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世界首个“海底公墓”颠覆传统
|
时间:2004/07/20 出处: |
长久以来,许多科学家都在为海洋是否是生命的发源地争论不休,但不管生命是否来自海洋,它却可以归于海洋。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世界第一个“海底公墓”将在美国佛罗里达诞生,2万多人可以在此找到最终的归宿。
这个“海底公墓”将建在佛罗里达群岛附近一个12米深的海底人造礁滩上。从设计图上看,鳞次栉比的高耸圆柱和雄伟的雕像仿佛再现了巴洛克时期的罗马城。也许你会奇怪为什么看不到一排排的墓碑,其实那些圆柱正是秘密所在——它们是由水泥和死者的骨灰混合铸成,每个圆柱中可以容纳16个人的骨灰。
当然,如此“风光大葬”费用自然不菲。承担此工程的殡葬服务公司负责人加里?莱文表示,把骨灰和圆柱底层混凝土相混合的费用是1500美元,若你的骨灰想抢占圆柱的制高点上,那价格也会“水涨价高”,将达到3900美元。当然,如果你舍得花上100万美元,还可以享受到更高级别的待遇:一尊雕像中只“供奉” 你一个人的骨灰。
据报道,这个海葬项目的服务对象主要是针对美国二战后“婴儿潮”出生的7600万人。他们大都已经到了风烛残年或已相继离世,而大约有六七百万人的骨灰都没有找到理想的归宿,只能寄放在壁炉架、碗橱、车库或阁楼中。莱文正是从中发现了商机,他相信,死者的亲朋一定会对这个充满创意的安息之所非常欢迎,而且他们还可以通过潜水的新奇方式去“墓地”悼念死者,真是一举两得。
也许,这种告别传统的“海底墓地”为人类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新的安身之所,更包含着世代生活在陆地上的人类对浩瀚、神秘的大海的无尽向往吧。
相关链接:不同形式的丧葬
各种埋葬死者的一定形式与各个国家和地区以及不同时代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意识形态等有密切相关。现代社会除了传统的土葬、火葬、水葬外,还兴起了许多其它的形式。
太空葬:美国一家企业推出的 “太空葬”将装有少量骨灰的专用密封容器搭载在商业卫星火箭的最终脱落部分,骨灰容器随之进入茫茫宇宙,然后在点点繁星的目送下,伴随着瞬间燃烧的火焰永远消失。
“网上公墓”:随着网络新经济的兴起,人类上千年的丧葬和祭奠也悄悄地触网了。亲友们把丧者的生平、身世、性格、人生经历、遗嘱、音容笑貌等输进电脑,建立起网页;丧者的骨灰不保留,可撒到森林、江海中;每到丧者的祭日或春节时,亲人们无论在何地都可以打开电脑在网上“扫墓”,举行悼念活动。
在年均死亡人数达180 万左右的美国,每年约有4万人采用了“网络埋葬”这一新的方式。有人把网络无所不在的生活称为“数字化生存”,如果说因特网为人类带来了“数字化生存”,那么“网上公墓”则给逝者带来了“数字化安息”。
随着人们越来越平和地对待死亡, “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正在被悄然颠覆,终极关怀也被注入了新的时代气息,人们的殡葬观念正在不断更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