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郑和下西洋纯属虚假宣传
|
时间:2005/08/21 出处: |
【原按:那个“郑和下西洋”有啥“伟大“的?我一直都觉得好笑,那条海路人家希腊罗马人,腓尼基人,阿拉伯人,波斯人,都来来回回走了几千年了,两千年前汉代时罗马人就航行到过中国,这是中国史书上都有记载的,《三国志》也有记载,两千多年前腓尼基人和埃及人就环航了非洲,波斯人和阿拉伯人早就在这条路上航行到中国来做生意来来回回一千多年了,中国人的航海技术还是跟阿拉伯人学的,郑和下西洋走过的路自始至终都没有超过阿拉伯人的航海范围,这连中国学者自己都不敢不承认,所谓的“郑和下西洋”只不过是把别人走了几千年的一条路重走了一遍而已,这就成了“伟大”了?还想不自量力地跟人家哥伦布和麦哲伦的横渡大洋和环球航行的壮举比高低?真是又好笑又不要脸。国际上听到中国人吹所谓的“郑和下西洋”都觉得好笑。】
◆ “郑和下西洋”的几个常识问题 ·黄力民·
“郑和下西洋”的纪念热潮中,冠以“600年祭”各种书刊影视争先恐后诉 说着一个宏大的故事。但是,这个故事有一些不甚通俗的情节。
一、如何理解“郑和下西洋”早于哥伦布发现美洲若干年,早于达伽马首航 印度若干年,早于麦哲伦环球航行若干年
中国人对于航海史不是很清楚,多半也就听说过哥伦布、麦哲伦。哥伦布、 麦哲伦之前以及郑和之前欧洲人怎样航海、亚洲人怎样航海?如果不知道,则 “早于”之说就有障眼法之嫌。看起来,郑和航海与这几个西欧人的航海缺少相 比较的基本前提,谁早谁晚没有大的意义。
西欧人上述航行目的是寻找通往香料产地的新路线、发现新大陆(在西欧人 的立场)、有可能(例如在尚未建立国家的无人管辖之地)扩大领地,航行性质 是探险、开辟新航线。
当年欧洲人的香料之路是:小宗香料从南太平洋摩鹿加群岛向新加坡集中, 装上大船出马六甲海峡经南亚次大陆印度洋沿岸航行至西亚、东非,上陆穿过阿 拉伯人居住区,经地中海航行进入欧洲腹地。欧洲人不满意的是:此路线中转环 节多,所需时间长(两年),须面对阿拉伯人敌对行为(参见茨威格《大探险 家》,漓江出版社2000年第7-13页)。
“郑和下西洋” 是受皇帝派遣出使与朝廷有关系的西洋各国,宣扬国威, 扩大邦交,附带有贸易方面的需求,走的是已有的航线。
南太平洋、印度洋的航海早已有之,比西欧人航海活动范围大。但并非只有 中国人,甚至不是中国人为主。譬如说,1497年葡萄牙人达伽马航行的意义在于 首次从欧洲绕过好望角抵达印度,而欧洲人再向东的航行就谈不上了因为亚洲人 在这条路上已走了多年。香料之路本身也表明南太平洋、印度洋的航海状况。
有论者称“15世纪最初的30年里,在亚欧大陆两端的东方和西方,几乎同时 向海洋进军。东方以中国郑和下西洋为代表,西方以葡萄牙亨利王子沿非洲西岸 探索为代表,东西方的航海在很大意义标志着人类的活动舞台开始由大陆转向海 洋”,实属牵强附会。又有说郑和下西洋“堪称十五、十六世纪世界大航海时代 的先驱”,问题是“大航海时代”的内涵远不只是“航海”,而且郑和下西洋连 中国的航海时代都没有引领出来。
二、郑和船队规模——“郑和率领由208艘船舶和2.78万人组成的船队”
过去说郑和船队有60余艘船舶,后来又说还有100多艘小船,可能有人觉得 啰嗦,干脆加在一块更气派,就这样连《明史》也给超越了。
我怀疑“100多艘小船”实际是大船携带的小艇,用于交通联络、救生、捕 捞等。即使60余艘也值得生疑,不妨引茨威格《麦哲伦》的一段话:“航行中存 在千难万险,麦哲伦最艰难的任务之一是一直要把5艘吨位不同、航速各异的舰 船保持队形不散,始终是个统一体。如失落一艘,在这海天茫茫、没有航道的汪 洋大海中,就休想再把它找回来。”(《大探险家》,漓江出版社2000年第99页)
大规模船队较少见,以下是几个著名的例子:日本袭击珍珠港的机动部队30 艘舰船(含7艘加油船中途返回),航程约1.3万公里;日俄战争时俄国第2太平 洋舰队32艘舰艇,从波罗的海出发到达对马海峡战场,航程3万多公里;1943年5 月盟国横渡大西洋的ON-184运输队有38艘商船、8艘警戒舰艇、7艘搜索突击舰艇 (包括1艘护航航母)共53艘,航程约0.6万公里。这些船队之所以有如此大的规 模都源于特殊的目的或特定的条件。
三、宝船的尺度
《明史·郑和传》有“宝船六十三号,大者长四十四丈、阔一十八丈”,按 明官尺等于31.1厘米折合成现代长度单位,这是一个木质帆船巨无霸。论者都承 认:“关于郑和宝船的研究,长期以来一直有争论。目前争论的主要焦点是船型、 船的尺度。”
反对者的态度十分鲜明,如造船专家杨槱的《帆船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 社2005年第88页)。赞同者多少有些羞涩,如蔡美彪《中国通史》第8卷只是照 《明史》的原话说,不折算也不渲染宝船之大。
这其实就是学术研究的现状。但好大者、炒作者却是不依不饶,这不仅有 “600年祭”的书刊影视,连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材《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郭成康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96页)都要明明白白说宝船大者有138米 长、57米宽!
国外学者搞不清如此多的弯弯道道,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 以后的世界》(第1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31页)说“这些探险 队的规模和成就之大令人吃惊……一般的船宽150英尺,长370英尺,但是最大的 船宽180英尺,长444英尺”(按:北京大学出版社新出的斯塔夫里阿诺斯第7版 似乎没有这段话,此处存疑)。
现在换一个角度来看——造大船不是申报吉尼斯记录,当然要问它是什么用 途?除航空母舰外有史以来最大的军舰是“二战”时日本大和级战列舰,它容纳 了9门460毫米主炮,而当时认为大口径炮是海战制胜的决定性因素。现代最大的 船舶有数十万吨的油轮,因为船大运输成本低,油料的装卸不必停靠陆地码头而 没有港口水深、长度的限制。
按照“138米长、57米宽”的说法即使胡乱给它配上10米的吃水,宝船排水 量也得在3万吨以上,用来装什么东西?当时没有煤炭、矿石一类的工业原料, 粮食贸易尚未形成,瓷器、茶叶、丝绸有这么多?
就算皇帝毫无道理地下令造138米长、57米宽的船,工匠与驾驶者、乘船者 也要考虑这样的船会不会散架、会不会沉没、好不好操纵、怎么停靠码头?河南 太康造了比天安门广场还大的广场,也算是毫无道理,但至少没有安全问题。
如果1405年能造出138米长、57米宽的船,则此前应成功建造过120米、110 米……的船,造船技术与资料不至于失传得无影无踪。
四、郑和的身份
航海、作战、外交、贸易都是很专业的事,郑和在皇帝身边可能学会了作战、 外交、贸易,那么航海呢?哥伦布、麦哲伦是海员出身的航海家,事迹清晰。如 果郑和懂航海,应当留有文字资料;如果郑和不懂航海,则在他之下应有航海总 指挥,这个总指挥也是大英雄。1805年奥斯特里茨的“三皇之战”,俄皇、奥皇 都是打仗外行,另有军队总司令负责指挥,而拿破仑是统帅兼指挥。
云南曾经有人说郑和“习水性”,因为他出生在滇池畔,到了南京就演绎成 郑和“懂航海”。其实“习水性”不必有370平方公里大的滇池,几亩大的池塘 足够,而“懂航海”不是“习水性”的必然推论。要树立郑和的统帅或航海家形 象,需要有人深入研究而不是推测。
以上是些常识问题,如果向中、小学生与非专业人员概括地解说“郑和下西 洋”势必要涉及。应当有合适的方式解说这些历史事件,例如“哥伦布发现美洲” 就是居住在美洲之外的人类首次乘船到达美洲(这是就当时那样文明程度的人类 而言,不涉及更早的、史上无记载的人类的活动情况);“麦哲伦环球航行”就 是人类首次乘船环绕地球一周;这样的概括,事实、意义都在其中。
试一试解说“郑和下西洋”——皇帝派遣一支船队出使西洋,其特点一是比 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的航海活动早(提问:不是大家协商的全球行动,何谓 早晚?);二是船只特别多,有60多或200多艘(天哪,这怎么走!就是60辆马 车也不好指挥,是不是要装载的东西或乘船的人特别多?);三是船特别大,很 难建造(若要问船的尺度、排水量、壳板厚度、舵叶长宽、锚的重量等不是很清 楚);四是28年间出动了7次(这还真不好比);五是船队由郑和率领(提问: 郑和是航海家吗?)。
至于纪念热潮中“肯尼亚女孩沙里夫”的故事不必在此讨论,从有航海开始, 远洋航行的水手因故滞留他乡而留下后代或并不滞留他乡而留下后代是平常事。 某个肯尼亚女孩可能不仅有蒙古利亚人种血统、同时还有高加索人种血统,这样 来编排收视率会更高。但值得注意的是,此事反衬出历史学者的任何不慎重可能 不断遭人善意或恶意的放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