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杨振宁老夫少妻看造神运动的失败
|
时间:2004/12/19 出处: |
82的老夫和28的少妻结合,即使是普通人,也会被社会类新闻媒体爆炒一把,sina,网易它们的社会新闻栏目是少不了要上的,更何况涉及的是杨振宁。网民反映以大骂杨教授老糊涂为主,当然也有为他辩解的,说人家是真爱。
俺的态度基本和大多数网民一样。借用林彪看到在解放军入城后,很多人抛弃老家糟糠另娶年轻新欢时,说了句“老夫少妻,成何体统”,一概不参与此类婚礼。
坦率的说,男人喜欢年轻漂亮的女人是天性,可是,丈夫这个角色和男人的社会定位注定了对于成人男子,责任是第一位的。一发达就换老婆,肯定是人渣。杨振宁前妻一起生活几十年,去年10月刚去世,现在马上有新欢,让人心寒。所以天涯MM们看到我们大骂他们,心里应该感到窃喜,因为我们不会轻易放弃对M的承诺的人,或者说我们肯定不会那么干。关于那个女硕士,俺留意了一下,sina的专题报道中提到,此人的同学老师认为她最大的特点是“从小非常上进“,杨振宁是她大一时候负责接待杨夫妇来访时候接触的,“非常上进”的含义大家可以细细品味。以大一学生的身份能接待一次诺贝尔奖获得者从此便能深入交往直到结婚,她的人际交往能力一定超强。
不过,杨教授是美国人,而且他们是不是有真爱,是不是会幸福,都是他们的自由,关我们P事?但是,又不得不承认,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心里都感觉别扭。我以为,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根源不是说我们小心眼我们嫉妒我们红眼病,而是中国主流媒体和舆论的责任。它们太爱造神了。而每个神,不管他是搞运动的,搞科学的,搞经济的,终归都是道德高尚爱国爱人民的榜样。比如杨先生,一直是爱国主义的教育英雄之一,怎么容忍道德上出问题?所以,早已熟悉杨教授与杜小姐浪漫爱情与感人故事的我们又怎能在杜小姐去世才一年就冷静对待杨教授另结28岁新欢的消息?
再说远一点,媒体的这种倾向造成的尴尬已经不是一次了。像刘翔就是跑得快,非得往民族英雄扯。民族英雄总得道德高尚爱国爱人民甚至不能有一点瑕点吧,可是,刘大哥造成了香烟广告的代言人,如何有运动和健康的影子呢?早前如伏明霞,也大有造神之势,可人家造给松哥哥连生二胎了,现在如郭晶晶,更是别说了。我们为什么不能大胆的承认,运动员科学家各行各业的知名人物,他们都只是为了名利即使如爱好就是个人目的,和我们一样世俗的为了生存而奋斗,和道德扯得上什么关系呢?
平静的面对杨教授的老夫少妻,冷静的承认他只是有正常欲望的男人,名,他与李政道吵了几十年可见其不是淡泊只人,利,至今仍是美国国籍但拿了中国绿卡回国养老被人当神供奉何其精明,欲,老夫少妻仍不失天伦之乐。他只是一个正常的男人。科学上的成就再大,那是智商高,与道德何干?此时,俺想起陆德明,也是一个正常的男人犯了男人都会犯的错,还亏他是经济学院院长,不懂得批发比零售的质量控制更加可靠,风险和成本也是大大的降低,何苦来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