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及讨论 时事体育争论 音乐及影视 焦点新闻转载 新朋友社区 器材车辆及生活讨论 网友作品专栏及留言板 回到首页

搜索精品

相关内容
  • 鲁大海:鲁迅为什么不抗日2005/08/19
  • 萨苏:谈谈大陆教科书中的国军抗战2005/08/19
  • 试论国民党的抗日游击战争2005/08/19
  • 老布什差点被日军吃掉2005/08/18
  • 日本于1945年战败的原因2005/08/18
  •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经济政策的得失2005/08/18
  • 日本侵华史就是一部愤青发展史2005/08/17
  • “八一五”,我们的胜利日2005/08/17
  •  
    反映国军抗战的《铁血》封杀11年
    时间:2005/08/21 出处:
      重奏中共领导抗战的主旋律之外,中国媒体对国民党抗战的报道有明显增加。反映国民党军队积极抗战的《铁血昆仑关》封杀十一年之后被重新推出,国民党将领和老兵的抗战史实被不断挖掘出来。

         六十年一甲子。因此对于中国人来说,今年的抗战胜利纪念日非同寻常。入夏以来,中国各媒体都调动了大量的资源,连续滚动做抗战纪念报道,可谓规模空前。与以往的抗战宣传口径相比,这些报道除了依旧强调抗战胜利是中共领导的结果之外,对全民抗战报道显得更为全面,叙事也更趋向于客观。其中最明显的变化是,国民党抗战内容有明显增加。中央电视台在纪念高峰时期推出《上将之死──张自忠将军》专题片,广州的《南方都市报》则从五月初即推出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特别报道「寻访抗战老兵」,其中自然多是已经被大陆民众忽略或淡忘的国民党老兵。此外,反映国民党在正面战场抗日的影视作品也逐渐增多,十一年前未能公演的电影《铁血昆仑关》被重新剪辑后推出。这种变化不但是北京当局因应两岸形势所作的调整,也是大陆民众渴望知道历史真实的反映。今年中共中宣部和国家广电总局向全国影院和观众重点推荐的抗战题材新片中,有一部电影名为《铁血》,将于八月下旬至九月上旬在北京和南宁两地举行隆重的首映礼,之后将在海内外发行放映。这部电影实际上是十一年前拍摄完成的老片了,当时名为《铁血昆仑关》,与《血战台儿庄》一样,都是表现国民党军队积极抗战题材的电影。但在当时(一九九四年)却未能获得公演的权利。该电影正面塑造了国民党将领如杜聿明、戴安澜、郑洞国等人的形象,并表现了国民党军人为国捐躯的英勇壮烈形象。而这些人中,除一些于抗战期间殉难之外,大多在日后国共内战中成为共产党军队的敌手,进而也是败将。据称,该片未获公演权,是因为中共某高级将领观看之后,未见片中有中共军队的影子,而多有其敌手形象,于是心生不满。
         时隔十年,这部影片经重新剪辑并更名推出,但据看过内部放映的人士称,这部影片在表现手法上依然沿袭大陆文艺所谓「主旋律」作品的陈规,在塑造国民党爱国将士的形象时,看上去有点像中共军队的英雄人物。尽管影片在艺术上很可能乏善可陈,但它死而复活的命运依然值得关注。至少表明,大陆官方容忍了在「爱国」的前提下,有限度地肯定国民党抗战。而越来越多的大陆民众也早已认同了类似的抗战观,对国民党抗战将领报以尊崇的态度,民间也开始逐渐挖掘那些几乎要被人们忘却的国民党的正面抗战事迹。《南方都市报》「寻访抗战老兵」通过寻找和访问了六十名亲历过抗战不同战场、不同战役的老兵,「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再现那场决定民族命运转折的伟大抗争」。这个特别报道的特别之处在于,挖掘了许多散落于大陆民间的国民党抗战老兵的鲜活历史,从而让大陆的人们有机会更全面地了解那段不该忘却的历史。
         从民间到官方,关于国民党抗战的史观正在悄悄发生变化。此前不久,国民党主席连战造访大陆,曾谒拜多处抗战纪念地,大陆媒体均予以相当强度的追踪报道。这一情况势必也对大陆的抗战纪念宣传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

    表达与国民党修好意愿
         差不多与此同时启动的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纪念宣传活动,在有关国民党抗战问题上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积极态度,北京借此传达出与国民党修好的强烈意愿。在此前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大陆官方有关抗战的宣传,始终强调抗战为中共所领导,中共军队(八路军和新四军及其控制下的游击队)是抗战的主力。「平型关战役」和「百团大战」,以及零星的游击战,几乎是大陆民众所了解的抗日战争的全部。年龄在三十五岁以上的人,对诸如《平原游击队》等歌颂八路军、新四军的「革命电影」记忆犹新。八路军、新四军的游击战士成为少年儿童成长时期的精神偶像。至于国民党在抗战中的表现,中共官方的一贯说法是:国民党采取「不抵抗政策」,消极抗战,面对日军不堪一击。更为形象的说法是,蒋介石躲在峨眉山上,等到抗战胜利开始下山「摘桃子」。抗战题材的文艺作品,均以这种说法为依据。在《抓壮丁》、《东进序曲》等「革命电影」中,国民党军队负面形象的恶劣程度,与日本侵略军和汪伪军队相去不远。
         这种几十年一贯的抗战宣传模式,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有所改变。最初出现的改变仅限于史学学者的学术着作中,开始有所谓「正面战场」的提法,以指称国民党军队的对日作战。这一说法逐渐为学界普遍接受,进而影响到官方史学乃至主流媒体。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拍摄的故事片《血战台儿庄》,即是这一抗战史观改变的结果。《血战台儿庄》正面表现了李宗仁将军指挥国军将士抗击日军的作战场面,让大陆观众第一次看到了不同于「革命电影」中的国民党军人的形象。但此后,类似的影视作品几乎绝迹。
         此次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情形已与二十年前大不相同。首先,从相关的影视作品来看,纪念活动产生了一系列微妙的变化。各主流媒体强力推行的,自然还是官方主流影视作品,如对「革命电影」的重播和翻拍。但也有不少超出这一界限的作品。对国内战场的介绍,不再仅限于平型关大捷之类,而是对诸如淞沪战役、武汉保卫战、徐州会战、长沙会战及桂南战役等重大战役,均作出较为全面的反映。甚至对中国军队的空战和海战也有体现,如表现中国空军的《逐日英雄》,表现国共两军恩怨的《亮剑》等。空军和海军的抗战显然与中共的领导无关。
         这些数量繁多、题材广泛的影视作品还有一重意义,它告知公众,中国抗战乃是世界各国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一部分,如表现苏军在中国东北的特种部队的《远东特遣队》。公众也许没有探究抗战究竟属于哪个党派领导的兴趣,但他们对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全局关系,显然更有好奇心。另一方面,公众借此可以发现,单靠一两次战役的胜利(平型关战役的胜利、百团大战式的破袭战)和小规模的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靠大刀、长矛、土铳之类的冷兵器和原始火器,来与拥有飞机、坦克、大炮和机关枪的现代化强敌日本进行长达八年之久的军事对抗,实难令人信服。

    区别对待国军将领
         对爱国将士的介绍,也有许多变化。对为国捐躯和战功赫赫的国民党将领,如张自忠、戴安澜、佟麟阁、宋哲元、孙立人、傅作义、冯玉祥、李宗仁、杜聿明、卫立煌等,以及作为中下层官兵的谢晋元及「八百壮士」等,介绍得甚为详细,有一些如张自忠将军,几乎与中共将领享有同等的荣誉。至于蒋介石、阎锡山、胡宗南、张灵甫、汤恩伯等政治领袖和军事将领,介绍得就相对简略模糊。从上述名单的差别来看,前者大多是抗战期间已经阵亡的或日后与中共并非完全敌对的国民党人,后者则在内战时期成为中共的顽敌。最有意思的是何应钦,他是在对日受降仪式上不得不出现的人物。何在仪式上表现出来的尊严和威仪,显然是令电视片编辑人员不忍割舍的精采镜头。这些镜头带给人们的是超越党争的民族荣誉感。(张闳)




    Copyright 1998-2005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