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及讨论 时事体育争论 音乐及影视 焦点新闻转载 新朋友社区 器材车辆及生活讨论 网友作品专栏及留言板 回到首页

搜索精品

相关内容
  • 费孝通:具有五种高尚品格的学界泰斗2005/04/28
  • 港媒传连宋后还有重量级人物“登陆”2005/04/27
  • 我为斯大林当翻译2005/03/23
  • 她让比尔·盖茨突然想结婚2005/03/09
  • 荣氏家族创业传奇2005/03/03
  • 张竞生开北大性学第一课2005/02/24
  • 李登辉发迹史2005/02/22
  • 色情大亨古乔内盛衰沉浮2005/02/22
  •  
    缅怀扎根群众和弱势群体的费孝通
    时间:2005/04/28 出处:博客中国
    【内容提要】无论社会学、人类学还是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学科,都是我们目前建设和谐社会最需要研究和发展的“显学”。透视费孝通在社会学方面扎根穷人、底层和农村的学术人生,结合总理上面这段有关经济学和经济学人的谆谆絮语,从费孝通的“穷人社会学”到温总理的“穷人经济学”,我们在思考、治学和人生方面,又可以得到什么新的启示?

    从费孝通的“穷人社会学”到温总理的“穷人经济学”
    ———缅怀扎根群众和弱势群体的社会学家费孝通

    顺风/文

      4月24日,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社会活动家费孝通在北京逝世,一名扎根群众、扎根弱势群体的社会学家永远离开了我们。

      在悲痛之余,透过费老近一个世纪的人生路、思考路,我们看见的是一个有良知的思想者,在中国刚刚过去的坎坷的一个世纪中,身体力行扎根弱势群体的伟大实践和体验。

      一个人的一生之所以被认为伟大,因为他把自己完全融入了一个伟大的事业——走近苦难深重的中国,倾听民生多艰的弱势群体,感受社会底层的脉搏。

      从《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乡土重建》、《皇权和绅权》,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小城镇大问题》、《行行重行行》,多达500万字的等身之著,不仅仅见证费孝通作为一个学人在学术造诣上的硕果丰功,更见证了一颗经邦、济世、拯民、忘我的拳拳赤子之心。

      学术的力量源于实践,用于实践,在中国把自己的学术经世致用的学人并不少见。但在无数学人中,费孝通是真正把自己的人生与关爱中国弱势群体、与中国的社会进步、与中国近二十年的改革开放事业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的佼佼者。

      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费孝通便通过他的博士论文《江村经济》,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一举奠定了自己在社会学研究领域的地位。而他的学术生涯中的这篇扛鼎之作,却是他在痛失爱妻后,在开弦弓休养疗伤中的两个月中,串门访户、走田进厂与普通百姓的谈话心得。

      在他的导师布·马林诺斯基为此书所作序言中有一段生动的描述:“那可爱的河流,纵横的开弦弓村。他将看到村庄的河流、桥梁、庙宇、稻田和桑树的分布图,此外,清晰的照片更有助于了解这个村庄。他将欣赏到具体资料、数据和明晰的描述三者之间很协调的关系。对农村生活、农民生活资料、村民的典型职业的描述以及完美的节气农历和土地占有的准确定义等都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深入的确实的资料,这在任何有关的中国文献中都是十分罕见的。”

      没有一种对自己的国家、人民深沉的热爱,没有一种对于国家振兴和民族崛起的高尚的使命感,没有一种基于人类正义和良知的对于弱小者的同情和关爱情,相信费孝通不会在他的治学生涯中始终如一的扎根于社会的最底层,相信上面所描述的精彩也很难在其著作中出现。

      支撑学者思考和产生伟大的学术成就的,永远是一种对正义、良知、社会、人民带有真诚敬意的伟大情感。

      《江村经济》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费博士是中国的一个年轻爱国者,他不仅充分感觉到中国目前的悲剧,而且还注意到更大的问题:他的伟大祖国,进退维谷,是西方化还是灭亡?既然是一个人类学者,他毕竟懂得,再适应的过程是何等地困难。他懂得,这一过程必须逐步地、缓慢地、机智地建立在旧的基础之上。他深切地关注到,这一切改变应是有计划的,而计划又须是以坚实的事实和知识为基础的。”

      事实上,费孝通后来的人生道路,始终坚持贴近生活、实践和底层,始终怀抱着这样一种力求创造国家、民族更加美好未来的使命感。

      在费孝通眼里,没有什么“泥腿子”“土包子”的概念,田间垄上,他看见的是一个个血肉之躯,是自己的同胞,是一个个平等的朋友。费孝通在江村调研时,一直住在周文昌老人家,按照他的说法,“费老问的最多的就是村民的收入怎样,谁干什么工作,做什么活,一年能挣多少钱,还要教给村民怎样发家致富。”另一位费孝通当年调研过的村庄的老人说,费老是她见到的最大的官,费老是个很好的老头,说话亲切,对人很好。

      他喜欢走进村民家里,和村民吃住在一起,住农家院,喝农家水,聊家常,问长短,在田间地头获得第一手资料。近十年一直跟随费孝通到各地调查的邱泽奇,对于他扎根群众、扎根实践的治学风范有着非常深刻的印象:“费孝通到了地方,地方非要招待,费很为难。实在去不了现场,费才会让学生代替去。我们永远做不到这一点。”他至今还记得费孝通说过的一句话:“学者要用老百姓明白的话告诉他们还不明白的道理。”而事实上,费的著作,每个社会学科都能读到自己需要的东西,但往往却没有一个专业术语。

      所以,可以说是一种扎根群众、扎根弱势群体的治学路线,成就了费孝通崇高的学术地位个经世济民的致用人生。他先后提出的“小城镇建设”、“乡镇企业”、“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等研究成果,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在群众中获取思考的力量,在实践中寻找治学的灵感,在寻常的生活和交谈中,发现我们身边的社会最需要什么,这就是费孝通成功的秘密。

      怀着高尚的情操,费孝通走出了一条独立而自我的学术之路。他没有阿附权贵、鄙视农民,他没有眼睛向上看、向钱看、向天看,他没有固守学院的藩篱不出书房一步。相反,在与群众和社会弱势群体的接触、交流中,他达到了自己学术生涯的顶峰和辉煌。

      今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3月14日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了这样两段话:一是“我想起了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一位经济学家叫舒尔茨的一句话,他说世界大多数是贫困人口,如果你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你就会懂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的原理。”二是“世界大多数贫穷人当中,又主要是以农业为生计的。如果你懂得了农业,那你就真正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

      无论社会学、人类学还是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学科,都是我们目前建设和谐社会最需要研究和发展的“显学”。透视费孝通在社会学方面扎根穷人、底层和农村的学术人生,结合总理上面这段有关经济学和经济学人的谆谆絮语,从费孝通的“穷人社会学”到温总理的“穷人经济学”,我们在思考、治学和人生方面,又可以得到什么新的启示?

      QQ:104468142

      MSN:yangzhouwuboyz@hotmail.com




    Copyright 1998-2005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