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本明修与暗渡中国怎样接招
|
时间:2005/01/13 出处: |
日本政府最近在对华政策上动作不断,除多次释放“中国威胁论”和所谓停止对华援助的信息外,刻意在中日关系比较僵持、中国国家主席和政府总理一再提醒日本妥善处理参拜靖国神社问题的时候,安排让“台独”的精神领袖与太师李登辉去日本作怀旧之旅,让媒体和中国政府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李登辉的访问上。事实上,日本的这个动作只是明修栈道,其根本的意图,至少在现阶段还不在突破日台关系,而是要暗渡陈仓,在历史问题特别是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取得突破。
在今日日本国内民意压力特别是右翼势力的“民意”压力推动下,日本政府在参拜神社问题、成为“正常国家”问题和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问题以及朝鲜核问题上都需要有所作为,而日本政府遇到的最大的外部障碍是中国对历史问题特别是日本政府首相参拜靖国神社问题紧抓不放。如果中日之间的历史问题不解决,特别是参拜问题不解决,其他问题尤其是安理会问题就没有任何的希望。与通常的逻辑相反的是,日本政府并不是希望通过内部的反省、自己妥善解决参拜问题赢得中、韩等国的谅解,而是企图通过瓦解对方、尤其是中国在反对参拜问题上的意志来根本性地解决问题。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表示要坚持参拜,并且认为坚持久了、次数多了,对方慢慢就习惯了。在日本方面看来,在历史问题上让步并不能解决问题,他们认为日本已经道歉,日本对中国进行了许多援助,但中国方面似乎还不领情,所以,用妥协与退让的办法解决不了问题,特别像中国这样的具有“中华思维”的国家。而且日本认为,历史上的问题也不应该让现在的一代人来承担,现在中国紧抓历史问题不放也慢慢也失去了合法性。日本政府也曾经尝试软的一手,如知道中国很想化解“中国威胁论”,所以小泉不至一次表示中国的发展不是威胁,在中国 SARS流行期间给予了比较慷慨的援助,但中日之间的历史问题、中国人民的感情问题靠这样的方式是解决不了的,日本可能难以理解中国的立场,因而觉得中国不领情,必须对中国采取强硬的立场。日本一再发表关于停止对华援助的言论,小泉绵里藏针地表示中国已经可以从ODA毕业了。日本希望以此迫使中国从现实经济利益考虑在历史问题上让步,至少缓和立场,对小泉的参拜不作强烈的反应。但中国不接日本的这一招,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公开、明确地表示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设自己的国家。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开始打台湾牌。应该说,日本虽然在内心是支持并希望台湾独立的,这符合日本的国家利益与殖民情结,但日本政府总体上在台湾问题能够一直比较审慎,如今,为着在参拜问题上压中国让步,日本政府准备在台湾问题上刺激一下中国,这是中国的敏感地带和软肋,日本的希望是,中国有可能为了现实的国家最高利益而对遥远的历史问题和次要利益作出妥协,而且从中国国内的迹象看,中国内部也出现了原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马立诚等人提出的“对日新思维”。日本企图通过打台湾牌迫使中国作出选择:解决现实问题还是历史问题,日本幻想中国最终从现实国家利益出发,在参拜问题上作出让步、缓和立场,久而久之,参拜问题就不成其为问题,实现小泉所认为会出现的情况,日本坚持参拜,中国见怪不怪,历史问题逐步淡出中日关系。
现在的日本还没有完全操作台湾牌,让李登辉访问,还只是敲一下中国政府的脑袋:你还有台湾问题。所以,这只是明修栈道,靖国神社才是它要暗渡的陈仓,尤其明年抗日战争60周年,提醒中国不要在历史问题上做太多的文章。
对中国来说,历史问题与台湾问题是两个不同的问题,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特别是面对民意的巨大压力。今日的中日之间,已经不是中国过多依赖日本的状况,无论援助问题、贸易问题,以及其他问题,中日两国各有其优势与脆弱性,日本可以操作台湾牌,中国还有联合国改革牌。日本想用相反的逻辑解决参拜与历史问题,想消磨中国在参拜和历史问题上的意志,对中国来说,不能够轻易被动地进入日本设下的战略陷阱。在这方面,当年中国坚持要求苏联在解决中苏关系正常化前消除三大障碍的战略与策略是值得借鉴的,中日需要和解,但作为一个大国,自己一直以来坚持的原则是不能轻易放弃的,否则在未来的国际事务中,难以发挥自己的战略影响力。而且,台湾问题主要涉及美国,虽然台独势力一直以日本为基地,但日本想要在台湾问题上作出很有力的动作并不容易,只要中国大陆强大并且保持稳定,台湾问题的主导权最后必然会转到大陆。
如果中日两国有足够的智慧和诚意,应该利用2005年二战结束50周年的时机,推动历史问题的解决,实现两国的真正和解。日本可以就历史问题与中国发表一个共同声明,日本对侵略中国表达正式的道歉,而中国鉴于日本政府的正式立场,表达对历史的宽恕。不管日本是什么态度,2005年中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时,应该像欧洲纪念诺曼底登陆那样,在南京举行重大仪式,并且邀请当年的盟国的领导人出席,让国际社会更好地了解日本在南京等地的暴行和中国对待历史问题立场的根源,同时也可以邀请日本首相出席,看日本如何反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