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二黑:司南是现代人的杜撰
|
时间:2005/06/26 出处: |
提要: 司南其实是40年末才仿制出来的。唯一的根据就是《论衡》里说“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指南”。于是原文说是“投之于地”,有人凭空编出一个底盘来,又加了勺子,自己发明了“司南”。
现在的中国人对“司南”这个东西一定不会陌生,它被认为是指南针的前身,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科技成就,它被写进了教材里,广泛传播,或者说这个外型有点另类,但的确很吸引眼球的东西已经成为中国古代科学的标志。
然而,历史上存在过“司南”这样东西吗? 事实上 ,我们在电视、图片里看到的“司南”,只是现代人制造的模型,从来没有发现古代司南的实物,也没有绘画和雕刻证明存在过这样东西。 是王振铎先生在四十年代末,制造了司南模型,这个“司南”由青铜地盘与磁勺组成。地盘内圆外方;中心圆面下凹;圆外盘面分层次铸有10天干,十二地支、四卦,标示二十四个方位。勺头为N,勺尾为S,静止时,因地磁作用,勺尾指向南方。
然而,这有历史根据吗?
我们知道,中国最早提到“司南”的是《韩非子》(或者是《鬼谷子》,因该书年代不确定),但这个“司南”并不是“四大发明”里的指南针的前身,而是说指南车,相传这是黄帝发明的一种指示方向的车,但它的工作原理不是地球磁场,而是机械齿轮,它使得指南车无论如何移动,车上小人的手总是指向南方。指南车,因为是黄帝发明的,所以带有浓重的政治意味,它在长时间里一直作为皇帝出行时的仪仗,现代汉语中的“指南”,也是从这里来的。 直到宋代之前的古文献里的“司南”、“指南”都是指机械装置“指南车”。
只有一个例外,在汉代王充所写的《论衡·指瑞篇》里: “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指南。鱼肉之虫,集地北行,夫虫之性然也。” 这就是王振铎先生所制造的“司南”的唯一历史依据。 看一下上下文就知道,王充是要驳斥一个儒家的观点——在太平盛世里,一种叫“屈轶”的草会生长在朝廷里,专门指向奸佞小人,圣明的君主根据它来判断谁是奸佞小人。这显然是一个无稽之谈。所以王充反驳说,小草指向哪里,那是由天性决定,跟“奸佞小人”没有关系,于是他就举了两个例子——“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指南。鱼肉之虫,集地北行,夫虫之性然也”,后面半句“鱼肉之虫,集地北行,夫虫之性然也”,这句话很难理解。 再看前半句——“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指南”,这也很难理解。 同是汉代的《说法解字》里说,“杓,枓柄也”,“枓,勺也”。也就是说,“杓”是指勺子柄。而王振铎先生大而化之地把“杓”理解成现代的饭勺子,并且根据1935年出土的东汉“乐浪漆勺”,做成一个像现代饭勺一样的,有圆底可转动的“磁勺”,认为这就是“司南之杓”。
既便它就是圆底的“勺子”,原文也是“投之於地”,没有说把这个东西放在一个盘子上转动啊!王振铎先生又一厢情愿地弄出一个底盘来。这个刻着八卦,天干地支还有二十八星宿的盘子叫“式盘”,是汉代的一个占卜工具,一般由石材做成,中间平整没有凹陷,更不会在当中配上勺子,而是一般刻着北斗七星。这种式盘出土较多,上海博物馆就有收藏,比如有“汉王盱墓内式盘”。 王振常先生充满想象力地把石制占卜用的式盘,做成青铜的盘子,中间挖凹,放上一个磁勺子,于是两者没有任何历史依据地被“组合”在一起,一个叫“司南”的历史发明就出现了。
其实,不用做历史考查,我们凭着经验,也应该明白,这么一个青铜做的劳什子能不能当“指南工具”,且不说它重得可怕,而且铜在汉代被称为“金”,是很贵重的东西,一般用作货币和礼器。最不可理喻的地方,既然是“司南”,那就是在航海,野外迷失方向心急火燎时用的,大家想想,谁能心平气和地找到一块平整的地方,放平式盘,又平心静气地转动那个很容易出轨的“勺子”,看它究竟指向哪里!而当时使用的“指南车”,虽然体积更大,但无论是在携带还是使用上,倒是更加方便。 事实上,中国人最早就利用地球磁场制造的指南工具,应该是在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有最早的记载。 说汉代“司南”是中国最早的磁场指南工具,是缺乏历史依据的不合理想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