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中叶,很多朝鲜文人从陆路来华,他们经沈阳,入山海关,到北京来朝觐.一队队使者中,不乏观察敏锐的文化人,他们留下的旅行记,记录了当时朝鲜人对中国的观感.清乾隆到嘉庆年间,明朝已经覆亡百年以上,但这个时候,朝鲜人对中国的观感却很奇怪,不知怎的,朝鲜人仍然对明帝国很依恋!
在清国巨大压力的无奈之下,他们对朝觐胡人皇帝充满了怨气!私下里,他们把清帝国叫"夷虏",把清皇帝叫胡皇.就在乾隆年间,一个叫金钟厚的人,就给曾经出使清帝国的朋友胡大容写信,说明朝以后已经没有"中华"了.在他们心目中,中华原本是文明的意思,如果中华文明并不在清国,那么,"我宁甘为东夷之贱,而不愿为彼之贵也"!!!
这个时候的朝鲜人,早就不把清帝国当作"中华"了,所以他们对汉人那么容易就归顺了满清,感到很不理解.朝鲜人从心地觉得,他们到清帝国来,不是来朝觐天子,而只是到燕京出差来了,所以,清代朝鲜使者们的旅行记,名称大多由"朝天"改成了"燕行",虽然明朝已经覆亡百年以上,但朝鲜关于"大明"的历史记忆却依然如此清晰,而对清帝国,始终没一点好感!
其实不仅仅朝鲜,在明亡国后,日本也以中华传人自居,这就是后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