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八一五”,我们的胜利日
|
时间:2005/08/17 出处: |
(一) 八月十五日,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这一天的到来对于中国是极其不易的。 战争之前,中日之间的差距要远大于数字上的差异。如战前中国掌握的钢铁产量不足二十万吨(中国的主要钢铁产地是东北,却控制在日本人之手),日本在九百万吨左右。重要的是日本有完善的工业体系,能独立生产从手枪到航母的全部武器,并且有强大的科研生产能力。那一时期他们能年产飞机1580架、大口径炮744门、坦克330辆、汽车9500余辆,造船能力为40余万吨,造舰能力为5万吨。 而对比中国,当时只能生产步枪和小炮,重武器的制造能力是零,唯一能生产重武器的东北军火厂又被日本人拿去了,这意味着中国的消耗得不到补充。中国空军在战前有三百多架飞机,看上去不少,可一年就差不多消耗光了,以后就只能看着日本飞机肆虐在中国的天空。 表面上看,中国是个大国,日本以小搏大,中国作为大国最直观的是有人口优势,实际上得到台湾、东北、朝鲜的日本占有人口总量并不比中国少到那里去,也有两亿左右的人口,充其量就是2:1。重要的是,日本有完善的后备役制度,有接受过基本军事训练的四百多万后备役人员,中国则基本上没有后备军事人员,“国军”主要以抓壮丁的形势补充部队。 这些所谓的壮丁极度缺乏训练,只能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战场上之所以常常出现日军一个大队(营编制)就能打中国军队一个师,不光是装备上的差异,更重要的是后勤补给和训练上的差异,特别是训练上的差异,可以称得上是天差地别。 从西方军队的标准来看,当时数百万的形形色色的中国军队,除了少数几个师外,大部分的军队与其说是军队,不如说是民兵或者是土匪之类的乌合之众更合适。 更让人沮丧的是中国的四分五裂:国共之间的十年血战,蒋、冯、阎、桂之间的连场军阀大战,对于业已病膏肓的中国,无异于雪上加霜。 日本的“一击亡华论”,“三月、六月亡华”并非天方夜谭,中国的低调俱乐部也是有现实基础的,看上去如果没有奇迹的发生,中国将难逃厄运。 (二) 然而奇迹终于发生了,而且这个奇迹是中国人自己创造的!中华民族在空前的民族大敌和灾难面前,表现出了罕有的勇气和坚韧。 从军力对比而言,中国军队扛上日本军队是鸡蛋碰石头,然而鸡蛋们是前仆后继,居然屡屡让石头伤痕累累!在上海、在台儿庄、在忻口、在万家岭,“大日本皇军”的威名一再栽倒。李宗仁在回忆录中最津津乐道的就是在台儿庄,用国内都看不起的垃圾军川军和西北军,重创了不可一世的“大日本皇军”,在他自己看来都有些不可思议。 从1937年-1941年,中国独立抵抗了四年,而且还有反攻,正面战场在1939年组织了冬季攻势,敌后战场在1940年组织了百团大战,让日军深感“敌仍健在”。日本为了解决“中国事变”连吃奶的劲都用上了,高峰期,国内只剩下一个师团。 当然,日本如果充分动员起来,还能组织数百万军队,如同他们在行将覆没时那样,但在国内动员组建数百万军队和派军队在异国作战是两回事儿,单是后勤就支持不了,出国作战的军队必然是少而精。不是日本人不想解决“中国事变”,而是他们实在解决不了。 创造这个奇迹的,真正而言是中国现代民族意识的觉醒。在历史的中国,有忠君,而无忠国,岳飞直捣黄龙,是要雪“靖康耻、臣子恨”,史可法泣血是为崇祯之死。而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焕发巨大的爱国热情,表现出了强烈的抵抗愿望。国军将领在回忆录中曾提到内战负伤无人过问,自己都感觉象贼一样,打日本人负伤的将领却是鲜花慰问不断,如众星捧月,形成了极大反差,对国军将领也是个极大的刺激。 甚至海外的华人华侨在祖国危难之际,也表现出了空前的爱国热情,倾力支持中国抗战,有人出人,有钱出钱,大批华人华侨归国抗战,海外华侨的捐赠在某些年份甚至达到了政府开支的一半,与华人常说的“无公德心,不关心政治”的历史陋相形成了鲜明对照。在抗战期间,海外华人、华侨的捐赠是日侨的数百倍。 中央军、晋军、川军、西北军、桂军等等,当然还有八路军、新四军,以前的生死仇敌为了挽救民族的危亡走到一起来,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当时的红军将士几乎人人都有一本血泪账,国军对红军根据地的清洗不比日本人的三光政策逊色。想想明末,国家即将覆亡,南明的小朝廷依然互相倾轧,鲁王、福王、桂王内争不休,并乐在其中。(金庸名著《鹿鼎记》中,为拥朱三还是朱五太子,陈近南旗下的天地会便因此与沐王府大起干戈,结果天地会的徐天川失手打死了沐王府的白寒松,惹出了老大的风波) 孙中山一再哀叹的一盘散沙居然奇迹般地团结起来,成为了混凝土,至少在抗战前期各方基本上做到了精诚合作,也都很努力,不能不说是历史的奇迹。 如魔幻星空兄弟(陈清贫、陈忠厚)以前读过一本书,作者署名是“少华、游胡”,书名叫《林彪这一生》。里面第九节《抗日首勋》中提到平型关大捷后,林彪意外受伤,当时国民党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兼前敌总指挥卫立煌闻讯,即专程前往延安二十里堡慰问。第二天,返回西安的他不顾阻拦,毅然下令拨给八路军步枪子弹100万发,手榴弹25万枚和牛肉罐头180箱。“30天后,当十余辆军车把子弹、罐头送到二十里堡时,林彪苍白的脸上露出了激动的红晕,他连连说:‘礼重了,礼重了!’” 从这个意义来说,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的摇篮。 日本人在抗战期间,千方百计威胁利诱,汉奸众多,不过有实力的地方军阀一个也没拉走。如山西的阎锡山,云南的龙云等,就连吴佩孚这样的过气军阀也无法拉拢。相比明末,不能不说是又一个奇迹。 (三) “918”中国在国联的乞求没有换来任何同情和支持,而“77”中国是靠自己的抵抗赢得了国际的尊重和援助,天助自助者。 是强烈的民族意识,支持了中国人屡败屡战,渡过了那段晦暗的日子。中国的坚持也正好打中日本的软肋,日本这样的国家难以持久坚持高强度的战争。甲午战争、日俄战争、“918”都是在短时间就结束,没有对日本经济构成破坏性影响,相反每次战争都得到了丰厚的战利品,极大增强了日本的实力。 但抗日战争就不一样了,日本人无法以战养战,以美国之强之富,尚且无法承受越南的消耗。与中国四年的恶战,已经实际让日本精疲力竭――军费爆涨,国内物价飞涨,物资供应极度紧张,黄金与外汇储备消耗殆尽,国内经济已濒于崩溃,使得美国有机会掐日本人的脖子,逼得日本不能不兵行险着。 太平洋战争爆发是一个转折点,因为日本作为岛国,海运是其生命线,决定性的战场是大洋,中国战场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中国没有实力将日军赶走,日本人也没有能力消灭“重庆军”和“延安军”,双方只有在僵持中等待。“盟军胜利了,中国不会失败;盟军失败了,中国不会胜利。”美国人虽说很苦恼,国民党指责共产党游而不击,共产党指责国民党消极抗战,却是时局的必然。 尽管我们没有能够犁庭扫穴,这超出了中国当时的工业能力和科技经济水平,但“815”仍然是我们的胜利日。我们的牺牲无愧于这一称号,因为我们尽力了。 在苏美中英法五大战胜国中,中国比英法更有资格享受胜利者的荣光,而在二战前中国在世界工业和现代军事版图上其实是个微不足道的国家,甚至比不上比例时、波兰、南斯拉夫等任何一个中等的欧洲国家,中国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其实已经远远超出了自身的能力,而这个贡献是用“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换来的。 为了这一天,数以百万计的中国军人血染疆场,数以千万计的平民丧生,数以千亿计的财产损失,代价极其巨大。 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荣光,更不能忘记我们的代价。 (四) 前几年周作人和张爱玲的作品颇为热闹了一阵子,也有人为他们鸣不平,他们的作品也的确适合现在以各种手段富起来的人们的情调和口味,从文学角度也有独到之处。但是文以载道,这些生活优裕的社会精英们气节连土匪都不如,毫无国家责任感,甚至可以说毫无廉耻,怎能指望得到社会大众的尊重?他们的作品又能有什么样的魂魄? 如果我们可以原谅周作人和张爱玲,退一万步说,又怎么对得起同时期爬冰卧雪、宁死不屈的赵一曼、杨靖宇、赵尚志们? 我们的世界仍不太平,我们的敌人依然虎视眈眈,汪精卫、周作人、张爱玲之流,应该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重庆时报》特约作品,更多内容见魔幻星空军事工作室) 作者:陈忠厚、陈清贫 来源:魔幻星空军事工作室 网址:http://chenqingpin.tougao.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