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五中全会:能源政策触发利益博弈
|
时间:2005/08/15 出处:亚洲时报 |
十月举行的中共五中全会将会讨论到中国第11个五年计划(下称“十一五”),在“十一五”的讨论中,中国的能源政策可谓是十分重要的焦点。据相关集团近期的公开言论审视,中国可能会检讨现行的成品油价格机制,但所谓“魔鬼都在细节内”,如何修订这机制,势将触发一场利益集团的大博弈。今年上半年,中国在面对油荒的情况下,竟然出现“进口减少,出口增加”的怪现象。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资料显示,中国2005年前6个月总共出口成品油759万吨,同比增长高达48.6%,但同期进口成品油却只有至1570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21.1%;6月份的同比降幅更高达22.6%。 出现油荒下中国石油集团却不断往外销油的情况,主要是跟中国现行的油价制订政策有关。在上次的十五计划中,中国中央政府引进了“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联动”的机制,但政府仍坚持以行政指令干预国内成品油价格。政府有形之手的介入,让中国的石油业出现了种种扭曲的情况。 按现行的石油业定价机制,国家发改委根据国际石油市场价格与“国内实际情况”制定的一个“基准价”。在2004年,发改委就是按照有关法规“根据国内实际情况”刻意压低国内成品油价格,中国国内成品油价格较国际市场价格便宜,于是中国石油公司都宁愿走出国外赚外汇而不愿做自己国人的生意。 与此同时,中国油公司要依国际油价购油,但在国内出售的偏低价格却低到要让炼油厂亏本。中国官方资料显示,2005年1至5月,石油加工业亏损严重:该业销售收入达3810.79亿元,同比增长36.0%;但却要亏损27.9亿元;其中,炼油行业亏损上升了24倍,新增亏损额占到整个石化行业的84%。 中国发改委官员多次公开承认,发改委上调成品油价格的压力很大。另外一个中国石油业出现的怪现像是,中国油价机制往往给予业界囤积的机会。2004年以来,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不断冲高,纽约商品市场原油期货价格8月12日再创每桶66美元历史天价。 因为在现时的官方油价机制中,国有原油定价滞后于国际市场价格一个月,国际油价猛涨时,中国油公司预期一个月后国内定价也会相应上涨(他们甚至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出下个月的中国国内油价,而且精确到小数点后面的几位数),所以几大石油公司每每会高价大量买进。 目前国内现行的成品油价格体制主要是沿用2001年制定的方案,即国内汽、柴油价格与新加坡、鹿特丹和纽约三地市场价格挂鈎。这种原本成品油定价滞后于国际市场,但又可以充份预期的机制,就像六合彩开彩前一个月公布结果一样奇怪:国内销售者很容易就能够判断国内油价的基本走势,他们每能选择时机囤积居奇,恶化了中国国内油品供不应求的问题。 现时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但如何改革现时的石油价格机制,却又会触动利益集团的博弈。中国政府视石油业为具有高度战略价值的领域,该行业关系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中国一直存在通胀压力、政府又大力推行宏观调控措施。原油和成品油价格的波动,每每左右了大局的发展。据国际能源署(IEA)测算,如果国际原油上升10美元,持续一年,将推动中国国消费物价指数上升0.8%。 中国官方的价格机制中,“国内实际情况”一直没有公开的定义。一方面中国官价的制订缺乏透明度,一方面业界又指官价往往不符市场实际。中国油价,每每也涉及部门之间的博弈。据了解,负责国企问题的国资委,近日就曾对发改委施以颇大的压力。一方面石油业要求发展委调高成品油价格,但除了炼油厂以外的国企,不少都依赖包括油价优势在内的因素以生存。虽然石油业的改革是困难重重,但加快石油流通体制改革,可谓是势在必行。根据中国加入WTO协定,到2006年底中国必须完全开放成品油市场。专家认为,长远来说,石油价格一定要有涨有落。 今年6月2日,身兼国家能源领导小组组长的中国总理温家宝就曾主持国家能源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他当时指出,近年来能源供求矛盾突出,能源生产、建设、流通和消费领域都存在不少问题,能源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不断推进,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能源需求将持续增加。因此,必须把能源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据公布,该会议对深化能源行业和企业改革的近期工作作出了部署。公布指出,要推进能源企业的战略性重组,深化包括油气价格改革,逐步形成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要健全能源开发监管体系,加强能源行业法制建设。发改委已经会同有关方面制定出了《石油流通体制改革方案》。在五中全会中,中国的能源战略,实在是关键中国未来繁荣的重要一环。(冯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