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及讨论 时事体育争论 音乐及影视 焦点新闻转载 新朋友社区 器材车辆及生活讨论 网友作品专栏及留言板 回到首页

搜索精品

相关内容
  • 阿诗玛在上海22年的岁月()(图)2004/05/27
  • 邓丽君与六男子刻骨铭心的恋情2004/05/21
  • 华人世界女首富龚如心()(图)2004/05/18
  • 毛远新17年刑满后的生活近况()(图)2004/05/13
  • 洪晃:纽约空降红小兵2004/05/12
  • 溥仪曾经是一名同性恋者?2004/05/04
  • 政治联姻真挚爱情--溥杰与嵯峨浩 2004/05/04
  • 孤独的李鸿章2004/05/01
  •  
    阿尔伯特·伦敦 关注世界的伤口
    时间:2004/05/27 出处:
    他去世半个世纪以来,阿尔伯特·伦敦奖对法国新闻记者而言是对其职业生涯的最高奖励,获奖者都是法国新闻界最知名的记者。这足以证明这位四海为家具有诗人气质记者的重要地位,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热爱写作、热爱真理、甘于冒险的年轻人。

    希望有一天,获奖者能说一声“阿尔伯特,谢谢你既教会我们无情揭露又不至于变得冷酷无情”。

    ———伊夫·库里叶,纪录片《阿尔及利亚之战》的导演,1966年阿尔伯特·伦敦奖得主

    用记录抵御暴行

    里蒂·潘是第20届阿尔伯特·伦敦新闻奖音像奖获得者。

    他的获奖作品是电视纪录片《死亡机器》,该片在2003年6月2日问世,在欧洲得到热烈的反响。里蒂·潘1964年生于柬埔寨金边。他一直致力于拍摄揭露战争中屠杀罪行的纪录片,收集了众多受害者和虐杀者的资料,汇集成一部集体回忆录。

    2004 年5月10日,里蒂·潘在金边做他新纪录片的剪辑工作,无法脱身到北京领奖。他发来了致谢辞,由评委代为宣读:“在柬埔寨的佐恩埃的大屠杀坟地,数百具的头骨可怕的点缀着这块土地,使人记起当年的暴行。从1975年到1979年,在柬埔寨数百万人死去。佐恩埃的坟地是本世纪最野蛮的统治者之一留下的种族灭绝的众多痕迹之一。”

    里蒂·潘认为《死亡机器》是他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

    “通过这部纪录片的拍摄,我们有机会重新面对当年的战争罪行。同时,我们也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灾难上演,为什么会有同类的悲剧发生?”里蒂·潘说,“我不知道有没有答案,但我知道如果我们对这些灾难不闻不问,还会有更多的灾难发生。这样的情况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拍摄《死亡机器》的影像,记录种族灭绝的罪行,是因为我们有这样的愿望,希望我们所做的工作就像中国万里长城的一块砖,它帮助我们建筑一道能够抵御人类暴行和灾难的长城。这就是我们工作的意义。”

    亨利·阿莫洛是阿尔伯特·伦敦新闻奖评委会主席,他专程带领数十位评委从巴黎到北京,为获奖者授奖。阿莫洛把阿尔伯特·伦敦新闻奖看成是法国的普利策奖,“对法国新闻记者而言,它是对其职业生涯的最高奖励。”

    “阿尔伯特·伦敦新闻奖从1933年设立以来,一直坚持表彰那些优秀的法语记者,只在1940年到1945年‘二战’期间暂停过颁奖。它表彰的精神在70多年的历史中没有什么变化,这个不变的精神就是记者的勇敢与正直,新闻的公正与独立。”亨利·阿莫洛说。

    对卢旺达种族屠杀和伊拉克战争的深入报道使克里斯托夫·阿亚德获得第66届阿尔伯特·伦敦新闻奖文字记者奖。阿亚德在法国驻华大使馆接受嘉奖的时候,他的一位名叫埃比的同事刚刚在科特迪瓦的武装冲突中失去生命。阿亚德向这位同事致以敬意,他接着说:“现在,世界上还有150位从事新闻行业的同行正在被监禁,还有很多记者在战争和灾难以及武装冲突中献出生命,我向他们致以诚挚的敬意。”

    “尽管新闻这个行业的技术已经发生了很重要的变化,但是文字采访一直是这个行业的基础工作,通过这个工作我可以走遍世界各地,我可以到很多地区去,把我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阿亚德说。

    克里斯托夫·阿亚德,1968年生于斯特拉斯堡,为《解放报》编辑部主任、国际版编辑兼记者。2001年起,阿亚德撰写了系列文章:《关于伊拉克:伊拉克持久战,愤怒,反抗》,人物专访:《拉马旦》,还有关于卢旺达的报道《大屠杀十年后》。这些报道使他荣获本届阿尔伯特·伦敦新闻奖文字记者奖。

    “阿尔伯特·伦敦新闻奖表彰那些关注世界的伤口、关注人类问题的杰出的新闻记者,”克里斯托夫·阿亚德说,“卢旺达的种族灭绝和伊拉克战争就是当今这个世界的伤口。”

    “卢旺达是很贫穷的一个国家,只有一点茶和一些咖啡而已,伊拉克曾经是一个富有的国家,但因为战争而陷于贫困。西方国家对卢旺达的兴趣远远低于对伊拉克的兴趣,就是这个不被关注的地区发生了导致100万人被仇杀的灾难。”阿亚德说。

    从2003年10月到今年1月,阿亚德前往伊拉克采访,今年3月,他再次回到卢旺达,寻找那些灾难的遗迹。现在卢旺达已经没有危险,很平静,已经看不到10年前所进行的屠杀的血腥,而现在的伊拉克依然很危险。

    “在这个世界经常会有谎言,记者要到新闻的前沿,把真相和事实告诉人们。我很愿意到那些动荡的国家去。但我在工作中会很小心,不做无谓的冒险。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能够安全的回来,然后才能够保证把我看到的事实和真相向世界传达出来。你最重要的责任就是尽你最大的可能,真实、正直地反映事实,勇敢地接近事实和真相。”

    记者问:“在你的记者生涯中是否有不能接近的真相?”

    阿亚德回答:“很多记者会遇到职业受到限制的情况,我也会。在叙利亚,我就无法看想看的事情。我属于比较幸运的,有一个法国护照,到任何国家相对都是自由的,不会被轻易投到监狱。在非洲,就有很多同行被关押。”

    “但真正阻碍我接近事实和真相的,更多是我们自己工作的不够。只要努力,很多障碍我们都能克服,都能突破。”阿亚德说。

    我们不是秃鹫

    “半个多世纪以来,阿尔伯特·伦敦的名字在法国始终是传奇人物的同义词。正是因为他,新闻记者在法国才成为受人尊敬的高尚职业。在他以前,记者这个行当被认为是一些‘没有情感的秃鹫’、国际流浪者或带薪的游手好闲之徒。”亨利·阿莫洛说。

    阿尔伯特·伦敦19岁时离开出生地维希,先到里昂,后到巴黎谋生。从那时起,他一直向往成为一名诗人,一生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做一位诗人。在经过议会新闻采编的学习培训后,他于1914年发表了第一篇文章。这是他辉煌记者生涯的开端,从此以后他的足迹遍布世界各个角落。

    阿尔伯特·伦敦的笔端触及各个方面:“一战”各主战场的前沿阵地、邓南遮征服阜姆、俄罗斯大革命、环法自行车赛、疯狂中的中华民国、圭亚那卡宴苦役犯监狱、北非惩戒营、法国疯人院精神病人的生存条件、马赛的国际多元化、苦役犯迪奥导纳的逃亡、被贩卖的非洲黑奴和阿根廷白人女奴、吉布提采珠人以及巴尔干国家的恐怖分子……

    整整18年间,阿贝尔·伦敦没有喘息过,只有在途经巴黎去看望女儿或路过维希去看望双亲时才得以休息片刻,这无疑是两个他最愿意停泊的地方。他的冒险生涯所采访和记载的人物有国家元首也有平民,有革命者也有将军,有废黜的国王也有走私分子。

    在法国,阿尔伯特·伦敦被称为“一位奋不顾身披露人间苦难的人,一位献身自己的理想而不屈从权贵的人,一位唤醒人们良知的人”。

    从1999 年开始,阿尔伯特·伦敦新闻奖评选委员会开始追寻阿尔伯特·伦敦的足迹,伦敦新闻奖评委会已相继在他走过的地点颁奖:1999年在卡宴,他曾极其愤怒地揭露和抨击这里的苦役犯监狱和苦役犯的生存条件,使政府当局改变了政策;2000年在科什维尔,这是他报道的环法自行车赛在阿尔卑山区的重要一站;2001 年在兰斯,在这座城市的这座大教堂前,他详尽描述了1914年在德国炮火轰炸下法国人民的苦难生活;2002年在莫斯科,他曾是俄国十月革命后第一个进入 “苏维埃人的俄罗斯”的西方记者。

    2004年,在阿尔伯特·伦敦第一次到达中国80年之后,阿尔伯特·伦敦奖来到了中国。

    无法问世的中国报道

    1925年,阿尔伯特·伦敦听说中国正陷于军阀混战,他一向关注底层人民生活,希望了解在这种状态下的中国。他乘坐着轮船,在海上漂了60天,终于到达中国。

    当时在中国和法国之间,交通工具也很少,只有船。在当时只有很少的法国记者到中国来采访。

    当时的中国是一个不被人所了解的世界,“你可以想象一下,1911年在法国有多少中国人?总共不到300人!当时的中国和世界完全是两个世界,是没有可能发生碰撞的两个世界,只有通过外交官,通过记者,或者通过西方的传教士来传达两个世界之间很有限的信息。那是一个非常慢的时代,一个不动的时代,阿尔伯特就是在这样的时代到达中国的。”亨利·阿莫洛说。

    在1925年的时代,欧美记者对中国所获取和了解的信息极为有限。他们来到中国的土地,带着他们的偏见,或者是天真的想法。他们的读者对中国的了解就更少了。那时候的记者所采取的常用手段是印象式的对比方法。

    阿尔伯特·伦敦是一个非常独立的人,像一个独行侠一样,把他所看到的问题、事实和真相用当时读者所能接受的语言记录下来。1925年的中国之行,他对中国所了解、所看到的就是内战和内战之中的人们生活的现实。结束了这次中国之行后,阿尔伯特·伦敦写出了《疯狂的中华民国》和《为上海而死》。他描绘了很多那个时代的中国社会现象,描写了当时中国人民的伤口。

    他的最后一次出远门旅行是1932年,来中国做一项敏感的新闻调查,有人说是调查军火走私,也有人说是调查贩毒,具体是什么,他没有向任何人透露任何情况,带着秘密出走。

    1932年5月16日,阿尔伯特·伦敦从中国上海返回法国,中途因其乘坐的乔治号蒸汽船在红海上失事而遇难。

    “人们不能忘记他最后一次采访的主题是中国,那是一篇永远无法问世的长篇报道。”亨利·阿莫洛说。

    阿尔伯特·伦敦遇难后第二年,他的女儿弗洛丽丝·玛缇娜·伦敦将自己的全部财产都捐献给了阿尔伯特·伦敦新闻协会,每年颁发阿尔伯特·伦敦新闻奖,表彰40岁以下、讲法语的优秀年轻记者。

    “伦敦新闻奖评委会不会忘记从1925年起在阿尔伯特·伦敦的职业生涯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是中国。2004年是中法文化交流的一年,我们就把新一届的颁奖仪式放到北京。这也是对阿尔伯特·伦敦的最好纪念。”

    “从阿尔伯特·伦敦时代到今天我们的时代,一切都变了。但惟一没变,也不能改变的是他留给我们的遗产:独立,走出去见证事实,拒绝一切对事实真相的研究或表达的限制或束缚。”亨利·阿莫洛说。

    “不是解释,而是展示;不是讲解,而是叙述,这就是阿尔伯特·伦敦的力量所在。”

    来到中国的法国新闻奖

    阿尔伯特·伦敦新闻奖由阿尔伯特·伦敦的女儿弗洛丽丝·玛缇娜·伦敦为纪念她父亲而设立。阿尔伯特·伦敦(1884-1932),是法国最著名的记者之一,完成第二次采访中国的计划后,由上海返回法国马赛途中,于1932年5月16日因海难去世。

    1933 年,阿尔伯特·伦敦去世一周年之际,首届阿尔伯特·伦敦新闻奖颁出,此后每年在他的遇难日为“最佳文字知名记者”颁发此项奖,奖励全球范围内40岁以下、以法语写作的优秀记者。1985年,在亨利·德·图雷纳的倡议下,评审团设立了阿尔伯特·伦敦音像新闻奖。每位获奖者获得20000法郎(现约合3077 欧元)的象征性奖励。




    Copyright 1998-2003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