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及讨论 时事体育争论 音乐及影视 焦点新闻转载 新朋友社区 器材车辆及生活讨论 网友作品专栏及留言板 回到首页

搜索精品

相关内容
  • 欧洲男人戴贞操带向妻子表忠诚2004/12/19
  • 意大利医生眼中的中国医生2004/12/19
  • 震撼: 82岁杨振宁要娶28岁硕士生2004/12/16
  • 熊德明的悲哀:够了,别再难为她了2004/12/06
  • 中国公务员公开招录的内幕2004/12/06
  • 大连港上演中国版泰坦尼克2004/11/19
  • 北方三大沙漠将连成一片()(图)2004/11/17
  • 全国各地超搞笑标语2004/11/17
  •  
    今年全球最奇特发明纵览
    时间:2004/12/19 出处:
    从2000 年起,《纽约时报》就把盘点每年的新奇观念和发明创造作为年度回顾的主线。今年,又循例从科技、政治、文化、经济、时尚等领域筛选出71个最新的发明、潮流与观念———不管它影响力的大小,不论它创意的高下,只要它曾使2004年显得与众不同。在此编者择取二三,以飨读者。

    时尚

    今年流行“眼中钉”

    EyeballJewelry/JewelEye

    荷兰眼科手术学院的眼科医生盖里特.迈勒斯观念非常保守,

    让他做文身或者身体上穿洞的事他绝对不干,不过就是这样一个不够前卫的人却发明了最前卫的人体艺术:眼钉。不要以为眼钉就是在眼皮上或者眉毛上打洞镶珠宝,迈勒斯发明的眼钉是真正的“眼中钉”,是镶嵌在眼球上的珠宝。

    植入“眼中钉”的过程并不复杂:眼科医生将你的眼睛麻醉,然后在眼球结膜处割开一个小口子,将一粒小小的白金片嵌入这个切口就可以了。整个手术过程不超过 10分钟,费用为4000美元。在之后的一周内,你会有眼里进沙的感觉。不过,当结膜愈合后,即便是你拼命揉眼睛也不会感觉到这颗眼钉的存在。

    迈勒斯说,打眼钉导致感染的机会甚至比耳钉还低,因为眼钉是隐藏在眼睛里,细菌无法侵入。而且,眼钉不会移动,无论你眨上几百万次眼,揉上几千万次眼,它都会牢牢吸附在眼球上。

    如今,眼钉已成为时尚爱好者的新宠,有心形、星形、欧元标志等多种形状备选。

    可伸缩高跟鞋

    EscalatingHigh-HeelShoe

    创作动机:取悦老婆灵感来源:中国的折叠扇

    高跟鞋一直是爱美女士们最不可缺少的“装饰品”。从法国18世纪必须由人搀扶才能上下台阶的宫廷淑女到今天迈不开脚步只好款款而行的社交名媛和好莱坞明星,脚的舒适和行动的自由度从来都是处于被牺牲的位置。对身体的“施暴”竟然拥有百年不衰的魅力,难怪英国作家萧伯纳会这样感慨:“如果你想说高跟鞋的坏话,可要记得戴上一顶敏捷的帽子。”有了一顶敏捷的帽子,其实就是敏捷的脑袋,当怒气冲天的女士们伸手打来时也好及时躲避呀。

    不过,现在有了可伸缩高跟鞋,就用不着老是在美与受罪之间徘徊了。纽约华裔工业设计师涂卫奇(音译)设计出一种后跟可以伸缩的高跟鞋,它有6个高度,只要一按鞋底的一个按钮,从无跟到38度坡度都能实现。而涂先生的创意动机竟然来自老婆吹的枕边风。他说:“我太太想要三英寸高的后跟,但是又不舍得买,因为不可能天天都穿,于是她告诉我‘你是工业设计师,应该想想办法’,我当然听她的了。”

    涂先生最后设计出来的鞋子鞋底是绿色的,很有未来感。在中国台湾长大的涂先生说,他的设计灵感来自小时候母亲和祖母都喜欢使用的折叠扇。

    可伸缩高跟鞋不仅将时尚和功能完美结合在一起,而且可以让高跟鞋不再背负“施虐”的恶名。参加工作会议时需要“高人一等”?那么只需把鞋子悄悄调高。和矮一点的人约会或者跟矮老公上街?那么把高跟鞋调到稍低或最低档就行了。

    无论是高跟鞋的潮流如何变,是变得更高,还是更低,都不用为了追潮流而添置新鞋,只需轻松按一个钮,变,变,变,自由高度任你选。

    潮流

    用紫色笔批改作业

    PurpleInkforCorrection

    红色醒目,有警示作用,所以使用红色笔批改作业成了中外老师一个不成文的传统。然而,红色同时又是表达愤怒的颜色,有威胁的意思,能给人的心理带来恐慌。所以,越来越多的美国老师开始使用更柔和更友好的紫色笔批改作业。而美国学生们也经常会对老师说:“谢谢您没用红笔。”美国几个主要的文具生产商也注意到这股潮流,开始大量生产紫芯水笔、圆珠笔等。

    没有下辈子的皮肤文学

    SkinLiterature

    大多数文学家和艺术家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流芳百世。但是纽约女作家雪莉.杰克逊却有意地创作一部无法流传后世的作品———皮肤文学。杰克逊计划将新创作的短篇小说“出版”在2095个人身上,每个人身上各刺小说上的一个字。小说的名字就叫《皮肤》。于是,几十年后,当最后一个“字”消亡,那么她的作品也就不复存在。

    截至11月份,杰克逊已通过互联网在全球招募了1800名志愿者,其中有些人来自阿根廷、约旦、泰国和芬兰等国家。在这些志愿者身上文哪个字、用什么字体都要由杰克逊决定。不过,志愿者们有选择字号大小的自由,也可以自由选择文身的部位。在按照杰克逊的指令文身之后,他们必须把一张文身部位的照片以及一张个人生活照寄给杰克逊留作将来发表或者展览使用。除此之外,志愿者还必须与杰克逊签订一份12页的合同,表示文身是自愿行为,以及许诺不把这部小说内容跟别人分享。志愿者们是唯一能够看到小说全部内容的读者。

    杰克逊竭力把这个创作过程变成“文字”们的社交过程。杰克逊鼓励她的“文字”们通过电子邮件、电话、亲自见面等形式进行交流(想想这种有趣的可能性吧:“一个句子”一起聚餐,“一个段落”举办派对)。

    杰克逊还发誓,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她会尽可能参加每一个“字”的葬礼。不过,杰克逊今年41岁了,而她的2095个“字”中很多人都只有20多岁。杰克逊说,如果她先去世,那么她希望这些“字”能够参加她的葬礼,让她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为自己的文字所吊唁的作家。

    发现

    最佳打水漂法

    用石头打水漂,石头为什么不沉没?法国里昂大学物理学家布吉特被儿子问倒了。从古希腊人开始,居住在河边的人类一直喜欢打水漂,但是从来没有科学家揭开这个谜底。

    布吉特和同事建造了一个机器人,专门研究打水漂的秘密,并在今年1月的《自然》杂志上刊登了他们的发现:扔出的石头若与水面成10度斜角,那么打出的水漂就最多。这是因为这个角度令石头跟水面的相互作用力更小,从而将对石头的引力降低到最小程度。

    不过,理论终究是理论,即便了解了原理,也没有多少实际用处———无论熟谙打水漂原理的布吉特如何操纵他的打水漂机器人,它的最好成绩也只是20个水漂,而且还是在波澜不惊的室内水箱边,布吉特本人也最多只能打15个水漂;而这距离2002年一名叫科特.斯达恩纳的人在户外河边所创下的40个水漂的纪录差远了。

    拿出你的手机进行定位———向左走,民主党地盘;向右走,共和党地盘

    全球政治定位系统?

    2004年这场热闹的大选滋生了一种“红或蓝”程序,只要GPS手机上安装并启动这一程序,走到某一街区后,它自然会告诉你哪是蓝区(民主党人聚居的地方),哪是红区(共和党人聚居的地方)。

    “红或蓝”的发明者是纽约一家广告公司的合伙人尤伊奇。今年1月,尤伊奇偶然发现有一家网站根据联邦竞选委员会公布的选举信息,绘制了一份生动的“政治地图”,将每一个城市每一笔超过200美元的捐赠者的出处都用红色或蓝色标示出来。比如,纽约的城市地图上多数地方都是蓝点,而在许多文化人居住的上西城更是一片深蓝色。然而,在企业家和富翁们的聚居地上东城和华尔街附近,却有一些大红圈,显示这里的人倾向于共和党。

    尤伊奇购买了这个数据库,将它设计成一个手机专用程序,于今年10月正式推出并为手机用户提供免费下载。激活这个程序后,你手机中的GPS感应器可以显示你现在所处的位置,而同时显示周围区域的捐赠情况,辐射区域可达方圆100公里。《纽约时报》把这个程序形象地称为“全球政治定位系统”(GPPS, GlobalPoliticalPo?sitioningSystem)。

    发明

    聆听癌症细胞的声音

    ListeningforCancer

    细胞会唱歌 濒死时会喘粗气 死亡时会尖叫

    3 年前的一天,纳米科技专家吉姆兹维斯基忽然对人类细胞产生了新的思考:既然人类细胞由许多可移动的部分组成,那么它们在移动时可能会产生微弱的振动,而既然所有的振动都可以产生噪音,那么从理论上讲聆听一个细胞发出的声音是可行的。吉姆兹维斯基开始拿接近人体细胞的酵母细胞进行试验。他发明了一种可探测这些细小振动的装置,还有一种可以放大这些振动足可以让人耳听见的装置。他发现,一个酵母细胞1秒钟可以振动1000次。当他把这些振动声放大后,一段音乐旋律就充满了房间。吉姆兹维斯基回忆说:“我根本没想到,那声音是如此动听。”

    这动听的音乐,或许也是革命的号角。吉姆兹维斯基认为,这种技术可以成为对抗癌症的新工具。有了它的辅助,医生们可以直接用耳朵聆听人体细胞。当细胞发生癌变时,它的内在机制就会发生改变:可能会分裂得更快,细胞壁会形成新的形状。这些变化都会导致细胞的振动,而通过他发明的装置,这些振动都可以变成肉耳可辨的声音。

    还是用酵母细胞为例,吉姆兹维斯基曾研究过濒临死亡的酵母细胞,它们已没有什么活性,发出像人濒临死亡时那样的“嘶嘶”吐气声。当他把一团酵母浸入酒精时,酵母细胞突然死亡时会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尖叫声”。

    在今年8月号的《科学》月刊上,吉姆兹维斯基发表了研究成果,论文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国际瑜珈协会的代表跟他联系,向他取经(“他们显然认为我发现了‘生命的语言’”),一位恐怖电影导演问他是否可以在电影录音中加入酵母细胞死亡时的尖叫声。而癌症专家对他的研究成果更加感兴趣。如今,吉姆兹维斯基正在与医生合作,将他发明的装置用于听取人类细胞的声音。

    可透光的混凝土墙壁

    Light-TransmittingConcrete

    现代建筑几乎离不来混凝土,但是混凝土既挡光,又灰蒙蒙的,散发一种绝望的不良情绪,为一些建筑师所不喜。如果混凝土可以透光,它的形象将会温馨明朗许多。

    今年7月份,28岁的匈牙利建筑师洛松奇兹在华盛顿国家建筑博物馆展示了自己的新发明———可透光混凝土。它是通过在传统的混凝土材料沙、石、水泥、水中加入玻璃和塑料光纤制成。

    用可透光混凝土砌成的墙结实牢固,而且即便像监狱的高墙那么厚,也可以看到另一侧透过来的影子。洛松奇兹成立了公司推销他的创意,不过添加玻璃和光纤的透明混凝土对大众建筑来说实在造价太高。最有可能的商业化用途是建造政府大楼前用于防止汽车炸弹的防护墙。

    能探测地雷的植物

    Land-Mine-DetectingPlants

    今年1月份,荷兰“艾里萨生物探测”公司宣布已生产出一种叫阿拉伯芥的野生植物的变种。科学家改变了这种开花野草的基因,让它在接触到爆炸物所释放的气体二氧化氮时变成红色。在怀疑有地雷的可疑区域撒上一把种子,几个星期后,阿拉伯芥就会长出来,一旦发现植物变红,就说明该处有地雷。

    在全世界 80个国家中散布着千千万万的地雷,每年死于地雷的人数超过8000人。如果这种植物真的能够探测地雷,那么可谓功德无量。除了探测地雷外,这种植物的基因还可以被改造用于探测其他对环境有害物质,比如,土壤中的重金属。但是,一些人对这种植物的准确性尚持怀疑态度,毕竟人命关天,排雷工作容不得半点闪失。

    不过,艾里萨公司的CEO西蒙表示,他希望明年能在非洲进行试验。果真能成功,那么其象征意义是巨大的:残忍凶恶的地雷败在了一株卑微的植物脚下。

    有喜怒哀乐表情的车

    CarThatCanBeAngry,HappyandSad

    今年6月份,日本丰田汽车的4位工程师在美国申请了一项汽车生产专利。这是一款可以表达愤怒、高兴和难过等表情的车。它可以升高或者降低车身高度,可以摇摆天线,还有可以发光、改变颜色的车篷设计,对人的眉毛、眼睛甚至是眼泪进行模仿。

    车主在机载计算机中输入一定的数据,表明哪些情况下自己会有什么样的情绪,这部车在驾驶过程中将利用这些数据竭力表达车主的感情。比如,车主正在驾驶时,另一部车突然转入他的车道,车载计算机在感受到减速、刹车等防御性驾驶措施后,根据车主之前所录入的数据,就会让车作出满脸通红的“愤怒”表情。

    尽管这个概念有点未来派的感觉,其实它的逻辑并不新。如今,人们越来越喜欢通过车表达自己的个性。从自己动手喷涂的车的颜色,到缓冲器上的标语,到挂在车壁上的加菲猫、史努比、流氓兔公仔,无一不是在传递车主本人的个性化信息。

    那么,人们还需要用车传递更多的个人信息吗?丰田工程师的回答是:yes。他们在专利申请书中这样阐释道理:有了这款车,人们不仅可以区别“问能否超车”的喇叭声和“对对方允许自己超车表示满意的”喇叭声,还可以“跟自己的车建立更紧密的关系,让驾车这一体验变得更舒适”。

    而这款车最显而易见的功用是:高科技地表达愤怒。在申请书中,工程师们还附加了一份模拟图表。图表显示,一部愤怒的车外形就像一半烤箱。车头被U形的红灯照亮,车头灯转成 45度角,向下倾斜的“眉毛”灯变成深红色。不过,值得怀疑的是,一个愤怒的司机给对方一点“愤怒的颜色”看,就能缓解自己的愤怒吗?

    除了用红色来表示愤怒外,丰田工程师还用橘红色表示好心情(一部心情愉快的车会用橘红色的灯不时“眨眨眼”),用紫蓝色表示难过。

    编辑点评

    前些日子跟几位同事出差深圳时遭遇缓慢车流,看到左前方一个人开着敞篷跑车,身边是一大束花,我们一帮“八卦者”顿时感叹:太浪漫了,开着车给女朋友送花,个个都心里羡慕得不行。等到我们的车逼近,忽然发现那个司机是个女的,浪漫的想象于是顿时坍塌。等到再靠近些,定睛一观察,我的天,竟然是假花,是装饰品。于是,大家都有受骗的感觉,甚至对这个女孩如此愚弄我们的想象力表示愤愤然。不过,现在回想起来,这个女孩用以假乱真的假花来装饰跑车实在是挺有个性的,也真够聪明,甚至有些世人皆醉我独醒的超然味道———“哼,只有我知道这花是假的,你们羡慕去吧。”

    不过,小心路上有个性的车太多,太容易让人分神,乱花渐欲迷人眼,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的哦。就像这款有表情的车,除非对方司机也知道有这么一款车的存在,否则人家忽然看到前面的车无端端表演《变形记》,说不定会吓一跳,来个追尾。而且,你给别人一个愤怒的表情,你的愤怒就会化解了吗?所以,真的只是追求形式,不追求结果。其实,表达愤怒完全不用这么费劲,就像《纽约时报周刊》的编辑所指点的:“还有一个从来都不会在司机中失宠的、更有效的、虽然有点老套的方法:竖起你的中指向对方‘敬礼 ’。”




    Copyright 1998-2003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