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萨达姆只有大规模腐败武器
|
时间:2004/10/08 出处: |
美国千人武器核查组调查报告给伊战再下定论
如果说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对伊拉克武器的调查报告不足以令美国信服的话,美国负责搜寻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首席武器检查官查尔斯·迪尔费尔的最终报告实在有些说服力。
10 月6日,姗姗来迟的美国对伊核查最终报告给已经过去一年半的伊拉克战争再画一个大句号。迪尔费尔率领的武器搜寻小组规模1200人,历时半年多,报告 1500页,最终结论与他的前任戴维·凯相似:萨达姆政权早在1991年海湾战争结束时就销毁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伊战爆发前,萨达姆政权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一个梦招来了战争
迪尔费尔的报告总述相当形象:当美国发动对伊入侵战争时,萨达姆的武器计划早已化成了一个希望和一个梦。言下之意似乎可以表述为,是梦招致了战争。
洋洋洒洒万言报告,已经将萨达姆的这个梦解析得大致清晰。报告花费近百页重墨,用于援引伊拉克前官员及科学家对武器计划的口供。此外,核查小组还获得了萨达姆政府的4000万页加密文件。
从这些情报中明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1992年在联合国监督下销毁生化武器之后,伊拉克再未涉足这一领域。
报告说:“事实上,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有关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兴趣就在伊拉克总统级别的话题间彻底消失了,尽管有人说他们还在研制生化武器。前政权在受到(联合国)制裁后再也没有出台任何内部或公开的有关违禁武器的书面文件,甚至连萨达姆的顾问级官员也再未提过。”
■萨达姆有大规模腐败武器
报告说,由于联合国长达十多年的经济制裁,使得萨达姆欲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只能是望洋兴叹,力不从心。但是制裁并不能扼杀萨达姆研发大规模武器的野心。对萨达姆来说,获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他始终不渝的目标。他一方面下令保护好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难能可贵的科学家。另一方面就利用联合国石油换食品计划,采取送大礼券的方式,用廉价折扣的石油大肆收买国际政客、联合国的官员以及有影响力的国家。这一切都是为了突破联合国对伊拉克的经济制裁,最终取消联合国的经济制裁。一旦制裁取消,萨达姆就立即可能利用其“冬眠了的科学家”重新启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试验。
萨达姆送大礼并非是敌友不分。他知道什么样的人该送、什么样的国家该拉。他送礼的衡量标准是看谁对伊拉克友好、谁的影响力大。报告列举了受到萨达姆政权石油大礼行贿的人物和国家,其中有前联合国负责伊石油换食品的俄罗斯自由民主党创始人弗拉基米尔·季里诺夫斯基、法国前内政部长查尔斯·帕斯卡等。重要国家有俄罗斯、法国和叙利亚。
报告称,萨达姆使用大规模腐败武器也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2001年6月,在联合国安理会讨论是否取消对伊制裁时,俄罗斯、法国和叙利亚就力主取消对伊的制裁。
不过耐人寻味的是,报告没有公开此前遭到指责的数家美国公司的名称。知情外交人士说,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一直“口无遮拦”的英国反战议员———英国下院议员乔治·加洛韦也是老萨“糖衣炮弹”的“袭击目标”,不过他的名字在这份名单公开前就被美国官员抹去了,他本人也多次对此予以否认。
■萨达姆不恨美国仇伊朗
迪尔费尔的最终报告中说,萨达姆从来没有把美国当作是自己的敌人。“萨达姆在20世纪90年代曾经试图改
善与美国的关系,但他又难以割舍自己作为唯一一名敢于向美国‘叫板’的阿拉伯国家领导人的地位。”报告说。
在与美国产生敌对情绪多年之后,20世纪90年代中期,萨达姆曾十分矛盾地想改善对美关系。他曾派出一批“资深官员”向美国吐露伊拉克有意与美国合作的愿望,其中包括“帮助美国解决巴以问题”。当时,充当伊拉克官员与美国政府中间人的就是今日撰写报告的迪尔费尔。迪尔费尔在报告中说,其消息来源是负责讯问萨达姆的美国情报人员,他们在萨达姆被捕后的数月内获得了这些萨达姆的内心所想。“显然萨达姆说这些并非想讨好美国人,而是希望能够有助于对他的审判。”
而迪尔费尔的最终报告写道:“萨达姆坦言,他的想法是,如果伊朗试图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那么伊拉克就开始研制。”也就是说,萨达姆一直侧眼盯着伊朗。 “在萨达姆看来,伊朗军事实力的不断扩大是对他本人地位的最大挑战,”报告说,“萨达姆把核项目视作是权力和威信的标志,他不想落后于伊朗。”
■1990年以来只打过两次电话
大概深知自己树敌太多,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执政期间,为保证自身安全,不仅命人建造了多处宫殿,尽量避免使用电话,而且还设立了一个特殊实验室,专门用于检测他吃的食物是否安全无毒。
美国对伊最终核查报告披露,尽管萨达姆为保全性命做足了准备,可谓用心良苦,但实际上,在他执政后期,由于几乎陷入一种时刻可能被害的妄想状态,萨达姆把自己完全孤立了。报告指出:“从萨达姆的账户记录中可以发现,自1990年以来直到他被捕时,他只打过两次电话,因为他担心通话会被美国追踪,然后据此找到他的藏身之地。”
不仅如此,迪尔费尔指出,萨达姆执政期间,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不顾伊拉克的经济颓势,命人修建了大量宫殿和清真寺,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因为“他认定,修建更多宫殿,美国方面就无法确切掌握他的行踪,也就无法对他实施军事打击”。据说在那段时间,萨达姆行踪诡秘,连他的高级助手都不知道他的具体位置。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伊拉克前政府不仅依靠派驻各地的情报人员搜集信息,还从因特网上了解情况,以作出各种战略调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