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胡敏出走新东方
|
时间:2004/10/08 出处: |
“新东方曾经因为元老问题差一点闹得分崩离析,而俞敏洪在对新东方进行股份制改造时也曾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所以作为一个百分百‘外人’的胡敏,要想使一些元老真正心甘情愿地臣服他几乎不大可能。”
而耐人寻味的是,胡敏正是因为“元老问题”或者说“小股东问题”被推到前台的。在有“中国民办教育旗帜”之称的新东方科技教育集团(以下简称新东方),胡敏曾担任副董事长、总裁和北京新东方学校校长,从2002年初接任,到今年4月去职。借着新东方这个平台,“胡敏”成了一个成千上万的留学生耳熟能详的名字,他是号称“中国雅思第一人”的“胡雅思”。换句话,他是新东方的一面旗帜,一个顶梁柱。
但是,这面旗帜半年前却突然从新东方消失了。紧跟他一起消失的还有:原北京新东方学校常务副校长江博,原新东方优秀青年教师徐卡嘉、张皓、JohnAGordon、刘洪波。18日晚,失踪了近半年的胡敏终于又出现在人们面前。跟着他一起亮相的还有徐卡嘉等4人。
胡敏等人的亮相将新东方的又一次高层矛盾暴露于众。一个自然而然的疑问是:他们为什么要离开新东方?“新东方环境差了一点。”新航道雅思写作首席主讲老师徐卡嘉9月22日在电话里这样含糊告诉记者,徐也是今年4月离开新东方的。但他又赶紧补充,“不是说新东方的环境不好,而是我更喜欢现在的环境。”
江博的回答则要直截一些,但同样语焉不详。“新东方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某些问题,我们无法接受。”江博算是新东方的创始元老之一,“我到新东方已经七八年了。”他说,“客观地说,在新东方做这么多年了,是不可能想离开的,之所以选择离开,就是因为它有一些不适应我们的地方。”但具体是什么“问题”,他表示现在说还“为时过早”。
胡敏在记者的再三追问下,也只简单说,“新东方的体制存在问题,我在这里没有话语权,自己的想法得不到落实。”然后就不愿多说。所谓的“没有话语权”,知情人士指出,胡敏在上任之后,他的某些计划或任务,无法得到正常执行;而他的阻力也无非是来自新东方的建校“元老股东”。
“在新东方,没有任何东西比‘元老’这两个字更值钱。”一些了解新东方的业内人士透露。“元老”既是新东方的“功臣”,也是曾令俞敏洪头疼无比的“问题”。
“新东方曾经因为元老问题差一点闹得分崩离析,而俞敏洪在对新东方进行股份制改造时也曾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所以作为一个百分百‘外人’的胡敏,要想使一些元老真正心甘情愿地臣服他几乎不大可能。”而耐人寻味的是,胡敏正是因为“元老问题”或者说“小股东问题”(因为元老均为“小股东”)被推到前台的。
2001年到2002年,新东方在进行股份制改造时,经历了一次较大的人事风波,创业元老王强、徐小平因“信任危机”而以辞职对俞敏洪“逼宫”,而俞敏洪为了平息危机也提出,如果他的离职能解决问题,他也愿意“辞职”。结果是新东方五人董事会去其三,三巨头都想走。曾经采访新东方一年并着有《东方马车---从北大到新东方的传奇》一书的着名记者卢跃刚评价,2001年8月28日的新东方紧急董事会,开成了“董事辞职会”。
就是在这次危机中,胡敏浮出水面。在元老股东们普遍对俞敏洪产生“信任危机”的关键时刻,胡敏毅然站出来支援俞。而胡敏临危不乱的风度和魄力,也成为俞敏洪渡过难关的因素之一。此后不久,俞敏洪就把总裁的大印交给了胡敏。
也许早就意识到新东方内部人事关系的复杂,接任总裁时,胡敏曾忧虑地表示,“在人才济济的新东方,虽然目前我可能是最合适的人选,但再过一两年,就会有更合适的新人出现,所以我只干三年。”当然,俞敏洪也待胡敏不薄。在“董事辞职会”之前的2001年5月,俞敏洪在股东大会上宣布:将自己股权约 11.6%、总股权的6%(值2000万以上)赠与胡敏。这也可以部分解释,为何胡敏等人即使另立山头,依然为新东方所存在的问题遮掩,不愿对之恶言相向。
相反,新东方在解释胡敏的出走时,却给出了另外一个理由。“实际上,胡敏老师的离开,完全是他自已的意愿。”新东方公关部对本报表示。俞敏洪也说,“胡敏可能觉得新东方有不适合他发展的地方,所以决定自己去创业。”还说,“胡敏老师可能就是那种创业冲动型的人。”
对于胡敏和一批老师的出走,俞敏洪表示,“很正常,因为这在新东方历史上“既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俞敏洪这话是有感而发,新东方内部人员的来去确实很频繁。2002年11月,新东方IT业务创始人周怀军离开,原新东方IT创业团队多数也先后离去。其后,周怀军率领这帮人另立山头。
但俞敏洪同时透露,胡敏在担任总裁以后还继续担任了新东方出版公司的总裁,透过这个出版公司,胡敏自己出版了大量的图书,这就造成了很多老师不满。“他是总裁,可以出版那么多的书,我们的书怎么办?”一些老师质疑。
据说,这个问题使胡敏陷入很大困境。胡敏自称是一个“学者”,而对于一个学者来说,出书比任何事情都重要。“但在总裁的位置上,你就必须要考虑别人的感受。”俞敏洪说,他不会指责胡敏,但是,“这个位置必须考虑别的老师会怎么看”。
接任总裁之后,胡敏为新东方制定的发展战略是:一手抓教育,一手抓产业;一手抓人才,一手抓扩张;而对他本人,他要求自己,做企业家更要做教育家。“我的本色就是一个学者专家。”胡敏说,这决定了他“不可能重新干别的行业,而只能教书育人”。离开新东方之后的胡敏似乎已有所悟。
而在新东方大多数人的眼中,胡敏是那种“讷于言而敏于行”的人,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书生气在他身上得到了很好体现”的人,“干事情总想干得完美,近乎钻牛角尖的脾气”。正由于此,当年,初到新东方不久的胡敏提出要成立大学英语部时,连俞敏洪也因其“书生气”、“学究气”而“怀疑他的能力”。
胡敏15岁上大学,24岁研究生毕业,25岁当湘潭大学英语教研室主任,28岁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英语副教授,33岁赴英国做高级访问学者,随后成为国际关系学院英语系副主任,英语专业硕士生导师,38岁出任新东方教育集团总裁。其履历可谓一帆风顺。
但是,一个成功的学者是否就是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呢?“胡敏老师是一个比较踏实能干,比较单纯的人,”俞敏洪说,“但是任何一个企业,在做大了之后都需要一个有平衡各方面能力的人,这种能力是一个管理者最核心的能力。但是,实际上胡敏老师在这方面是有一点力不从心的。”
俞敏洪坦言,如果再选新东方接班人,“这个人在很大程度上要具备我的条件,不是说像我本人的性格,而是有如我一样的人生价值和宽容精神。”
在精英辈出的新东方,要驾驭锋芒毕露的各路人才,没有极大的宽容精神甚至忍耐气度的确难以胜任。俞敏洪本人就曾在家族人马和学校精英的夹击中经受过“炼狱”般的折磨,有过“思过斋斋主”的雅号(新东方出现问题,俞敏洪是众矢之的,大家集中火力攻完了,你老兄回家去“思过”吧),自然深知“宽容、忍耐”的价值。
也有研究者指出,企业家和教育家是不同的,一个人想同时身兼二任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虽然,它们之间可以转换,但只能以放弃一种角色才能取得另一种角色。这是由社会分工决定的。一是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兼得;二是因为各自的行为目标不同,行为方式也不一样,多目标就要做出权衡和取舍,这样势必把事情搞糟。
而胡敏也告诉记者,在大半年没有登讲台的这段时间里,他想了很多。“主要是对我20年的教学进行思考,计划我的未来,怎样用我的经验、经历来探索一条新路”。他说,“一个人要去做他最擅长的事情”。正因如此,在新航道免费英语讲座首次与学生见面会上,胡敏再三说,“我的志向在学生中间,我想我一辈子都不会离开这个话筒,一辈子都不会再离开讲台。”
他还诚恳地对记者说,“其实我一直感激新东方,感激俞敏洪。”胡敏等人从新东方出来后成立了新航道学校,目前只有20多位教师,这个数字仅仅是新东方的 1/50。据了解,新航道会利用现有教师的优势,在雅思培训上与新东方一博。“如果搞不出一点独特东西,我们也不会从新东方出来。”徐卡嘉说。
胡敏也表示,“我们会朝着我们心中的目标前进。”但具体的思路和作法,他不愿意多谈。他解释,“我有一个特点,就是在没有做到之前我是不会说的,但我将用我的生命去努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