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及讨论 时事体育争论 音乐及影视 焦点新闻转载 新朋友社区 器材车辆及生活讨论 网友作品专栏及留言板 回到首页

搜索精品

相关内容
  • 國民黨新四大公子出列2005/08/21
  • 对马英九需要重新认识2005/08/21
  • 聚焦民进党四大骨干2005/08/19
  • 金门人将厦门纳入生活圈2005/08/18
  • 一个台湾“皇军”的回忆2005/08/17
  • 台湾是怎么有钱的2005/08/11
  • 台湾电视撤照风波 欧盟震惊2005/08/10
  • 台给程翔间谍经费数百万港元2005/08/05
  •  
    蒋经国其人其事
    时间:2005/08/22 出处:凯迪网络
      连战在北大所作的演讲中,深情地回忆了国民党的前主席蒋经国先生,称他在历史的关键时刻作出了关键的决定,扭转了台湾的历史方向。他提示我们,在台湾获得经济发展之后,蒋经国更进一步推动了民主化进程。包括放弃威权政治,奠定了一个政党之间,政党互动的一个模式。甚至于再进一步开放了党禁、报禁,取消了戒严,同时也促进了两岸人民,尤其是大陆,很多老兵返乡来探亲。
      蒋经国,蒋介石的大儿子,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最近读了团结出版社出版的《蒋经国自述》,乃知其个人身世以及思想。在此愿与各位网友一同分享。
      既是“自述”,就难免有所回避,有所遮掩,有所夸大。这些都在笔者考虑之内。因此,笔者专门就其日记进行剖析,可大略得知这个人的性格、心理、政治理念。
      日记,有时可以作假,但哪里是假话、哪里是真话,在下还是有某种直觉的。相信不会被蒙蔽。此书后面,还附有其他人包括他的敌人对他的评论,两面对照,取其共有之处,大致就不会差到哪里去了。
      凭心而论,蒋经国的文字并不算很好,比较朴实,正如他的长相一样。虽然他也想多些修辞,但风流文采终不及毛润之。难怪他的小学老师也说他不很聪明。也正因为如此,我比较敢于肯定蒋经国的自述比较真实、可信。
      少年时代的蒋经国,受到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很深。他老爸蒋介石要求他多读论语、孟子,还有曾国藩家书,后来还要他看王阳明全集等等。这种家世之学,对蒋经国一生都有影响。特别在他困厄之时,正是这些文化底蕴支持了他,让他保持乐观、平静。而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他老爸也不像过去我们教科书所说的流氓、黑帮老大,动不动说“娘希皮”的粗人。
      ——父亲经常告诉我,要诚恳待人,要一生把“诚”字看得最重,当做立身处世的根本和秘诀,永远保持;纵使别人有错误,或对自己不起的地方,我也不必管他,还是要尽到自己的诚心。(见《自述》)
       ——父亲说过:“能公必能‘诚’。”(见《自述》)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西安事变后,蒋介石没有把张学良千刀万剐,而是让张学良闭门读书。读书的地方在奉化溪口镇的雪涛寺。蒋介石让蒋经国与其同学。蒋经国回忆说,“张学良专攻《明史》。我读《纲目》、《阳明全书》、《曾文正公家书》。”蛮有趣吧。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毛润之到重庆谈判,蒋介石没有黑下一条心除掉这个心腹大患。以他的学识,他不会不知道“鸿门宴”的故事。
      这还可以解释:为什么李宗仁那样对不起老蒋(自述里这么说的,可能有别的评判,待补充),老蒋还是以礼相待。(看看老毛是怎么对待彭德怀、刘少奇、林彪的)
      好了,还是说小蒋。蒋经国是共产党员,这恐怕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他年轻时,被他爹送到苏联留学,他在那里表现很不错,被吸收进了共产党。那时,老蒋对苏联还是有好感的,甚至很多方面都想学苏联。哪曾想,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朋友顿成仇家,两相大动干戈,血流成河。这是中华民族的悲剧。老蒋对此也是有责任的。斯大林从此把蒋经国扣为人质,蒋经国回家探亲都不可能,回国更是做梦。甚至连跟家里写封信都会被克格勃审查。只能在信中说“我没有一天不想吃点久未尝到的家乡小菜。”一次暗示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他被王明逼迫,写了一封公开信,跟他老爸断交。一是轰动神州。
      那些年头,他被下放到最艰苦的工厂里,吃不饱,穿不暖,能活下来已属万幸。但有一个细节值得重视:他每到一个工厂或农场工作一段时间后,就因表现突出、善结人缘被推举为领导,如副厂长之类。在没有任何背景可以依靠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进步,说明小蒋还是有领导才干和领袖魅力的。
      蒋经国后来回忆说,这段时期(1925年至1937年)是他一生中最痛苦、绝望的时期之一。他的惟一收获是娶了一个苏联女工(后来老蒋给取中国名为蒋方良)做老婆,扶助一生。隐性的收获可能更有意义:他从此而了解苏联政权内幕,不象罗曼罗兰那样被表面现象迷惑,而且知道了苏联的路是死路一条,是灭绝人性之路。他后来的政治选择,与此大有关系。
      回国后,他也没有得到老蒋和国民党诸元老的信任,被发配到赣南担任赣南行政区督察专员,举办赣州班干部讲习会。他带领一批年轻人进行军事和政治操练,开始把他的政治抱负、理念付诸实践。
      《自述》中最惊险的情节是“危急存亡之秋”一节,叙述国民党兵败南退期间发生在上上下下的一些事情,可以让我们对那个年代有一个具体的认识。其中说到,蒋介石被迫下野后,在故乡浙江寄情山水,而后因为李宗仁放弃政权,自下香港后赴美国“就医”,不得已再出山的曲曲折折。1949年12月29日,老蒋小蒋仍留在重庆,在得知我军四面围攻重庆,国军连连溃败,才于30日凌晨六点自白市驿机场起飞,至成都。忽传云南首脑卢汉致刘文辉,要刘同四川各将领扣留老蒋,戴罪立功。1950年1月11日,老蒋与小蒋才飞离成都回到台北。
      小蒋12日日记写道:“今日为父亲在西安蒙难十三周年纪念,想起昨日尚在成都共军和叛逆的虎口之中,西安事变之重演只是数小时之差耳,思之不寒而栗。”后来他还多次以惊怵的语言表达了后怕的心理。
      这当是肺腑之言。
      蒋经国对自己的父亲深怀感情,这一点在其所有日记中尤其在蒋介石去世后,蒋经国守灵期间日记为甚。这种感情是装不出来的。确实,这部书也向我们展示了蒋介石性格的另一面。他对家庭的爱,孝心之重,都可说传给了蒋经国先生。
      蒋经国理应受到尊重。他压制台独势力,为祖国统一争取了时间。在贾亦斌《我与蒋经国的不解之缘》一文中,我们能看出大陆政权对他是抱有希望的。中央领导同志(应当是邓小平)请人给蒋经国带了一封信,信中希望“统一大业能在你我这一代人手中完成。”可惜就在蒋经国准备派重要代表再谈判时,却不幸于一九八八年一月十四日在台北病逝。(七窍流血,怀疑是被人毒死。)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遗憾。
      蒋经国究竟是怎么样一个人?1975年12月10日,在为他老爸守灵的日子里,他写下了这样的日记:
      “余以为任何政治,如不以良心、善意和智识为基础,则为伪善之政客,甚至假借民主做卑鄙的勾当,如此等人一旦有权在手,则将危害人民和社会,无恶不作矣。”
      这就是蒋经国。他受的教育、他的经历、他的认识,已经跟其他党的领袖很不一样了。当别人还把自己凌驾于党之上,当别人为了自己的权力忘掉常识或者掩盖常识、当别人用组织原则绞杀一切人性并以不存在抽象的人性所以要灭绝人性的时候,蒋经国先生能把良心、善意和智识作为政治的基础,是非常难得的。
      这也是他为什么能够把台湾领向现代民主政治的深刻原因吧。
      我们在连战、马英九身上,看到了这一精神的延续。
      他们身上,都比较缺乏我们在官场上常见的那种老谋深算、深藏不露、话中有话,而是显得笨拙、愚蠢。也许,政治不需要太多的权谋、聪明,最最需要的是良心、是善意、是常识。这一点,大多数老百姓都有啊。可为什么一到权力的高峰,这种品质就消失了呢?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Copyright 1998-2005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