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阿拉法特这一辈子
|
时间:2004/11/12 出处: |
亚西尔·阿拉法特,身穿墨绿色军装,腰间挎一把手枪,总是头缠黑白或红白格头巾。对于头巾颜色的含义,阿拉法特有专门的解释。他说,黑白方格代表巴勒斯坦农民,红白方格代表沙漠中的贝都因人,方格中的白色代表居住在城里的居民。阿拉法特说,1962年6月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他在以色列占领区生活了4个多月,便效仿当地农民戴这种头巾。从那时候起,他一直戴这种头巾,借以显示他的独特风格。阿拉法特还钟爱墨镜,对此,他的解释是戴墨镜是为了不让别人看到他是睡着还是醒着,“我戴眼镜时总是醒着的,只有摘下眼镜时,我才睡。”
童年生活
从嘲讽对象到孩子王
亚西尔·阿拉法特, 1929年8月4日出生于耶路撒冷的一个逊尼派穆斯林家庭。(另一种说法称,他出生在埃及首都开罗。)他的父亲是一位成功的商人,母亲扎赫瓦出身圣城名门望族,自称是先知穆罕默德的直系后代。阿拉法特兄弟姐妹共7人。他的童年生活并不愉快,母亲在他年仅4岁时便过世。
儿时的他身体肥胖,脾气怪异,时常成为同学的嘲弄对象。不过,阿拉法特从小就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组织能力,按照英国人阿兰·哈特在《阿拉法特传》一书中的描述,他从10岁左右就显示出了不受任何人控制的独立精神和超乎常人的组织能力。
阿拉法特的全名是穆罕默德·阿卜杜勒·拉赫曼·阿卜杜勒·拉乌夫·库杜阿·侯赛尼。阿拉法特这个名字来源于耶路撒冷老城附近的一座山峰,意为“神与吉祥”。
峥嵘岁月
反抗斗争伴随他成长
10 岁时,他随父亲到加沙居住,就读于泽托恩学校。在学校里,新来的数学老师具有强烈的反以倾向,他发现阿拉法特酷似阿拉伯的反帝反殖民英雄亚西尔·比拉赫,很希望阿拉法特也能成为像亚西尔这样的英雄。所以,老师经常用亚西尔来称呼阿拉法特。久而久之,人们便习惯地称呼他为亚西尔·阿拉法特。于是,亚西尔·阿拉法特一直延用至今。
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后,年仅19岁的阿拉法特投身抗击以色列的斗争,开始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巴勒斯坦解放事业。第一次中东战争结束后,他在开罗大学的土木工程系学习,却将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了武器弹药的研究以及组织学生运动反抗以色列上,时常成为警方拘捕的对象。
1952 年,他加入“巴勒斯坦学生联盟”,并成立了一个军事训练营。阿拉法特还成立了一个名为“巴勒斯坦学生总会”的组织,并发行刊物,借以联系阿拉伯世界各地的巴勒斯坦人,鼓动他们成立地下游击组织,进行反以斗争。1954年10月29日,爆发了第二次中东战争,埃及总统纳赛尔下达全国总动员令。阿拉法特与许多巴勒斯坦学生联合会的成员纷纷应征入伍。在第二次中东战争结束后,阿拉法特重新回到学校,1956年从开罗大学毕业,进入埃及军事学院学习。
武装反抗
打破以军不败神话
阿拉法特离开学校后,到科威特开办“自由巴勒斯坦建筑公司”,并担任科威特市政工程部土木工程师。表面上他是一个成功的商人,购买别墅汽车,过着上层社会的生活,但真正目的是利用商人身份以及他的建筑公司为掩护,筹划建立反以组织。
从1957 年起,阿拉法特以化名“阿布·阿玛尔”同阿布杰哈德等人酝酿建立“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并在1958年形成共识。1959年10月,阿拉法特和哈利勒 ·瓦齐尔、萨拉赫·哈拉夫等人在科威特召开会议,正式成立了“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简称“法塔赫”。“法塔赫”是由阿文“运动”、“解放”和“巴勒斯坦”这3个词的词首字母颠倒次序组成,寓“征服”、“胜利”之意。从此,这个响亮的名字传遍世界。
1965年,阿拉法特领导的巴勒斯坦游击队打响了反对以色列占领的武装斗争第一枪,巴勒斯坦革命由此爆发。
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他参与指挥约旦、巴勒斯坦武装对抗以色列军队,并在1968年指挥了着名的“卡马拉战役”。当时,以色列军队开进卡马拉难民营,企图一举消灭法塔赫组织,阿拉法特率领不到300人,在武器装备极缺乏的情况下重创以军。这一仗,打破了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阿拉法特也成为了阿拉伯世界的民族英雄,奠定了法塔赫在巴勒斯坦革命中的主流派别地位。战争结束后,以色列占领了整个巴勒斯坦,游击队被迫撤到阿拉伯邻国,继续开展武装斗争,阿拉法特也开始了二十多年的流亡生活。
和谈历程
《奥斯陆协议》终被葬送
1988年,阿拉法特顶住内外压力,宣布接受联合国第181号、242号和338号决议,从而步入“以土地换和平”、政治解决巴以问题的轨道。1989年,他宣布在西岸和加沙成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首都为耶路撒冷。随后,阿拉法特当选为巴国总统。他还向联合国表示,巴解组织谴责恐怖主义,承认以色列的生存权。当年年底,已有70个国家正式承认了巴解组织的合法地位。1991年,中东和平进程出现重大转机,阿拉法特领导巴解组织同以色列进行长期谈判。
1993年9月,《奥斯陆协议》签署。协议最初的执行情况确实令人鼓舞,以色列撤出一个又一个巴勒斯坦城市。如果协议进展顺利,巴勒斯坦人有可能在1999年5月就已实现建立独立主权国家的愿望。但是,拉宾的遇刺和巴勒斯坦激进组织的“人体炸弹”葬送了《奥斯陆协议》。
1995 年夏秋之际,以色列每撤出一座城市,总有一枚人体炸弹在公共汽车上爆炸,伤亡人数直线上升。以色列强硬民族主义势力在全国掀起了抗议浪潮,拉宾被攻击为 “卖国贼”和“刽子手”,是在“以土地换炸弹”。同年11月4日,拉宾被犹太极端宗教分子杀害。拉宾死后,阿拉法特虽然和继任的佩雷斯、内塔尼亚胡、巴拉克进行了和平谈判的尝试,但终因双方分歧太大而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1999年5月的原定期限也失去了意义。
但是,阿拉法特没有放弃巴勒斯坦民族解放事业的信念,多年来,他奔走于世界各国,寻求国际社会的支持。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日本,还有世界其他许多国家,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和平是阿拉法特一生的追求。阿拉法特曾有一句名言: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手中落下。为了表彰阿拉法特为和平做出的贡献, 1993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他“博瓦尼和平奖”。1994年,阿拉法特与以色列总理拉宾和外长佩雷斯共享诺贝尔和平奖。
软禁四年
总统在废墟中办公
从2001年底开始,阿拉法特一直被以色列软禁在拉马拉官邸内,人身安全一度受到严重威胁。以色列甚至将军队推进到离官邸几十米的地方,除了炮击和轰炸,以色列方面还对拉马拉官邸采取断水断电等措施,阿拉法特成为惟一在炮火轰炸过后的废墟中办公的国家首领。
巴民族权力机构出现的腐败等问题受到国际社会一致指责,包括联合国在内的众多国际力量要求进行改革,这使阿拉法特再次陷入争论的中心。为了推动巴以和谈,巴民族权力机构2003年3月进行改革。然而,随着巴以冲突再度紧张,以色列再次把责任归咎于阿拉法特。9月11日,以安全内阁以阿拉法特是“和平绊脚石” 为由,决定“原则上”将阿拉法特驱逐出巴勒斯坦。以政府官员甚至声称,杀死阿拉法特也是一种选择方案。面对威胁,阿拉法特表示:“没有人可以把我赶走。”
2004年10月27日,阿拉法特病情恶化,4年来首次离开官邸,前往法国巴黎郊区的贝尔西军医院进行治疗。
■侠骨·不死鸟
好莱坞导演难以想像的惊险
1969年初,一名“摩萨德”安插的巴勒斯坦内奸偷偷把窃听器和波型脉冲雷达发射器安装在阿拉法特的专车车底,企图以此为以色列战斗轰炸机指引目标。但阿拉法特及时发现了。
1969年,在约旦“法赫德”游击队营地内,阿拉法特对刚刚寄到他办公室的一个邮包产生了怀疑。阿拉法特的卫兵刚把邮包带到办公室外,邮包就发生了剧烈爆炸。
1973年,一架利比亚客机被以色列军队击落,100多名乘客和机组成员全部遇难,而原计划搭乘这一航班的阿拉法特因临时决定改乘其他航班而逃过一劫。
1982 年6月6日,以色列出动军队大举进攻黎巴嫩,阿拉法特自然成为以军袭击的首要目标。有一次,以军轰炸机发现了阿拉法特经常乘坐的汽车,便向这辆汽车投放炸弹,直到把这辆汽车炸得粉碎为止。以军以为阿拉法特已被炸得粉身碎骨,但事后了解到,阿拉法特根本不在这辆车上。另一次,以军侦察到阿拉法特刚进入一掩体,便集中火力将这处掩体完全摧毁,并以为阿拉法特必死无疑。但就在当日,以军却发现阿拉法特又活跃在贝鲁特其他地方。当以军向他掉转枪口时,阿拉法特又突然踪影不见。
在贝鲁特被围困两个多月的时间里,阿拉法特几乎天天与以军捉迷藏,一天转移好几个地方,从不在一个地方久留。有时他一连几天几夜不脱衣睡觉;有时他带上一两个警卫人员到不容易被以军发现的旷野掩体内休息片刻,或者走进刚被以军轰炸的空楼里办公;他多次到贝鲁特南部桥底下阅读文件,处理问题;有时连续一周多,他一直睡在汽车里。
1985年10月1日,以色列空军突袭位于突尼斯城南郊的巴解总部,一举把巴解总部夷为平地,伤亡数十人。阿拉法特当天因迟到15分钟而再次躲过浩劫。
1992 年4月7日晚,阿拉法特乘坐的阿尔及利亚民航“安- 26”型客机飞往利比亚萨拉地区,准备视察巴勒斯坦游击队营地。这架客机飞行途中遭遇一场特大沙暴,与地面失去了无线电联络,飞机及其乘客失踪。这一消息传出后举世震惊,可阿拉法特居然再次在机身断成三截的情况下死里逃生。
为了实现巴勒斯坦建国梦,阿拉法特一生都在四处奔波,有人也因此戏称他是空中飞行最多的领袖,是一位“空中总统”。阿拉法特的回应是,“我这一辈子在飞机上的时间比在地上的时间还多,因此,飞机既是我的祖国,又是我的坟墓。”
■足迹
阿拉法特和中国
阿拉法特是中国人民熟悉的老朋友,曾14次访问中国,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等领导人都会见过他。这些访问和会见加深了中国人民和巴勒斯坦人民之间的友谊,中巴建交以后,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两国领导人不断接触,增进了相互了解,加强了中巴友好关系。
1989年10月,他以巴勒斯坦国总统身份访华,邓小平再次会见了他。邓小平对阿拉法特说,我们的关系是几十年如一日,是互相信任、互相支持的典范,我们的关系不是一般的关系。此后,阿拉法特又多次访华,与江泽民等中国领导人就中东局势展开交流。
■柔肠·三段恋情
解放事业不允许拥有平凡人的感情生活
“我已经同一个女人结了婚,她的名字叫巴勒斯坦。”
阿拉法特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了巴勒斯坦,而无暇顾及个人感情,仅有的几段恋情也因为动荡局势而不了了之,致使他一度发誓终身不娶。
阿拉法特最刻骨铭心的一段恋情可能是他和娜达·亚斯鲁的一段感情。娜达是一位家境富有的阿拉伯妇女,思想开放,后嫁给一名法塔赫高官。1971年阿拉法特与娜达相遇,此时她的丈夫已经死于车祸。阿拉法特深深地被亚斯鲁所吸引,很快就坠入爱河。1975年黎巴嫩爆发内战,娜达由于和冲突双方关系不错,随即从中调停。但在一天晚上,她在从总统府回家的路上遭到暗杀,阿拉法特获悉后痛不欲生。
阿拉法特最浪漫的恋情是他与着名女记者伊沙贝尔·皮萨诺的恋情。伊沙贝尔曾是西欧的一代影视皇后,后因感情问题转行投身战地记者。她在采访阿拉法特时完全被他的魅力征服了,当共进午餐后准备离开时,伊沙贝尔情不自禁地抓住他的胳膊,并脱口而出“我爱你”。阿拉法特被美女记者的突然表白搞得不知所措,但随后马上机敏地回答道:“你既然爱上了我,为何不同我结婚?” “那就明天吧!”从那天起,阿拉法特和伊沙贝尔走到了一起。3个月后,这两位世界名人的相恋已经接近瓜熟蒂落时,阿拉法特通过秘书告诉伊沙贝尔,说他准备同她结婚。在一般人看来,阿拉法特与伊沙贝尔的并蒂花开是顺理成章的,但随着中东局势的骤然恶化,出于安全原因,伊沙贝尔很难见到阿拉法特。有一次,阿拉法特专门为西班牙记者举行招待会,伊沙贝尔几次想接近他,尽管她使出浑身解数,终于难以突破保镖的重重防线。阿拉法特叫她在旅馆等电话,但她一连等了数日,仍旧泥牛入海。长时间的不能见面终于让伊沙贝尔无法忍受,随后,两人选择了平静分手。
1988年,一个年轻女人走进了阿拉法特的生活。
年轻美丽的苏哈·塔维勒与阿拉法特在突尼斯巴解总部相识,双方的感情迅速发展,3年后,1991年10月,时年62岁的阿拉法特与28岁的苏哈结为伉俪。苏哈出生在耶路撒冷富裕家庭,父亲是牛津大学毕业的银行家,母亲是作家,结识阿拉法特之后,她先后担任他的公关顾问和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的经济顾问。由于政治原因,他们是秘密结婚的,两年后才对外公开宣布。苏哈与阿拉法特的结合并不受阿拉法特周围人的欢迎,他们普遍把她视为一个闯入者,甚至有传言称阿拉法特想把苏哈立为接班人,继续自己未竟的事业。另外,每个月8万英镑的生活费也成为民众对她不满的口实。
在他们的婚后生活中,阿拉法特没有多少时间和苏哈一起享受平凡夫妻的家庭快乐。1995年,苏哈在巴黎一家美国医院生下了女儿,取名扎赫瓦。除了扎赫瓦外,阿拉法特在1982年曾收养了多达65 名的巴勒斯坦孤儿。2000年,苏哈以照顾患病的女儿为由一直住在巴黎。有阿拉伯媒体说,是阿拉法特出于对家人的安全考虑将她送到巴黎的,也有人说苏哈嫌巴勒斯坦条件太差,更有人称苏哈居住巴黎还肩负着为阿拉法特争取欧洲支持的重任。在阿拉法特被困拉马拉官邸的几年中,苏哈从没有去看望过他。直到2004 年阿拉法特病危时,苏哈才首次在巴勒斯坦露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