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及讨论 时事体育争论 音乐及影视 焦点新闻转载 新朋友社区 器材车辆及生活讨论 网友作品专栏及留言板 回到首页

搜索精品

相关内容
  • 清华教授CCTV再爆惊人学识2005/05/13
  • 刮目惊看——胡锦涛 2005/05/12
  • 涉嫌出卖军情 17名官民被捕 2005/05/12
  • 清华校长遭网友狂轰 2005/05/12
  • “中国” 新解 2005/05/12
  • 陈水扁:扁胡会当然有可能2005/05/11
  • 陈水扁四面楚歌陷危机2005/05/11
  • 宋楚瑜何以悄悄更换大陆行“广告词”...2005/05/11
  •  
    宋楚瑜未能搭起扁胡间的桥梁
    时间:2005/05/13 出处:联合报



    胡锦涛掀开了底牌。他与宋楚瑜达成的两岸定位论述,也就等於是他透过这位「
    特使」传给陈水扁总统的答案。

    就在「宋胡会」前一天,陈水扁又透过总统府的新闻稿指出,没有「九二共识」
    ,但愿「正面看待香港会谈获致成果的协商经验」。在此以前,陈水扁不知说过
    多少次,没有「九二共识」,只有「九二会谈成果(内涵)」。言下之意似指,
    只要不提「九二共识」,只要换一个其他名称,事情即有转机。一般认为,这也
    是扁托宋楚瑜所传「口信」的主要内容。

    但是,胡锦涛仍保留了「九二共识」四字。

    不仅如此,连胡会时,双方新闻公报载明:「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
    。」如今,胡锦涛在「宋胡会」迎宾词中的措辞成为:「坚持体现『一个中国』
    原则的『九二共识』,坚持反对『台独』。」在字斟句酌的谈判语言中出现此种
    差异,当然会牵动视听。

    宋胡会後发布的「会谈公报」中,关於两岸定位的论述有二点:「九二共识」与
    「反台独」。

    先谈「九二共识」。连战在会见胡锦涛时,曾口头将「九二共识」定义为「一中
    各表」;但未见诸新闻公报。亦即,在「连胡会」阶段,双方皆承认「九二共识
    」,但对「九二共识」的内涵心照不宣。宋楚瑜则尝试对「九二共识」的内涵有
    所言诠;唯其努力的成果,恐有见仁见智的议论。

    因为,「九二共识」这个概念的形成过程相当曲折,如今在台湾已浓缩成「一中
    各表」四字,并普遍认为此为解读的底线。此次「会谈公报」保留了「九二共识
    」四字,已与陈水扁的期望相违。至於「九二共识」的内涵,「会谈公报」特别
    明列了九二当年海基、海协两会的表述原文,读来似有「各自表明一个中国的内
    涵(一中各表)」的意味,但後来「会谈公报」又将「九二共识」的内容归纳为
    「两岸各自表明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各表一中原则)」等语,并创造了「两
    岸一中」的新词汇;这些论述与「一中各表」相较,尚不知出入得失为何。陆委
    会已经表态,谓「两岸一中」只是「一中原则叁段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的另一形式的包装
    ;此种反应当非宋楚瑜所期待。

    何况,如前所述,胡锦涛对「九二共识」的定义已在迎宾词中拍板,亦即「坚持
    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因此也制约了「会谈公报」的解读空间。陈水
    扁是否接受「九二会谈内涵」作此解读,恐有一番挣扎。

    再谈「反台独」。在连胡的「新闻公报」中,仅见「反对台独」四字;而宋胡的
    「会谈公报」,则以约一百叁十字处理此一议题,并将「正名」、「公投」、「
    制宪」皆定性为「台独」。较受瞩目者,是出现「只要台湾没有朝向台独发展的
    任何可能性,将能有效避免台海军事冲突」等语。这就是一般称的「不独不武」
    ;唯相对的意义则是「若独就武」。在这一点上,宋楚瑜似在设法使中共的「反
    分裂法」出现有助两岸和平的解读。

    最受陈总统注意的一段文字应是「希望台湾领导人切实履行二月二十四日重申的
    『四不一没有』的承诺。」等语。这段文字很可能在国内引发争议,深绿人士将
    视此为宋楚瑜找胡锦涛为「扁宋十点」背书。宋楚瑜虽将二二四「扁宋十点」载
    入了历史,但此一动作极可能使「扁宋会」所形成的「扁宋架构」难以维持。

    综观宋胡会的结论,胡锦涛仍采「硬的更硬,软的更软」的策略。「扁宋十点」
    并未发生显着效益,「九二共识」四字亦仍然存在,扁宋关系也势将面临更复杂
    的考验。

    宋楚瑜这次出访,处处受到岛内政争的牵制,实为有目共睹。从陆续出现的迹证
    显示,二二四的「扁宋会」及该会发布的「扁宋十点」,是经宋楚瑜、陈水扁、
    美国及中共四方面共同精心谋划而产生。设计之初,应是认为扁宋合作有相辅相
    成之功;但运作以来却发现,扁宋二人互为包袱,竟然互成累赘。

    陈水扁未先在绿营内部建立共识,即欲假手宋楚瑜与北京交涉,引爆了绿营大内
    讧;宋楚瑜则宣称「要走自己的路」,亦引发绿营的质疑与蓝营的分裂。岛内政
    争突然激化,遂使扁宋二人亦陷於左支右绌、进退失据的困境;事态发展至此,
    中共当局察觉情势丕变,即使胡、扁、宋叁人原本有什麽默契,中共方面也不敢
    再奉陪下去,以免变生莫测。当然,亦出现了中共乘机运用台湾政争的斧凿痕迹


    如今,宋楚瑜回国,首须确定的是:他要不要及有没有能力继续维持「扁宋架构
    」;相对而言,他也须弄清楚,陈水扁还想不想及有没有能力维持「扁宋架构」
    。即使尚能暂时维持,还能维持多久?下场将是如何?

    也就是说,宋楚瑜势须对继续留在陈水扁身边及返回蓝营之间作一抉择。宋楚瑜
    在清华大学演说时,几度提及国民党及「连战主席」;且在学生问及将如何防堵
    台独时答说,亲民党会和国民党结成「战略夥伴」,共同因应。此话是否意有所
    指,颇系视听。如今应可断言的是:「扁宋架构」非但不能相辅相成,反而互为
    包袱;陈水扁且在宋楚瑜孤军深入大陆之际,不断否定宋的政策观点,且对宋进
    行人格谋杀,「扁宋架构」在实质上已经破局。宋楚瑜何去何从,势须再作斟酌
    ;而宋在绿蓝之间的选择,亦将影响未来岛内政局及两岸互动的情势发展。

    「扁宋架构」的另一岛内效应是撕裂泛蓝。如今证实,连战不经过陈水扁,在两
    岸亦有挥洒空间;宋楚瑜经过陈水扁,反而左支右绌、进退失据。然在橘蓝分裂
    的情势下连宋相继出访,不唯减低了与中共角力的筹码,制造了中共居间操作的
    空间,且亦削弱了在野阵营在两岸政策上引导陈水扁转向转型的制衡实力。

    就宋楚瑜而言,今日回国之时,应是最後一个停损点,再走下去即是真正的不归
    路;就陈水扁而言,则倘若继续抱住宋楚瑜,恐亦将使情势更加难解;如今他必
    须回过头来在绿营内部找解药,若不能化解绿营内讧,两岸政策仍将是一盘死棋


    毕竟,欲处理两岸关系,首应将台湾内部的党派关系梳理停当,尤其须先引导绿
    营转向转型。




    Copyright 1998-2005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