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纯如为何开枪自杀?
|
时间:2004/11/12 出处: |
张纯如熟识的知名导演崔明慧回忆在2003年夏天,曾经采访过张纯如。当时张纯如告诉崔明慧,由于《南京大屠杀》的出版,她不断收到日本极右分子寄来的恐吓信。崔明慧说,“她告诉我她非常害怕。”
2003 年夏天,崔明慧正在拍摄一部反映钱学森的记录片《Yellow Agent》,张纯如的第一本书就是一部钱学森的传记《春蚕吐丝》(THREAD OF THE SILKWORM,)反映为美国国防部服务15年的军事科学家,受到“麦卡锡主义”的迫害,被打上共产分子的标签,遣返回中国。崔明慧的片中有长达40分钟的部分是对张纯如的访谈。“她对钱学森和李文和都非常了解。”崔明慧透露她拍摄的这本片子下周将在纽约试映。
曾担任过纽约大学电影系系主任的崔明慧告诉多维记者,她1993年就和张纯如相识。当时崔明慧拍摄了一本电影《奉天皇之名》,采访了多位曾入侵中国的日本老兵,真实记录了他们叙述自己当年在中国烧杀抢掠的经过。张纯如在创作《南京大屠杀》一书过程中,曾经认真研究过崔明慧拍摄的这部电影,两人因而结识,张纯如还在书中向崔明慧致谢。崔明慧后来曾到加州理工学院做访问学者,张纯如还热情地介绍朋友给她,帮她联系学校。
崔明慧和张纯如的父母交情也不浅。崔明慧1998年到2001年在香港城市大学教书时,曾经和张纯如的父亲共事,张的父亲当时也在该校任教。两人同时报名参加了广东话学习班,但后来都放弃了。
崔明慧表示,印象中的张纯如是一个“安静、内向”的人,崔明慧说,“她很用功,也很用心。”崔明慧回忆,张纯如曾经告诉她,自己小时候看书非常痴迷,常常泡图书馆,半夜打着手电筒在被子里看 撰写《南京大屠杀》和《华人在美国:口述历史》等畅销书并推动一场全球反日运动的着名华裔作家和记者张纯如(Iris Chang),11月10日上午9时,被发现于加州洛斯盖托斯南部开枪自杀,年仅36岁。
加州圣塔克拉拉警方说,当天上午9时接到报案,一辆通勤车在洛斯盖托斯(Los Gatos)南部的乡村路上,发现了已在自己车内死亡的张纯如,有明显的自杀枪伤。
警方说,张纯如自杀地点位于一个由当地水利局所拥有但尚未开发的区域,报案者称,在17号公路旁的一条路上,发现了一名亚裔女性死于自己的车内。经过警方及验尸官调查,证实死者为张纯如,死于枪击。圣塔克拉拉郡警察局发言人说,警方掌握的证据显示,张纯如系在车内用手枪自杀。
洛杉矶时报11日在报导中评价说,张纯如是南京大屠杀等畅销书的作者,也是美国的一名主要的年轻历史学家和人权活动家,还是华裔美国学生的一个楷模。
图为张纯如官方网站的照片。
张纯如生前同先生和儿子居住在加州的圣约瑟。张纯如的经纪人苏珊.拉比纳(Susan Rabiner)向洛杉矶时报透露说,张纯如5个月前在为她的第四本书进行研究旅行时,曾因精神崩溃而住进医院。
张纯如的新书主要描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坦克营官兵在菲律宾巴坦半岛(Bataan Peninsula)同日军作战的真实经历,后来这批美军战败,后被日军一直关押到二战结束。
拉比纳说,张纯如出院后继续同精神压抑症搏斗。在留给家人的短笺中,张纯如希望能被家人记得的是生病前的她,曾的“热爱生活,以写作和家人为目标而真诚奉献”的人。
旧金山纪事报报导说,华裔着名作家和记者张纯如自杀令许多人震惊。曾经帮助过张纯如采访过二战美国老兵的旧金山高级法院前法官Lillian Sing说:“我深感震惊。她是一个真正的欲同不公平作战的女斗士。”
受震惊的朋友和同事都想知道,是什么原因能让张纯如这样的精力旺盛并充满热情的年轻女性去自杀。曾同张纯如一起工作过几年,并一直想让日本为过去的暴行而公开道歉的社会活动家丁先生(Ignatius Ding)说,张纯如目前正在对二战美军战俘的录像采访,已给她的精神造成负担。
图为张纯如作品《中国人在美国》(The Chinese In America)的封面。(资料图片)
丁先生介绍说,张纯如最近曾去肯塔基州进行调查,可能“出了些问题”,“让她真的非常难过,然后就飞回了(位于圣约瑟的)家”。也从事亚洲二战历史研究的丁先生表示,他不知道张纯如可能在肯塔基州遭遇了什么,也不清楚这些遭遇是否就是她自杀的原因。
丁先生强调说,张纯如是一个“全身心投入”写作的作家,在她所写的悲剧故事中,她总是把自己的情感写进去。丁先生评价说,张纯如“一直是华裔青年的一个真正楷模”,她鼓励着许多年轻人想要成为作家和记者,她在“中国也同样受到尊重”。
报导说,张纯如驾驶的1999款的Oldsmobile白色轿车,在洛斯盖托斯的17号公路旁的一个私家路上被发现。警方称,张纯如死于从一支手抢中打出的一枚子弹。警方发言人说,从现场发现的证据看,张纯如明显死于自杀。但发言人不愿透露在现场发现了哪些证据,以及张纯如是否在自杀前留下短笺。
圣约瑟警方负责人说,张纯如的先生道格拉斯(Brett Douglas)曾于11月9日晨5时30分向警方报案,称张纯如已失踪。道格拉斯说,在他起床后发现近来失望的妻子不知去向,道格拉斯对警方说,他最后一次见到妻子是当天凌晨2时。
图为巴尔的摩太阳报记者拍摄的张纯如档案照。
熟悉张纯如的朋友说,“她是一个热情而易接触的人”,“失去这样一个年轻又有才华的人,令人震惊不己。”了解张纯如的一位编辑说,她的去世“是一个重大损失”。好友市评价说,张纯如不仅是一位作家,同时也是一位把华裔美国人的经历推介给世界的“重要翻译家”。
张纯如曾介绍说,从小就听祖父讲述过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血腥史实,但她发现在美国的历史书上缺少对这个重大历史事件的记载。1996年,当她在史丹福大学看到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展览时,第一次详细看到有关纪录和照片的她,在震惊之后便下定书写这段历史的决定。
据悉,张纯如出生在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在伊利诺州香槟厄巴纳长大,当时她的父母都是伊州大学的教授。1989年从伊利诺大学毕业后,曾在美联社和芝加哥论坛报当记者,后来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写作学位,并开始全职从事写作。
张纯如曾是美国《读者文摘》的封面人物,也曾多次出现在电视节目中,她还为包括纽约时报和新闻周刊在内的主流媒体,撰写过许多评论和文章。
著名华裔作家张纯如的编辑11月10日晚上就张纯如的去世发表一份声明,证实张纯如患上忧郁症。她在给家人的遗言中说,希望记住她患病以前的样子:全心投入生活,献身她的事业、写作和家庭。
星岛日报报导说,张纯如的遗容瞻仰仪式将于11月18日举行,地点为洛斯阿多斯的SpanglerMortuaries,位于399S SanAntonio,时间是下午5点至8点30分。葬礼将于11月19日上午10点举行,地点是位于洛斯阿多斯的天国之门墓园教堂,位于22555 CristoRey D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