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特别报道:《南方体育》今日停刊
|
时间:2005/08/30 出处:西祠 |
《南方体育》一路走好
作者:感冒的民工 最近惊悉南方体育要关门了,回想起2年多前,在南体编辑部听两个年青编辑憧憬这份报纸的未来,画面还历历在目。转眼间物似人非,先是《竞赛画报》被废了,然后那份豪华的3元钱报纸也快挺不住了。临别之际该说些什么呢,还是一路走好吧!毕竟在我呆在广州的四年里,是这份报纸里的这群年青人给我呈现了一个异彩纷呈的花花体坛,让我见识了——原来体育新闻可以这样做。
如果不是因为自己所学的就是体育新闻这个专业,也许我永远不会关注这个——用龚晓跃的话说——看上去有点腐烂的行当。当初并不是很明白为何他要用腐烂这个让人联想得不太美好的词,但随着自己日渐对这个行当的熟悉,甚至亲身投入期间后,才发觉此人用词是何等的精当。在此说这个并非是想附庸风雅,只是想说明,其实这份报纸的从业者很清楚他们所身处的环境,并非这个圈子里的“菜鸟”。
也许这一切原本可以避免。
当一切都成为历史,回想起南体带给我的回忆还是相当愉快的,是它给了我一种不同的体育新闻体验。与大多数体育报刊读者不同,我在看南方体育之前既没看过《足球》也没听说《体坛》,而看《南体》也纯属偶然。刚入大学时教授号召我们要热爱和熟悉自己的专业,并且推荐了一条其自认为是便捷且廉价的途径——看体育报章,于是班上掀起一股购买热浪。本人当时刚刚接触帝国时代,对教授的号召不以为然,某日内急,随手抓起一份报纸冲入厕所,不是别的正是《南方体育》,而就在这一泡屎的功夫里,我开始喜欢上这份报纸。 那时南体头版的图片做得很大,再配上一个花哨的标题和黄绿色的南方体育四个大字很有视觉吸引力。那时正学习新闻史课程,教授照本宣科地给我们介绍普利策和他那份不可一世的《太阳报》,虽然大多数时间我在打盹,但对于黄色新闻的概念我理解得却很好,其中南方体育功不可没。 当时最喜欢看的南体的评论版,在上面写评论的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篇篇文章都体现了食色性也这一古朴的道理。一个出人意料的开头往往能引出一个更出人意料的内容,读得我们乐此不疲。在指导员一脸正气的训导我们看A片不要太嚣张的时候,南体已经把这些敏感的话题大大方方地摆上了头版,很是让人敬佩,敬佩之余开始怀疑这份报纸是不是南方集体的产物,毕竟风格相差得太远了。
看南体一段时间后,一个叫张晓舟的名字变得越发熟悉,也正是这个时候才发觉原来被舍友喊了一年多“愤青”的自己其实并不算愤怒。每次看完张的文章心中都不免诧异,这哥们从哪来那么多愤怒的能量?人固有愤怒,但贵有持续愤怒,像张一般的愤怒只能用难能可贵来形容。不由得想起晚清诗人黄遵宪那句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的名言。暂不论张写得如何,起码在现实的舆论环境中只有体育评论能写成这样,而能把体育评论写成这样的人中,张算是为数不多的一个。这让当时对新闻行业充满憧憬的我们倍感兴奋。当某位潮汕籍同学得知张竟是自己的同乡时,冲动得想直奔南方集团进行结拜,考虑到报社重地门禁森严以及当时收容遣散政策依然存在,这位同学最终没能成行。如今,俨然已是“业内人士”的我的同学依旧期待能与张有“一面之缘”,但这也仅仅是想完善那张在脑海中浮想了若干年的脸,往日的激情早已不见了。人贵有持续愤怒(激情),可见张还是很厉害的。
2002年后半段的某一天,南方体育终于吸引了我们z教授的注意,上报纸编辑学时z教授向我们展示了一份把新闻标题打在报名上的南体,并且给这种做法给出了一个“标准答案”——乱来。“这样做根本没法突出新闻的头条,这打破了人们以往的视觉习惯和阅读习惯”,为了论证他的观点,教授随堂做了个实验:把体坛、足球、南体各一份摆在讲台上,随机抽取一个同学模仿路过报刊亭的行人,只许扫一眼讲台,然后把他看到的三份报纸的头条说出来。如教授所愿,该同学所说的南方体育的头条并非报名上的那条新闻......毕业后的我每当想起这件事情还是很佩服教授那严谨的治学作风,但对于他最后的结论依旧不敢恭维,其实从始至终都没有南体的“官方”解释,那报名上的新闻是不是头条,而我看却不像,但我还是很佩服z教授的预见能力,因为他一只都在说:“南方体育是在用办一份杂志的手法来办一份报纸”,2005年他的预言变成了现实......
当一份印刷奢华无比,买一期需要以往买两期的钱的《南方体育》面世时,离它的倒闭也就不远了,用一个词形容就是将行就木。我始终没有弄清楚倒闭的原因是源自于《竞赛画报》被封杀还是这次并不叫好的改版。一群深暗行业运作规律的人对自己一手创办的报纸到最后表现得居然是如此的无能为力,我感到很遗憾。伴随着南体内一拨又一拨“牛人”的出走,随着往日熟悉的名字到最后只剩下张小舟一个,并着江湖中的传言,我开始感到南体内部出现了问题。
面对就业压力的我对此无暇顾及,若干月后,等我坐在电脑前开启我人生的另一个阶段时,传来了《南方体育》要倒闭的消息。这样的一件事对于曾经沧海的南方集团也许并不算什么;对于一个体育报刊读者的影响是少了一个选择;对于我个人来说是被剥夺了一种乐趣;对于中国的体育新闻届来说,一种新的尝试死掉了。这是南方集团多品牌战略路上的一小段插曲,体育报刊读者和我个人的无奈,以及我国体育新闻行业的悲哀。
《竞赛画报》被禁,仅仅是因为他们做了一次颠覆性的报道,而且“罪名”在2005年听起来会让人感到那么的不可思义——辱没革命烈士。而《南方体育》,也许它原本就不应该走到今天这一步。
如果《南方体育》和《竞赛画报》在若干年后还能为人所记起,那么理由只会是两个:那富有视觉冲击的版式和“原来体育新闻也可以做成这样”的慨叹。两份刊物开创了中国体育新闻报道的一个新的方式,他们的失败还不足以证明这种新方式的失败,至少从目前看来是如此。
期待《南方体育》风格在体育新闻行业中的复活!期待一个更具包容性的舆论环境!
谨以此文缅怀曾经为我带来阅读快感的《南方体育》,如同我们的初次见面,在排泄的快感中体验。
相关连接 竞报:时光流转五年后狂欢结束 向《南方体育》说再见
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五年时光,悠然而过,他们即将分别。为《南方体育》留言
《南方体育》周二停刊
(2000年3月17日——2005年8月30日)
《南方体育》停刊了。明天出版的《南方体育》第529期将成为它向读者的告别之作。据悉,最后一期《南方体育》将只印刷5000份,除满足订阅者之外不再上市。
相关连接 新京报:《南方体育》 就这样不了了之 失踪于报摊的南体现身网络。
当看到这一期备选封面时,我才确信“南方体育走了”。
“放弃才是最好的选择”,在最后一期封面上放弃这个covertitle对南体的拥趸们来说,是种解脱;而将这个标题置于待定席,对那群舌灿莲花的墨客们来说则再次成为一种另类的表达。
隆福寺街白魁老号对面的“老茧”皮货作坊里,老板谦哥眼中透着绝望,他曾用短信告诉我,“最近去了几个报摊都没买到,隐隐觉着有些不祥”。
8月19号,这位和我刚刚相识的朋友,曾在凳上一边刻着皮货一边不断向我打听常给他送去黄段子的偶像———“杨箕学士”刘原的北上去向。兴之所至,还描摹起心目中张晓舟、Milanlady、方枪枪……的长相。
如今,体育没有改变生活,而生活已急不可耐地改变了南体。2000年发刊词里的“走着瞧”只走了五年;今年第五大道特刊里的“五步之内,必有芳华”,也终成三月寿限的刹那芳菲。
当舞文弄墨、呼啸山林、三分天下成为传媒史上的一瞬,当年轻的“八九十年代”人人争做玉米、盒饭,七十年代老人的代表———谦哥心中的偶像们也在关停并转的季节里各奔东西,委散于无情的尘世中了。
同是旁观者,谦哥心中倒掉的是座精神家园,但对于许多曾进出过广州大道中289号的人来说,失去的还有记忆里傍晚时分小白楼后篮球场上的声声打板。
五年零五个月,如此充满幸福、充满希望、如此跌宕、如此尖刻、如此不了了之。借用一个句式:有的人擦肩而过、有的人上岸了、有的人升天了、有的人最终离开了。
许多许多年以后,人们会不断地回忆起,那座大院里的人们曾被掷入无情的市场中,一边享受着明枪暗箭的SM,一边进行着高速低成本的PK游戏,他们在其中或铁肩担道或摧城拔寨或吹着口哨嬉笑怒骂,其中许多人终成雕塑、成靶子、成标杆、成盾牌、成口水……
附转给谦哥的刘原文字《和八月一起离去》(节选)依然常回那座小楼(《南方体育》报社)领稿费,和方枪枪小黑之流打情骂俏。再后来,要去北方了,去与南方体育的弟兄告别,他们的脸上流出了老狗一般的悲伤,说:驾崩了。
在广州的四年,我喷出了残存的青春,萎靡地回到广州西向800公里的故乡南宁。南宁北向五千里的新东家北京总部却发来指令,让我筹划南方体育的告别专辑。为新东家操办旧东家的告别宴,兄弟你可知道,我此刻惆怅得几乎人格分裂。
和八月一起离去。这一年的8月30日,广州,一代枭雄正凝视着落日;这一年的8月30日,南宁,老流氓刘原将坐上K6次特快13号车厢,和未婚妻一起去苦寒的北方谋生。
今夜的我还在故乡。长街熟睡在长夜里,我假寐在记忆里。迟暮和早殇,生来和死去,初春和雪夜,那都是命呵。
相关连接 小鸟之家:写在《南方体育》即将停刊之前 今日走过楼下,南方都市报的发行员正在征订报纸。他们的宣传单上本来印着订南方都市报可以赠送三个月的南方周末或者南方体育。但现在南方体育被划掉了。突然之间才想起来,南方体育就要在9月1日停刊了。
南方体育,曾经多么响亮的名字和品牌,没想到它也倒下去了,真让人痛心和遗憾。其实从它几个月前的改版和转型后,我就预计到了它的不能长久,正如它已经倒下的子报五百万周刊一样。有时候一种理想并不能当成饭吃,当它不重视市场,开始远离读者的时候,那么它的倒下也是必然的了。其实南方体育,自从它改版之后,我就基本再没有读过了。
转一篇它人的文章中的一段,以做留念:
五年之前,南方体育的影像、概念、口号等等,强烈冲击着中国体育传媒的观念,它也因此迅速和体坛、足球成鼎足竞争之势,但五年之后却也种种原因而悄然转型。这其中的究竟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有评论认为,在外部竞争中缺乏市场关怀、在内部管理中缺乏人文关怀,在具体运行中缺乏脚踏实地的执行,是南体沦落的原因之一。南体当年曾力主“高层次受众”,希望以此来聚焦品牌广告商,形成不同于传统体媒的赢利模式,但残酷的事实最终表现出“曲高和寡”的结果。
南方体育的最终转型,标志着后三国的解体,而球报的倒塌则标志着前三国时代这段历史的真正逝去。
南方体育,一路走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