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首次遇到境外驻军难题
|
时间:2005/06/06 出处: |
● 伟达
最近,中亚国家吉尔吉斯斯坦的领导人公开要求中国与俄国前往驻军,这似乎为缺乏境外驻军传统的中国,猛然间出了一道难题。
本文截稿为止,中国外交部对此事的表态飘忽不定,时而要“考虑”,又转而说“不太可能”; 不仅官方如此,连中国普通网民对此的意见也是两极分明:有冲动跃跃欲试的,也有谨慎不感兴趣的。
境外驻军,对欧美国家及东亚的日本甚至南韩,其实从来都不是什么问题,唯独中国在这方面似乎有些“心理障碍”。
就在前不久3月份“人大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中国领导人还激昂地表示过:中国从不干涉他国内政,在外国土地上没有一兵一卒。
很明显,在中国的概念中,境外驻军与干涉内政是紧密关连的,所以境外驻军更多是一种贬义。当然,中国在此方面也不全是保守消极,好像以什么名义向境外出兵,对中国来说是个很重要的前提,可能是深受古训“出师有名”的影响吧。
譬如,若是在联合国的共同框架下,以“维持和平”的名义出兵海外,中国还是乐意配合的。但如果单独欲以中国的名义出兵境外,便似乎很不符合中国的传统和信念。
美国海外驻军的经验
在海外驻军这件事,也不妨了解一下“资深国际警察”美国的做法,看美国的海外出兵决策依据为何。
首先,从哲学角度讲,美国人从来认为国防必须要突破自己的实际国界,把战线最大限度向前推近自己的敌人和对手,加大对敌人的压力,也就等于是减小了对自己安全的威胁。于是美国人的兴趣和野心,从来都是如何扩大守卫自己的“虚拟前沿和国界”,即三军兵发海外,高限度压迫对手。
在具体出兵决策方面,美国似乎重在遵循三大前提:一是外国政府要求或邀请;二是联合国出面组织协调;三是美国自己有战略需要。
迄今为止,如果是这三大前提都满足的情况,如在日本、德国、韩国、英国、几个东欧国家等,美国的驻军行动都还相对顺利;但如果仅是满足其中某一个片面条件,美国的驻军就经常出师不利。
光有外国政府邀请,如当年美国介入韩战越战,而美国自己的战略需要与目标并不十分明确,结果就会十分糟糕;若只有联合国的意愿,但目标国的动机不清,美国自己目的不明,例如美国在1992年应联合国要求派部队到非洲索马里“维持和平”,结果不到一年就狼狈撤出;最坏的情况,是美国仅凭自身利益就对他国大动干戈,与占领侵略为伍,如时下的伊拉克危机,则必将遭遇到严重的麻烦。
经济上是否值得
另外,从经济的角度,开辟设立一个军事基地确实是一件花钱的事。但是,不少劳民伤财的“花架子”项目,贪官污吏的挥霍奢侈,也是花钱的事情,而且经常血本无归。所以,关键是要看这钱花得值不值。
作为军事行动的可行性研究和财务预算,其成本测算自然应包括两大因素:无形的战略、利益及道义因素;和有形的场地、环境、设备、人员、保养及服务等因素。一个常识性的标准,即必须是综合收益要超过综合成本,一个重大军事行动才是可行和值得追求的。
譬如美国在韩战与越战期间,分别把日本和台湾作为前进基地,运作就较为成功。
首先,基地接近战场,确保了战场保障支援的及时充分有效。再者,许多原材料和后勤产品可以就地采购,既直接节省了自身经费,也间接地为当地的经济成长输血打气。当然,政治上也等于是对驻在国和地区极其周边的一种控制和威慑,实属一举多得。
但美国”冷战“时期在自己国内搞了4000多个军事基地,于目前形势及现代的“精兵战略”颇有不符以至于得不偿失。所以,五角大楼目前正忙着关闭一批美国国内有关的军事基地。
海外驻军的日常管理
以上所提环境一项,包括自然地理的“硬”环境,也包括风土人情的“软”环境。而软环境就涉及基地的日常管理和公关行为等。
美国海外军事基地的日常管理,主要是采取所谓“半开放式”,即与军事直接有关的行为由驻军实行“封闭式”管理,而对一些后勤保障和社区服务等非直接军事行为,则对当地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放开。
这与目前中国在两个“一国两制”特区香港和澳门驻军的“全封闭”基地管理方式,有着不小的区别,两种方法各有利弊。美国方式是加强了地方参与,也相对减少了自己的负担,驻军与当地人也保持了比较频繁的日常互动。
但有时大兵们也会惹事生非,甚至违法犯罪,把双方政府都弄得很尴尬被动。
目前美国的做法,是一旦海外美国军人触犯当地法律,美方仍坚持由自己的军事法庭对之进行审理,而不将犯罪军事人员交由当地司法部门惩处。为此也会经常引发争议甚至当地人的强烈抗议与反感。
而中国的“全封闭式”管理,与当地的“公共关系”较容易组织协调,但自己往往要担负起基地建设与服务设施的绝大部分责任和安排,以及有关的财务费用,军人与当地人的直接自然互动也较少。
积极考虑,趋利避害
对中国来讲,其实也大可不必把自己束缚局限在“自己在国外没有一兵一卒”这样的笼统概念上,还是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趋利避害,争取利益、道义、影响等指标的综合最大值,据此作出的决策与实施的行动,才应会是最合理有效的。
远的不说,毛泽东时代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国自1950年起前后向朝鲜派出了百万大军,长期驻扎当地,直到1958年才全部撤出。
回眸历史,抗美援朝战争经常被称作“伟大的战略出击“, 御敌于国门之外,建立区域战略缓冲,乃确保了东北方向的长期和平稳定。宏观文化与影响方面,乃一扫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和中国军队100多年“逢外不胜”的羞辱记录和失败阴影,从此开始奠定中国的真正世界大国地位。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蒋介石政府在二战后主动放弃战胜国的合法权利,没有在日本驻军,不但辜负了中国人民严厉惩治日本军国主义的强烈愿望,也可以说辜负了亚洲所有曾饱受日本侵略摧残的国家和人民伸张正义的要求。
不难推断,这也是直接导致了日本军国主义残余迄今不肯对亚洲国家和人民低头认罪的一大重要原因,也由此引发了目前众多棘手的政治和领土争端。可见,中国在二战结束后没有向日本派出“一兵一卒”,是个严重的历史性错误。
回到目前吉尔吉斯斯坦邀请中国前往驻军这个话题上,很明显,这要求中国不教条主义,而应从总体战略,地缘安全,区域反恐等方面,制衡其他大国势力在中亚的扩张,以及锻炼军队,提高实战和国际协同能力,基地的投资建设管理等一系列方面进行综合评估论证,才能做出较为可行的决策。
况且,在此事情上,中国也完全可能以上海合作组织的名义出兵,而不是中国自己的名义。
退一步来说,即使经过科学详尽的论证,最后决定不驻军,这个论证过程本身也是对简单教条的一种有力破除,对新型任务的一种有益探索,以及对所有有关部门人员的一种操作演练和经验积累。
·作者是旅美中国学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