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宪政英魂草没了:谒宋教仁墓
|
时间:2005/08/01 出处: |
作者:秦耕
2005年6月21日早,我独自去上海闸北公园谒拜宋教仁墓地,向带着中国宪政共和未竟之梦、已经在此长眠了93年的宋教仁先生致敬。1913年3月20日,上海闸北火车站的一声枪响,结束了宋教仁年仅31岁的鲜活生命,同时结束的还有他雄心勃勃的中国宪政梦想。“宪政先生”宋教仁死了,中国人追求宪政的梦想未死,但时间已过去了将近一个世纪,当我再次站在这位“宪政先生”的墓前时,心里翻卷涌动的,却是无限的悲哀。穹隆形的圆顶墓穴里安葬着中国百年前的宪政先生,死者已矣;墓地之外是中国最繁华的经济都市,人潮汹涌市声喧嚣。但中国人经过百年轮回,宪政梦想似乎比宋教仁中枪倒地的那一刻更加遥不可及了。宋教仁的墓地,不经意间成为中国百年宪政梦想与历史轮回的见证。 纵贯南北的南北高架路和横贯东西方向的延安高架路,像一个巨大的十字架,成为上海市的交通骨干,南北高架路的北段就架设在共和新路的上空。网络上的上海市旅游景点介绍中说,宋教仁墓位于共和新路1555号。其实从地图上看,在共和新路以东、延长路以南、平型关路以西、洛川东路以北的那块小小的长方形绿地,是闸北公园。宋教仁墓就位于闸北公园最西侧,公园西侧围栏外就是共和新路上的公共汽车站,凡是在车站等车的乘客只要回头,就可以隔着围栏看见穹隆形的墓地以及墓顶上雕刻的那只雄鹰造型。另外,凡是驾车从南北高架延长路出口下来的人,都有机会从右侧车窗看见他的墓地。我之所以写这段“导游文字”,那是因为我在上海工作期间,曾经随机抽样询问过许多上海人,其中部分读书人知道宋教仁这个名字,但被问到的人,都不知道他的墓地位于何处。 我从闸北公园东门进来,穿过长方形的公园,来到宋教仁墓地。这一路上,我亲身感受到了上海市全民健身运动的盛况,我行进的过程,可以用《三国演义》里写关云长于万军丛中取华雄首级时的那句话来形容:劈涛裂浪。我如劈涛裂浪一般艰难行进,左冲右突,与扭秧歌、舞剑、打拳、跑步、做操、遛鸟、练声的人群周旋,拐弯抹角见缝插身,带着一身汗水,好不容易来到了宋教仁墓前。 宋教仁,字循初(一作钝初),号渔父,湖南桃源人,清末民初,投身辛亥革命。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成功, 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任法制院总裁,协助孙中山制定一系列法令。因为在早期的辛亥革命党人中,他是唯一对现代宪政制度、共和制度、现代法治、议会制度和政党政治进行过深入、系统研究的资深专家,被称作“议会迷”,1912年8月,征得孙中山、黄兴等人同意后,由宋教仁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几个小党派组成国民党,被推为理事,并任代理理事长,这是中国最早的现代政党,史称“宋教仁改组国民党”。在此之前,中国只有地下帮会、甚至黑社会性质和迷信色彩很浓的帮会组织,绝无现代意义上的政党,从这一点来说,宋教仁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开创者,是国民党的总策划人和总设计师,开现代政党政治之先。由宋教仁策划成立的中国国民党在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多党竞选中,赢得压倒性胜利,1913年2月年初,他从长沙出发、经武汉、南京、上海等地发表竞选演说,主张成立责任内阁,制定民主宪法,建立宪政制度。1913年3月20日,宋由国民党要人黄兴、吴颂华、廖仲凯等人陪同前往铁路沪宁车站,准备赴京组阁,出任中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当晚10时45分,宋一行步出休息室时,被袁世凯指使的凶犯用枪弹击中,立即送往北火车站附近老靶子路(今武进路)铁路沪宁医院抢救。终因弹头染有剧毒,危及血液,于22日凌晨4时47分不幸逝世,年仅31岁。 宋教仁逝世后,同年4月13日,国民党人在上海举行追悼大会,参加者2万余人。孙中山的代表吴玉章及于右任、马君武、伍廷芳等国民党人及各界人士25人在会上慷慨陈词,赞扬宋的革命斗争精神,要求政府追缉凶犯,历时数小时,盛况空前。4月25日,谭人凤等人致电政府谓:“为宋教仁铸像,开设公园”,原选址徐家汇附近,购地111亩,筹款5万银两。因该处离宋教仁遇难处过远,后择近北火车站的宝山县象仪巷乡间,辟地10余亩建墓园。墓地占地0.6公顷,1914年6月落成。宋教仁遗体迁入墓地当天,送葬者达数万人。谭人凤、王惠宠、居正、章太炎、沈缦云等参加葬礼。 宋教仁墓地近似正方形,四周砌有24根圆头方柱,连成石栏。墓寝坐北朝南,为圆柱体半拱顶状,墓前立墓碑,上书“宋教仁先生之墓”,系集孙中山墨迹而成。墓顶塑有鹰斗蛇青铜雕塑,象征宋氏与封建势力顽强搏斗精神。墓地南隅正中左右竖有石柱两根为出入口,置台阶8级,供拾级而上。墓区正中石柱顶端耸立宋氏全身西服坐像,用大理石雕刻而成,坐像底座正面刻“渔父”两字,系章太炎篆文手迹。背面刻铭文,系于右任所书:“先生之死,天下惜之。先生之行,天下知之。吾又何记?为直笔乎?直笔人戮!为曲笔乎?曲笔天诛。於乎!九泉之泪,天下之血。老友之笔,贼人之铁!勒之空山,期之良史。铭诸心肝,质诸天地。” 墓区广场及通道均系花岗石砌成, 周围广植龙柏、广玉兰、香樟和月季等各种花木,整个墓园显得庄严肃穆。宋墓建成后,定名宋公园,受到社会各界极大关注,闸北商界还专门设立宋公园管理委员会,看护墓园。 现在我所看到的宋教仁墓,已经远非当年盛况,于右任的“勒之空山”竟一言成谶。其实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两党合作创办在闸北的上海大学曾计划在宋公园一侧营建新校舍,以缅怀民主革命先驱宋教仁。1925年8月,国共两党参与的国民党江苏省党部在上海成立时,仪式之一是前往宋公园凭吊宋教仁,参加者有杨明暄、糜辉、柳亚子、宛希俨、董亦湘、王觉新、侯绍裘、王春林、朱季恂、姜长林、戴盆天、黄麟山、李一锷、高尔松、黄竞西等人。1929年,上海市政府决定扩建宋公园为教仁公园,后因一二八、八一三日军两次入侵上海而未成。墓园虽未毁圮,但杂草丛生,荒冢一堆。1946年初,抗战刚刚胜利,上海市政府就修葺、整理宋公园,定名教仁公园,向公众开放。但几年后国民党就黯然离开大陆,这片土地的新主人于1950年将教仁公园更名为闸北公园,这看起来虽是一个名字的简单变更,但这处设施的象征意义则完全改变,一个为中国宪政奋争、献身的英雄从此淡化为遥远的历史,人们对宪政理想的渴望与追求也随之被狂热的乌托邦所淹没、置换。 现在的宋教仁墓仅偏居闸北公园西侧一角,墓地西侧的土地在共和新路拓宽时被蚕食,在公园外建有一座仿宋代风格的茶楼,名曰宋园,其实已经与宋教仁纪念毫无关系,一任门前车水与马龙。我造访茶楼,其主人竟不知宋教仁为何人。公园之内游人如织,噪声喧天,宋教仁雕像四周全是舞枪弄棒的健身者,就连登上宋墓的8级台阶,也成为健身场所,更为诧异的是,台阶之上就是墓寝了,在这方寸之地,也容纳着三十多个舞剑者,以至于我向宋教仁行默哀礼、三鞠躬时,也被健身者粗暴呵斥,要我让开。墓地右侧虽竖有上海市文物保护委员会1981年8月15日所立的“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宋教仁之墓”铭牌,但几十个游人依然在墓寝、墓栏上压腿练功。公园西门外是一只巨大的茶壶造型,如果从西门进来,迎面是一尊茶神雕像,周围是关于茶叶知识的介绍和展示,你完全无法想象这是中国宪政精英的安葬之地。只在公园西门外、在背对街道行人目光的方向,在膝盖高的地方,有几句文字介绍,称此公园前身乃宋教仁墓云云,像一个细小的注脚。令人不胜唏嘘。 宪政精英宋教仁墓沦为荒冢一堆,被野草淹没,同时被荒草淹没的还有中国人的宪政梦想。于右任在其墓题曰:“吾又何记?为直笔乎?直笔人戮!为曲笔乎?曲笔天诛。於乎! ”93年之后,我来到宋教仁墓前,也想借于右任的话“质诸天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