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及讨论 时事体育争论 音乐及影视 焦点新闻转载 新朋友社区 器材车辆及生活讨论 网友作品专栏及留言板 回到首页

搜索精品

相关内容
  • 港媒传连宋后还有重量级人物“登陆”2005/04/27
  • 我为斯大林当翻译2005/03/23
  • 她让比尔·盖茨突然想结婚2005/03/09
  • 荣氏家族创业传奇2005/03/03
  • 张竞生开北大性学第一课2005/02/24
  • 李登辉发迹史2005/02/22
  • 色情大亨古乔内盛衰沉浮2005/02/22
  • 俩小人物如何顺利卷10亿出境2005/02/08
  •  
    费孝通:具有五种高尚品格的学界泰斗
    时间:2005/04/28 出处:北京晨报
      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社会活动家费孝通4月24日夜间在北京辞世,享年95周岁。消息传来,四海同悲。昨天,社会各界纷纷前往设在费老家中和北京大学的灵堂吊唁。学界、费老的亲人、学生等追忆往事,表达对费老深深的哀思。

      脚踏实地成就一代宗师,情深意重赢得四方同悲。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社会活动家费孝通4月24日夜间在北京辞世,享年95周岁。消息传来,四海同悲。

      昨日,社会各界纷纷前往设在费老家中和北京大学的灵堂吊唁。学界、费老的亲人、学生等追忆往事,表达对费老深深的哀思。

      吊唁现场●费家

      40平米灵堂摆满花圈

      晨报讯 (实习记者 姜葳)费孝通先生逝世的消息传来,在京各界人士前往费老家中吊唁祭奠。

      记者昨日下午来到位于新街口外大街的费家,原本宁静的小院落不时可以看到臂缠黑纱的人们进进出出,忙着筹备费老的后事。门口的哨兵严格检查着每一位来访者的证件。当记者乘坐费老之侄孙的汽车进入时,同样也被查验了车主证件。“我刚从医院办完手续回来。”费老侄孙向记者解释,但不愿透露更详细的信息。

      4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被布置成灵堂,费老的照片悬挂于淡蓝色的帷幕上,黄黑缎带垂于两侧,整个灵堂庄重而又肃穆。房间里摆满了各界人士敬献的花圈,位于正中的是费老亲属所献。吊唁的人们络绎不绝,记者的采访不得不屡次中断,其间还有新的花圈被抬送进来。

      吊唁现场●北大

      来人均称“费老的学生”

      晨报讯 (记者 代小琳)挽联、花圈,北大法学楼二层,昨天设立了一个小小的灵堂,为纪念费孝通先生。

      昨天,记者赶到北大灵堂,几名身着黑衣的学生站在灵堂前,为每一个前来悼念的人别上白花。灵堂内,费老的照片摆在正中,相片中的他笑着,亲切而慈祥。

      学生三三两两地前来悼念,不时有看上去年长的人陆续走进灵堂。有头发花白的老者,也有行色匆匆的中年男子。问他们身份,大家都是一个声音,“我是费老的学生。”

      在灵堂中,记者遇到了中国青年报记者马明洁。这个20年前费老的学生,专门跑来为老师献上花篮。“1985年,我在北大读社会学。那时候,75岁的费老亲自给我们这些本科生上课。在费老的课堂上,我感觉不到他是什么国家领导,而就是我们的教授,他一口吴语,上课谈笑风生。后来我到中青报工作,有事情请教费老,我们专程到他的家里。那是1993年,他还住在民族大学的单元楼里,一个特别普通的老房子。我觉得他的家简直就像个教研室,所有的地方都堆满了书,连转个身都困难。”

      费孝通·画像

      诗人的多情豁达

      民盟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吴志实因为编纂《费孝通文集》与费老曾经密切接触。在费先生信手写来的诗里,有一首是怀念第一位夫人王同惠的:“心殇难复愈,人天隔几许;圣堂山下盟,多经暴雷雨;九州将历遍,肺腑赤心驱;石碑埋又立,荣辱任来去。”这首写于1988年的诗是费老回到年轻时与夫人考察过的广西大瑶山时所作,“1935年12月,费老和王同惠在转移调查地点途中,因向导失引,费老误踏捕虎陷阱负伤,王同惠求援路上失足落入山涧遇难。对于过去的痛苦,他很少提及,不过从诗中可见他对第一位夫人用情很深,而且对于世事变迁非常豁达,他知道怨天尤人是没有用的。”

      实干家的高效干脆

      从费孝通的经历来看,他可以称得上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中最勤于行路之人。吴志实说:“历史耗费了他们那代人最宝贵的时光,可是他却总是往前看,不辞劳苦奔波在全国各地,他这是与时间赛跑。拨乱反正后费老共留下了400万字的文章,你不能不惊叹他身上释放出的巨大能量。”说到这里,费老的侄子费皖给记者讲了个故事:“1980年,老人又重新开始工作,他打趣说,我就像一个兜里只有十块钱的人,我不能花在零零碎碎的东西上,得集中起来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所以我要把剩下的10年集中用在刀刃上。”

      劳动者的朴实随和

      工作时的费先生不尚空谈,生活中,费先生又是一个极其随和平易的人,他对考察过程中接触的农民朋友既不是同情,也不是教育的姿态,费皖回忆:“他从来没意识到自己是个知识分子或者大人物,他可以满不在乎地把爬满苍蝇的馒头一口吞下。只有一次他提了一个小要求,到河北广宗县考察扶贫前能不能解决坐便器,因为老人都80多了,太胖,蹲不下去!当地的县领导说第一次接待这么高职位的领导,却没有想到是这样随和!我恰恰认为,这是他之所以成为社会学家的原因,如果他对环境斤斤计较,还怎么去了解人民的真实生活和想法?”

      学问家的低调谦逊

      “到民间去”的行动让费老目睹了形形色色的苦难,对于养尊处优的都市现代人而言,费老去过的任何地方都足以让人产生“打死也不想去第二次”的畏惧。然而,费老生命中的三分之一都在为解决这些苦难而工作。“嘴上虽然不怎么说,但我们都知道这些苦难对他的触动是非常大的,不然他不会急切地用行动来帮助解除这些苦难。”费皖说,虽然他很多建议在贫困地区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他并不认为自己做了多么了不起的事,“他说,我没有创造什么,只是把民间一些好的做法总结出来而已。”

      知识分子的无私人格

      费老一生最后一次考察是2003年12月的广东之行,回京后他就因感冒住进医院至去世。那时候他头脑还很清晰,已经知道自己快不行了。”对于自己的事业,费老一直割舍不下,可对子女后代,他却很少过问,“他的想法是你们能干,我就培养你,如果不行,我也帮不了你。说他把全部生命都献给社会学一点不过分。”费皖说。晨报记者 田小满

      1936年,费孝通在江苏省吴江县开弦弓村进行调查。1938年,他根据调查资料在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完成了博士论文《江村经济》。1939年在英国出版,书名为《中国农民的生活》。该书很快成为欧洲人类学学生的必读参考书。

      他第一个使社会学成显学

      谢寿光(中国社会学会秘书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

      中国社会学从一种学术语言成为公共语言到最终成为官方语言,费孝通的影响是无人可以取代的,他会一直影响今天、过去以及将来无数代的社会学的学子。社会学曾经被作为“资产阶级的学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取消,其实直到党的十五大之前,社会学始终被认为是敏感学科。正是因为费老潜心重建社会学,并且以自己作为国家领导人的崇高社会地位,对社会学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社会学从潜学成为显学,并在中央政治局首次出现了两个社会学家进行讲课,这在社会学是第一次,社会学从学术语言成为公共语言到最终成为官方语言,都和费孝通先生分不开。可以说,费孝通先生是中国社会学界的荣幸,也是一种偶然。

      晨报记者 李康乐

      他经常提到“敬惜字纸”

      赵旭(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我1995年考入北大读费孝通先生的博士。费老最大的特点就是他的问题都来自于实际生活当中,从实际生活中理解中国社会。

      费老经常提到“敬惜字纸”,他说童年看到过祖母把每一张有字的纸都要拾起来,聚在炉子里焚烧,并教育他说要“敬惜字纸”。虽然自己也曾经笑老祖母迷信。现在费老说,自己长到了老祖母的年纪,才明白“敬惜字纸”的文化意义。纸上写了字,就成了一件能为众人带来祸福的东西,不应轻视。

      费老晚年提出了文化自觉的概念,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当西方国家无力解决世界和平的问题时,费老的这种观点更加有意义,它是多元文化背景下人权文化的发展必经之历程。

      网友留言

      著名学者费孝通辞世后,网友们纷纷在网上留言,表达对费老的哀悼。

      关键词:

      哀悼、崇拜、遗憾

      2001年,我到吴江调查时,在开弦弓村一户人家看到,堂屋的正中央挂着费老年轻时的相片。我当时心里很受触动。当地有个老爷爷,早年费老在他家住过,所以对费老很了解,他称费老为“洋学生”。听他讲,费老爱吃一种“笋”,长在水田里,他知道我是费老的学生,非要亲自下田里拔出一些来,让我带回北京,送到费老家,还拿出他和费老的合影送我,说:“不知道'洋学生'还记不记得我?”(网友IP:68.32.173.*)

      惊闻噩耗,难受万分!《江村经济》,辟国际社会研究中国之窗口;《乡土中国》,成专家学者探讨中国之必备。斯人虽逝,功绩长存!(网友IP:222.216.18.*)

      费老真正推动了社会学的中国化,并且把社会学的抽象理论应用于推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实践。不朽于民,永铭于史。(网友IP:202.109.202.*)

      关键词:

      吴江、定西、温州

      吴江人民怀念您,您是吴江的青松,永远耸立在人民心中。(网友IP:61.155.181.*)

      作为甘肃定西的一名新闻工作者,我有幸亲历费老对定西人民的关切。在费老的亲自推动下,定西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我们深切缅怀他老人家!我相信,定西296万人民都不会忘记他!(网友IP:61.178.170.*)

      费老曾热心关注过山东东营的发展,他是我最景仰的人。(网友IP:218.56.180.*)

      作为一个温州人,感谢费老为温州正名?选(网友IP:221.12.65.*)

      费老曾说:“羌族是一个向外输血的民族,许多民族都流着羌族的血液,”作为研究发掘古羌民族文化的人,对费老的仙逝表示沉重哀悼。(网友IP:221.237.38.*)

      实习记者 肖丹整理




    Copyright 1998-2005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