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代金榜历波折 终列世界记忆遗产
|
时间:2005/06/18 出处:新民晚报 |
(记者周雷 曹滢)2005年6月,中国有867万人参加高考,其中有392万人将被淘汰--这种酷烈的竞争实际上延续了一千多年。
16日,象征着中国科举制度(也是现代人才选拔考试模本)中士子们梦寐以求的"金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经过4天的评议,在云南丽江召开的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第七次会议最终作出上述决定,把至今仍然深刻在中国人记忆中的科举清代金榜"转为"全世界人们的记忆遗产。
记忆遗产的专家评议会实行回避制,除申请人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及有关专家,其它人被婉拒在会场之外。
直到16日结果公布,记者查阅数十页的评议会议记录,才发现 清代金榜入选成功背后曾遭遇坎坷,其中国际咨询委员会一度想否决中国的提名。
在第一次评议当中,评议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息部项目官员阿毕德(Abdelaziz Abid)表达了国际咨询委员会对清代金榜的看法。
委员会专家认为,最初中方提交的申请报告不能令人满意,专家认为材料中没有详细提供金榜内容、人名、身份等细节,特别是清代金榜在国际影响方面的内容。
中方虽然在4月底提交了一份补充报告,咨询委员会专家仍然不满意,认为问题没有得到解答,最后通过电话询问和电子邮件的方式和中方联络,才得知由于中方专家用中文进行讨论,信息传到委员会手中已经不完全。
另外,中方在填写申请表格中还发生一个重大纰漏--把一份长1900厘米的金榜填写成150厘米。
金榜是中国古代封建科举制度标志性的档案文献,是清代科举考试的最高级殿试的成绩榜。清代的大金榜一般长度为15至20米,纵为0.8至0.9米。通为黄纸、墨书、押朱印(皇帝之宝印)。
实际上,有关清代金榜在中国文化以及对世界其它国家的影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在13日至16日举行的多次讨论上才得到最完整的答案。
评议期间,多位亚洲国家专家客观公正地为中国清代金榜说话,从自己所学和生活体验等角度,陈述了代表科举制度的中国清代金榜在亚洲乃至全世界的影响。
在评议记录中,一位专家说到,韩国、越南、日本等多个亚洲国家都曾依照科举制度设立自己的人才选拔制度,韩国推行的400多年的考试制度就是中国科举制的翻版,清代金榜是中国科举制度影响力的体现。
从隋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开始设科举,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除,中国科举制度前后绵亘1300年,清代既是科举制度的高峰也是衰亡之日。
尽管科举制度有着多种复杂的弊端,它作为一种"公开、择优"的人才选拔制度,还是受到专家们的肯定。专家认为,中国科举制度"是当时颇具开创性和平等性的官吏人才选拔制度,影响了东南亚诸多国家,甚至是欧洲的文官选拔制度。"
此外,专家认为,西方所有文官制度都可以追溯到中国的科举制度,而且中国科举制度的"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等原则一直影响了英美国家的考试制度。
一位专家认为,出现在皇榜中的人都是中国政治方面的重要人物,象征着整个中国的统治体系,它融合了不同地区的知识分子,并为一个共同的取向而奋斗。"如果一个人的名字被列入榜文,整个家族乃至所在村庄都将被改变命运,他曾使无数中国人狂喜或沮丧。"
事实确实如此,清代一位学者曾著《儒林外史》一书,其中描写了一位名为范进的士子在60岁才通过乡试(读书人需通过会试、殿试才可"金榜题名"),即使如此也让他发了疯。
在科举制度实行的1300年期间,曾产生了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中国历史上,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外交家、军事家等都出于其中。
科举制度虽然在末期弊端逐渐显现,被指为禁锢思想、钳制文化,使无数人皓首穷经,但是作为一种文官选拔制度,它的确在中国及世界历史上产生重大影响。
最终评议当日,会议主席阿毕德在会场上问到,"我们现在达成了一致的意见,有没有任何的反对意见?"
当现场无人反对,默然无声之时,主席说,"没有?好的,那我们就接纳大皇榜。"
会场顿时响起掌声,中方的项目申请代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的官员和专家们齐声欢呼,就连现场的同声传译人员也"停工",加入到中方的雀跃庆祝当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