就平均船速说,日舰快1.44节(即每小时快1.44海里),优势似乎不像人们形容的那么大。有人说北洋舰队将10舰编为一队,使高速舰只失速达八节,不利争取主动,那么日舰本队中也有航速很低的炮舰,其舰队失速亦不在北洋舰队之下。

    所以就射速和船速方面的差距看,北洋舰队也远没有到不能一战的地步。相反,开战之初,世界舆论普遍看好中国。北洋海军前总教习琅威理在英国发表谈话,大谈北洋舰队不容忽视。

    日本精心策划了这场战争,但碍于北洋舰队的强大威慑,日本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伊藤博文首相在丰岛海战后对同僚说:"似有糊里糊涂进入(战争)海洋之感"。其大本营制订了三种方案,为胜败皆做好准备,最坏打算为日军惨败、清军在日本列岛登陆,可见此次战争是日本的一次豪赌。所以如此,因为日本也觉出自己海军力量的不足:

    首先,日本海军的投入少于满清海军。据统计,日本从1868年至1894年3月,海军拨款只相当于同期清廷对海军投入百分之六十。

    其次,联合舰队的组建时间仓促。1894年7月19日丰岛海战前六天,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刚刚编成。此时距黄海海战也只剩下六十天时间。其主力战舰多是1890年以后下水,舰龄短,官兵受训时间也短。相形之下,北洋海军自1888年成军后,舰队合操训练已经六年,多数官兵在舰训练时间达十年以上,这是仓促成军的日本联合舰队无法比拟的。

    其三,联合舰队舰支混杂,有的战斗力甚弱,日方在总吨位上的优势是貌似强大:如"西京丸"号,战前刚刚由商船改装,船体大大高出水面,不适于作战,其排水量4100吨,只有一门120mm火炮,日方称其为"伪装巡洋舰",其实仅是一艘武装商船;再如"赤城"号炮舰,排水量仅622吨,航速十节;“比睿”舰则是一艘1877年下水的全木结构老舰,首尾三根高耸的木桅杆便它看上去完全不像一艘现代军舰,倒极似中世纪的海盗船。它们均被安排在编队侧后,依靠别的舰支躲避北洋舰队的直接炮火,日方在海战中根本不依靠它们的战斗力。

    3、中日双方陆军实力对比

    据当时英国军事情报局资料,清陆军总数60万,此外有多达100万的民兵。而日本常备军仅7.5万,在战时可动员至25万。甲午战争中,日方投入作战17万多人,中方投入约25万人。在武器装备上,当时清军使用的是欧洲毛瑟枪,有的部队还装备了更为先进的后膛连发枪,如赵怀业部“皆系一色快枪”,火炮多用克鲁勃大炮。而日军主要使用国产村田式步枪和青铜山炮,其全军拥有的野炮不过300门,武器性能和数量均不如清军。据日方统计,整个甲午战争中,日军在牙山、平壤、九连城等地,一共缴获大炮607门、枪7394枝、炮弹267万发、子弹7746万发;其后在牛庄、营口、威海卫等地缴获火炮数百门,枪、弹不计其数。而日军仅消耗子弹124.18万发,炮弹34090发。无怪李鸿章惊呼“令我寒心”。这也证明了陆军战败不是装备问题。

    罗列了一大堆数据,我们不难看出,论物质条件两国当时互有短长,差别不是很大。然而,战争严格地讲是综合实力的较量,综合实力应包含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因素在内。如果综合实力比国家的政治动员,比军队的组织力,比军人的素质和斗志,那么,当时的中国比日本相差甚远。

    二、山雨欲来风满楼---日本的战争准备

    日本觊觎我中华已久,侵略中国是其既定国策。

    远在明治维新以前,就有人狂热地鼓吹侵略中国,吉田松阴(1830―1859)即是其中有名的一个。吉田是明治维新的先驱者,时日本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日本开国元勋山县有朋、木户孝允、伊藤博文等人都是他的门徒。日本当时同中国一样,受不平等条约的束缚。但吉田主张以邻为壑,鼓动日本积极侵略周围的国家。伊藤博文曾经为吉田讲学的松下村塾题诗,表达对吉田的敬意,诗称:“道德文章叙彝伦,精忠大节感神明,如今廊庙栋梁器,多是松门受教人”,足见吉田对当时日本影响的之深巨。

    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立刻着手实现吉田等人的遗愿。1871 年6月,日本提出凡别国在中国享受的各项侵略特权,日本都要一体均沾,遭到清政府断然拒绝。1874年,日军3000余人侵略宝岛台湾,遭到当地军民坚决抵抗,日本侵台企图没有得逞。但仍然讹诈了清政府50万两白银的军费,并获得了对琉球的实际控制权。清政府的无能助长了日本的扩张野心。1876年,它强迫朝鲜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江华条约》,三年后又正式吞并琉球,改为冲绳县,由此吉田侵略邻国的思想部分地成了现实。

    日本此后在朝鲜接连制造事端,日本认为要夺取朝鲜,与中国迟早必出一战,于是积极从事对华作战的准备。

    1886年,日本军部首脑山县有朋提出了名为《讨伐清国策》的报告书,主张在1892年前完成对中国作战准备。1889年,日本颁布帝国宪法,山县任第一届内阁首相。次年,在帝国议会里首次发表施政方针,强调“国家独立自卫之道”,提出所谓“守卫主权线”和“保护利益线”的问题,明目张胆地把朝鲜看作日本的利益线。1891年,沙俄宣布修筑西伯利亚大铁路,以便加强对远东的控制。山县等人认为这对日本在大陆进行扩张不利,力主在通车前,击败中国,夺取朝鲜。

    日本把北洋舰队看作日本海军的假想敌,认为夺得制海权是取胜的关键。为加速完成造舰计划,日本睦仁天皇从王室经费中拔出专款赞助,以示倡导。甲午战争前日海军“桥立” 号、“松岛” 号、“岩岛”号、“吉野”号、“秋津洲”号等先进战舰相继入役,甲午战争前,日海军有大小军舰三十多艘,排水量近六万吨,陆军亦有七个师团。

    1892年伊藤博文上台后,接连解散两届议会,压制反对意见,但第六庙议会复会后又于1894午5月30日通过对内阁的不信任案,伊藤内阁面临总辞职或者再一次解散议会的抉择。为了摆脱困境,转移国内斗争的视线,伊藤内阁走上了发动对外战争的道路。

    此时的日本,犹如一只潜伏的恶狼,磨刀霍霍,兵锋直指清政府。而清政府却仍然醉生梦死,几乎浑然不知。

    三、刀不架在脖子上不知道害怕的满清政府

    满清同治年间,清政府接连剿平了太平天国、捻军、回民起义和云南等地的叛乱,与此同时,一些学西方的措施也在进行。与咸丰年间(1851~1861)烽火连天的状况相比,统治基础相对稳固了,满清统治者沾沾自喜的称之为“同治中兴”。但却对身外之事茫然不知,沉醉在一片歌舞升平之中。

    然而,这看似波澜不惊的平静水面之下,却隐藏着可怕的暗流。如前文所述,危险来在身边的恶狼―日本。

    这里我插一段:在去年,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曾经播出了一部堪称“伟大”的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该剧之所以 “伟大”,是因为编剧和导演让出面签署N多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的北洋大臣李鸿章以 “改革者”的面目出现,将倡导“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慈禧太后描绘成“邻家老太太”般和蔼可亲(这是彩虹般美丽的描述,我服了这些导演和编剧)。而实际上,慈禧太后是一个极为乖张暴戾的老太婆,我们看看慈禧太后的历史表演:庚子年间,八国联军叩关。起初,慈禧太后为了表示决死一战的决心,她以通敌为罪名,将兵部尚书徐用仪、户部尚书立山等五位反对宣战的大臣“斩立决”;后来为了与诸国和好,她又毫不手软地杀掉了主战的大学士刚毅、山东巡抚毓贤,逼迫庄亲王载勋自尽。这些朝廷重臣在反复无常的慈禧太后眼中如同草芥!!所有这些,都不过是先听说列强要逼她下台交权,于是决心一战。后来证明列强并不想赶走她,而仍然愿意接纳她,便立即将"一决雌雄"的豪言,变为了"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媚语。至于主战派、反战派,则不过是她手中的几张牌。玩旧了,便随手付之一炬,真可谓"落了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这样的人执掌国政近半个世纪,国家民族怎能不面临无穷无尽无边无涯的灾难。

    此时,日本天皇在磨刀,战争随时将至,我们的“邻居老太太”慈禧太后在干什么?

    她在挪用海军经费,耗资巨万要过生日,要显摆显摆: “我的生日排场大,就是我大清强盛,省得被洋人看不起”。(《走向共和》台词回忆,我不知是不是编剧和导演要借慈禧太后的话表达自己的思想,但愿是我瞎猜)

    1894年11月7日,大清国逃得没有了一兵一卒的大连城陷落了。风雪中日军开始疯狂的屠杀中国百姓,中国百姓的血流进护城河,融化了河面上的薄冰。就在这一天,北京紫禁城内张灯结彩,隆重庆祝大清国老佛爷的60大寿。内务府的账本上明确记载着清廷为此花费1000万两白银。皇太后还要修建一座私人花园,于是挪用海军军费,加上各省解缴、户部拨发、官员敬献,那个叫做颐和园的地方花费了3000万两白银。而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战舰价格约为50万两,北洋舰队鼎盛时军舰也仅为25艘左右,这样算来,4000万两的白银足以让大清国拥有3支由最先进的战舰组成的北洋舰队。

    我们“年轻有为”光绪皇帝在再干什么?

    光绪在危机中极力主战,召见军机大臣时"言及宗社,声泪并发",也为后人叹惜不已。但人们似乎忘记了,这位主战的傀儡皇帝当年的婚典花费亦为500万两之巨!皇帝成婚竟要以相当于两年的海军经费为代价,且正值北洋经费短绌、无力再添舰船之时。待到危机突至、真要割地赔款了,主战皇帝也只有泪流满面了。


    “改革者” 李鸿章在干什么?在忙于宫廷政治斗争

    清朝末年,随着满族中央政权的衰弱,汉族官僚纷纷崛起。他们办洋务、兴局厂、练新军,在求自强的口号下闹得轰轰烈烈,李鸿章则是其中之集大成者。李鸿章是靠一支地方武装淮军起家的,在镇压太平军的战争中出类拔萃,得到清廷的赏识,官至北洋大臣。在当时的相当一部分满清权贵们看来,北洋海军几乎已成为李鸿章的个人资本。满族中央权贵对这个手握重兵的汉族封疆大吏的疑虑与排斥是毋庸置疑的。他们要削弱李鸿章,就要削弱这支舰队。

    在这种情况下,说李鸿章经营北洋海军是为了"大清江山",未免太高尚点了。北洋海军却实在很大程度上成了李鸿章的政治资本(这就不难理解在甲午海战的紧要关头,李鸿章断然否定了海军军官们拼死一击尔下令“避战自保”了)。北洋海军在这场宫廷斗争夹在中间,吃了大亏。自1888年北洋成军后,"添船购炮"的工作完全停止了。李鸿章相户部要钱,满族权贵大手一摊:“嘿嘿,没钱!老佛爷要用。” 李鸿章找慈禧太后诉苦,慈禧也为难。可叹!国家危亡之秋,铁甲舰和颐和园,我们的老佛爷孰轻孰重都分不清。直至北洋舰队黄海战败后,慈禧才从梦中惊醒,指令户部拨内帑银300万两,但为时已晚!一个“邻家老太太”如何能够力挽狂澜?!


    北洋舰队在干什么?

    其实,在英国人琅威理在任北洋舰队总教习时,监督极严,北洋舰队的军事训练相当刻苦, "日夜操练,士卒欲求离舰甚难,是琅精神所及,人无敢差错者"。此等严格的要求和训练,即使在文化素质上也使北洋舰队官兵达到了较高水准,舰队发施号令之旗,全用英文,各舰官兵皆能一目了然。

    然而,北洋舰队虽然披坚执锐,威风凛凛,但从骨子里说这是一支旧军队。舰队内部明目张胆的投亲攀友、结党营私比比皆是。海军官兵大半是福建人,水师提督、淮系将领丁汝昌空有其名,而闽党之首刘步蟾则被人们称为"实际上之提督者"。总教习琅威理"督操綦严,军官多闽人,颇恶之。刘步蟾乃以计逐琅威”,刘步蟾同样看不惯致远舰管带粤人邓世昌,二人猜疑颇深,以至于在战场上见死不救,"致远战酣,闽人相视不救"。这支新式军队的风气,很快就与八旗绿营的腐败军风无二。总教习琅威理走后,北洋舰队的军纪废弛、军风涣散简直令人吃惊!

    《北洋海军章程》规定:“总兵以下各官,皆终年住船……”但“(北洋海军总教习)琅威理去,操练尽弛。自左右翼总兵以下,争挚眷陆居,军士去船以嬉” ;提督丁汝昌甚至在海军公所所在地刘公岛盖铺屋,出租给各将领居住,以致“夜间住岸者,一船有半” 对这种视章程为儿戏的举动,李鸿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直到对日宣战前一日,他才急电丁汝昌,令“各船留火,官兵夜晚住船,不准回家”。

    满清兵部所定《处分则例》规定,"官员宿娼者革职"。但"每北洋封冻,海军岁例巡南洋,率淫赌于香港、上海,识者早忧之"。在北洋舰队最为艰难的威海之战后期,来远、威远被日军鱼雷艇夜袭击沉,"是夜来远舰管带邱宝仁、威远舰管带林颖启登岸逐声妓未归,擅弃职守,苟且偷生";靖远舰在港内中炮沉没时,"管带叶祖圭已先离船在陆"。

    舰队腐败风气的发展,很快发展为训练中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最后发展到1894年大阅海军时,定、镇两艘铁甲舰主炮的战时用弹仅存三枚(定远一枚,镇远两枚),只有练习用弹"库藏尚丰"

    ……

    仅举几例,就足以令人冷汗如浆!!

    军风腐败的结果,战时必然要付出高昂代价。力图隐瞒这一代价,就要借助谎报军情。这也成为战争进行中北洋海军的一个特点。

    丰岛海战,广乙舰沉没,济远舰受伤,北洋舰队首战失利。但丁汝昌却报李鸿章,“风闻日提督阵亡,吉野舰伤重,中途沉没” 。黄海海战,一场我方损失严重的败仗,却被丁、李二人形容为“以寡击众,转败为功”,一时间除参战知情者外,上上下下多跌进自我欣慰的虚假光环之中,严重加剧了对局势的错误判断。直至全军覆灭的最后时刻,谎报军情仍未中止:1894年11月,镇远舰在归威海港时为避水雷浮标,误触礁石,难以修复。管带林泰曾见破损严重,深感责任重大,自杀身亡。这样一起严重事故,经丁汝昌、李鸿章层层奏报,就成了"镇远擦伤",以致清廷真以为如此,下谕旨称"林泰曾胆小,为何派令当此重任?"

    谎报军情甚至使作战计划都发生改变。1895年2月,鱼雷艇管带王平驾艇带头出逃,至烟台后先谎称丁汝昌令其率军冲出,再谎称威海已失。陆路援兵得讯,撤销了对威海的增援。成为威海防卫战失败的直接原因。

    艰难的处境最考验军队。北洋舰队在威海围困战后期,军纪更是荡然无存。当时医院中人手奇缺,北洋海军医务人员,临战先逃,洋员院长,反而服务至最后,相形之下尤为可耻。

    其次是有组织、携船艇的大规模逃遁。1895年2月7日,日舰总攻刘公岛。交战之中,北洋舰队一支完整无损的鱼雷艇支队在管带王平、蔡廷干率领下结伙逃遁,结果逃艇在敌我双方猛烈的炮火之下丢尽颜面的自我毁灭了!与北洋舰队王平等人贪生怕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军鱼雷艇长铃木贯太郎却冒死率艇冲入港内,创下了世界近代海战史上鱼雷艇首次成功夜袭军舰的战例。

    最后更发展到集体投降。"刘公岛兵士水手聚党噪出,鸣枪过市,声言向提督觅生路";面对这样一个全军崩溃的局面,万般无奈的丁汝昌"乃令诸将候令,同时沉船,诸将不应,汝昌复议命诸舰突围出,亦不奉命。军士露刃挟汝昌,汝昌入舱仰药死"。更令人愤怒的是一批贪生怕死的官兵唯恐激怒日本人,据不沉船,使镇远、济远、平远等十艘舰船为日海军俘获,喧赫一时的北洋舰队就此全军覆灭。

    只敢露刃向己、不敢露刃向敌,北洋舰队的军风、军纪至此,真是自毁长城,这样的军队不灭亡真是没有天理!!

    四、黑云压城城欲摧---战争终于来了

    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事,请求清廷出兵援助,日军乘机赴朝。待到事件平定,日本却拒不退兵。并不宣而战,偷袭清朝的运兵船舰,中日甲午战争终于爆发。

    中日海军,各有优劣。1894年9月17日,大清国北洋舰队从朝鲜返航至鸭绿江口外的黄海时,冤家路窄,等候在那里的日本海军舰队迎面而来。当双方终于在海上相遇,拉开了世界战争史首次蒸汽舰船大战的序幕之时,都非常紧张。

    但战场不再是操演场,面对逼近的敌舰,北洋舰队首先陷入混乱。定远舰的刘步瞻指挥首先发炮,但未击中目标,反震塌前舰桥,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和英员泰莱皆从桥上摔下,严重受伤,一炮之始北洋舰队就失去了总指挥。

    这场命运做关的海战持续四个多小时,北洋舰队自始至终几乎皆在无统一指挥的状态下分散作战。刘步瞻、林泰曾二位总兵,无一人挺身而出,替代丁汝昌指挥。在战斗将结束时,才有靖远舰管带叶祖圭升旗代替旗舰,升起的也是一面收队旗,收拢指挥残余舰只撤出战斗而已。

    "节制精严"的北洋舰队在海战中毫无节制可言,且作战效能的极其低下,完全像一支未加训练的舰队"旗舰仅于开仗时升一旗令,此后遂无号令"。击之不中,中之不沉。激战中落伍的日舰"比睿"号冒险从我舰群中穿过,来远舰在相距四百米距离上发射鱼雷,不中,其侥幸逃出。武装商船"西京丸"经过定远舰时,定远向其发四炮,两炮末中;"福龙"号鱼雷艇赶来向其连发三颗鱼雷,最近的发射距离为四十米,竟也无一命中,又侥幸逃出。仅六百余吨的"赤城"号在炮火中蒸汽管破裂,舰长阵亡,前炮弹药断绝、大樯摧折居然也不沉,再侥幸逃出。

    反观组建时间很短的日本联合舰队,在整个作战过程中队形不乱,"始终信号相通,秩序井然,如在操演中"。北洋海军崩溃的速度,大大超出了日方的预料。

    有资料统计,黄海海战中日舰平均中弹11.17发,而北洋各舰平均中弹107.71发。日舰火炮命中率高出北洋舰队九倍以上!

    就在北洋舰队与日本海军血战的时候,防守大清国东北边境的清军却在一发不可收拾地逃跑,以致日军仅放了一排枪就渡过了鸭绿江,然后长驱直下攻占金州、大连、旅顺、海城。大清国辽东尽失之后,1895年2月7日,日军20多艘战舰开始对驻防威海卫的北洋舰队进行最后的攻击。

    由于威海卫南岸炮台已被日军占领,北洋舰队不得不腹背受敌地作战。两天以后,北洋海军鱼雷艇队避战逃跑,解除了鱼雷威胁的日军趁势轰击刘公岛,史书记载为“炮弹如雨”。威海卫大势已去,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李鸿章命令丁汝昌率领舰队突围。这时候,美国人浩威和严威德受大清朝廷的指派出现在这场战争中,当威海卫海战打响后,这两个洋顾问只忙碌着一种“绝技”:迫使丁汝昌投降。北洋舰队孤军作战,丁汝昌悲愤已极,最后时刻,终于没有辱没大清国军人的最后一点骨气:为不使“定远”号和“靖远”号落入日军之手,丁汝昌下令将其炸沉,随后,这位北洋舰队提督自杀。北洋舰队的最后一批军官总算有点军人的气节,没有投降:丁汝昌的副手刘步蟾自杀,刘公岛护军统领张文宣自杀,“镇远”号管带杨用霖拒绝出面接洽投降,自杀。

    1895年2月17日16时,雨雪交加,日本联合舰队开进威海卫。大清国北洋海军舰队全军覆没。

    五、失败的背后

    1895年的初春不属于大清国,天气出奇的寒冷 。71岁的李鸿章东渡日本,作为清朝政府的特命全权大使,与日本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日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规定:(一)中国承认朝鲜独立。(二)中国向日本割让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三)中国赔偿军费白银2亿两(加上赎回辽东半岛的3000万两共2.3亿两)。以及新开通商口岸,增加内河航线等共11款。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及《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从此走向更加深重的灾难。巨额战争赔款相当于全国3年的财政收入,清政府根本无力承受,只能向英法德俄列强贷款,不但利息很高,还要以海关、税收、财政的管理权作抵押。

    大面积割让国土直接导致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战后的几年里,列强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长城以北属俄,长江流域十省属英,山东属德,云南、两广属法,福建属日。而美国这个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则打着“利益均沾”的旗号,以支持日本为主要手段,谋求在中国的更大权益。战后朝鲜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成为日本侵略中国的跳板,中国东北部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台湾被日本割占,使数百万同胞离开祖国的怀抱,饱受欺凌50多年。

    日本是甲午战争的最大受益者,得到了价值1亿两白银的战利品和2.3亿两的赔款。这笔巨款相当于日本当时7年的财政收入。战后,日本经济和军事实力飞速扩张,为其在上世纪30年代大举侵华埋下伏笔。甲午战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

    客观的说,甲午战争,是近代史以至现代史上,中国军队与入侵之外敌交战时武器装备差距最小的一次战争,但同时这又是中国军队最为空前的失败。单就军事来说,甲午海战中最令人铭心刻骨的结局,莫过于庞大的北洋舰队整体覆灭的同时,日本舰队竟然一艘未沉。

    空前的失败产生空前的震撼,至今回想起那一段历史仍然让人痛心疾首。巨额黄金白银堆砌起来的舰队不经一战,原因何在?上文从慈禧太后到北洋舰队说了很多,但着这些现象的背后是什么?

    是制度。大清国北洋舰队遭遇覆灭之灾的前夕,提督丁汝昌收到了日本海军司令伊东佑亨的一封信。此信名为劝降,但没有一句劝说,可谓一篇奇文,虽写于百年之前,但是依然值得百年之后的国人细读深思:“……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败之因,苟能虚心平气以察之,不难立睹其致败之由……清国而有今日之败者,固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谙通变之所由致也……前三十载,我日本之国事,遭若何之辛酸……我国实以急去旧治,因时制宜,更张新政,以为国可存立之一大要图。今贵国亦不可以不去旧谋为当务之急,亟从更张。苟其遵之,则国可相安;不然,岂能免于败亡之数乎?”

    无法得知这位日本军人怎么会在如此时刻与自己的战争对手恳谈仗之胜败、国之安危的根由所在。只是,在19世纪与20世纪相交替的日子里,世界格局已经发生了巨变,对于愚昧落后但依然妄自尊大的大清国来说,的确急需“国可存立”之“要图”。否则,它失去的就不只是北洋舰队了,而是拥有了260多年的江山。

    19世纪70年代,日本开始出现第一个政党。明治维新期间,它进行了初步的政治体制改革。跟一个不愿意改革的、不愿开放的老大帝国打仗,胜败不问可知。日本在1880年决定制定宪法,1889年颁布了宪法,1890年7月大选,11月帝国议会成立。它的“君主立宪”仍带有强烈的专制色彩,但比大清帝国强多了。从启蒙速度、新的思想传播来讲,日本要比中国领先半个世纪。

    大清国也有一部分开明的官僚试图励精图治、整军自强。但在那种绝对的专制体制下面要进行比较大的改革,要有雄才大略的君主或一个比较强的领导群体才行。但是从鸦片战争前后至大清帝国覆没,都没有出现这样的历史人物或领导群体。在绝对专制体制下,执掌绝对权力的最高领导人的状况,对朝廷的运作影响很大。慈禧本人极其狭隘,即使是中国传统文化,也没有将其中的优秀成分学到手,更谈不上吸取外来的先进文化。她一再打击当时比较有远见的恭亲王等人。恭亲王三次被撤职,将他的棱角全部磨掉了;甲午战争后复出,到戊戌变法的时候,暮气沉沉,锐气全消,令人痛心。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刻,这样的人掌握最高权力足足48年,怎么有可能形成一个领导改革的坚强核心?

    中日两国从制度改革方面比较,日本比中国早30年到40年。制度是决定性的。甲午战争日本胜利是制度上的胜利,大清帝国是制度上的失败。

    那一段历史,我唯一敬佩的一个中国人就是严复。

    严复曾经洞若观火般指出:“中国自秦以来,无所渭天下也,无所谓国也,皆家而已,一姓之兴则亿兆为之臣妾,其兴也,此一家之兴也,其亡也,此一家之亡也。天子之一身兼宪法、国家、王者三大物,其家亡则一切与之俱亡……顾其所利害者,亦利害于一家而已,未尝为天下计也” 。 (大意是:中国自秦以来,没有天下,没有国家,只有皇帝一家而已,皇帝一家兴则亿万国人沦为臣妾,所谓兴盛,只是皇帝一家兴盛,所谓灭亡,只是皇帝一家灭亡。皇帝称天子,一身兼宪法、国家、王者三大物,皇帝一家灭亡则一切随之灭亡。...所以皇帝考虑的。只是皇帝一家的得失,从来不为天下国人考虑。)

    严复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同是留英同学。后人常以伊膝回国后大展宏图,辅助明治天皇使日本使日本变法自强,而严复一辈子不过译了几本书,嘲笑严复无大出息。然而仅凭上面严复那一句话,便不枉我辈一生对他的高山仰止。

    中国的封建制度延续2700余年,危机持续了71年,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终于1911年辛亥革命。有了严复那句话,一个文弱的孙中山大呼四个字:“天下为公”,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便像纸房子一样轰然塌倒了。

    记得我初次赴京,登上北京景山公园的万年亭,放眼望去,在苍茫的暮色之中,万缕霞光之中的紫禁城气吞霄汉。晚风飒飒,历史沧桑扑面而来。我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中国封建制度之辉煌、之完备、之持久,那也许可算世界封建制度的顶点。然而我们可能忘记山脚下绿色栅栏围起来的那棵枯树,可能忘记了在那里自挂而亡的明朝皇帝崇祯。

    你忽略的那棵枯树,就是使你震惊的那片雄浑与辉煌的真正注释。

    (本文部分相关资料参考金一南、袁伟时 、丁名楠等学者有关甲午战争论文)




    Copyright 1998-2005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