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沈家军魂断奥运
|
时间:2004/04/23 出处: |
没有特点的球员就是木头
“锋无能”的现实长久以来一直困扰着国奥队,甚至连哈恩率领的国家队也无法脱逃这样的“宿命”。究竟是什么导致每每在大赛来临之际球员便两腿发软、赛前的信誓旦旦到了赛场便成了破门乏术的最大讽刺。是教练指挥无方,还是球员压根就不会射门?
不是沈祥福一个人的责任
在某网站所做的一个热点调查中这样问道:“国奥1:2不敌伊朗失去进军雅典资格,您认为国字号是否应该全面起用洋教头?”出人意料的是,“用谁都不行” 的答案竟然以53.68%的得票率高居第一位。看来,中国球迷对中国足球的失望和灰心已经到了痛彻心扉的地步。的确,本届国奥痛别雅典决不是主帅沈祥福一个人的责任,而且球迷们都已看透,面对这样一群没有特点、没有棱角的球员,即使把世界级的金牌教练请来实际上也无法改变出局的命运。“你可以随便看看,在场上有几个是真正用脑子踢球、有灵气的球员?像安琦既有多年参加甲A联赛的经历,又有在世界杯赛场上守门的经验,可是照样还会犯那么低级的错误。老实说,我们的球员被这种长期封闭集训都练废了,到场上一个个跟木头人似的,要不就满场乱跑,最后跑到腿抽筋。可足球比赛又不是单纯比跑步,如果那样大家都直接练田径好了。”足坛一名宿直指国奥痛处,“我们的国奥根本就没有特点鲜明的球员。”
有特点的球员已是“异类”
平庸的教练不可能带出有个性的球员,这也就注定了棱角分明的球员在沈家军里必然要遭到白眼和冷遇。事实上,特点鲜明的球员不要说在国奥队中看不到人影,就是在整个中国职业联赛中也很罕见。像当年被喻为“桑巴少年”的张效瑞早已被淹没在芸芸众生中。“我们现在大多教练都步入一个误区,感觉紧跟足球潮流就是大打攻势足球、全攻全守,所以在选材上也特别注重那种技术全面的球员,特别是在身体条件上有优势的球员这两年尤为得宠。其实在这一点上,我们完全可以理解外教的做法,因为在他们看来,能打到顶级职业联赛的球员其脚下功夫和技术水平应该是没有太大的差距,所以在个人能力相差无几的情况下,身体条件自然成了主教练选材的一个重要指标。”该圈内人士直言,如果中国足球多点像郝海东这样的“异类”,那中国足球就有救了。
基层教练就不因材施教
昨天,记者在和几名球员家长聊起“中国球员没特点”的话题时,家长们的一席话很有说服力。“要说中国球员没特点,可不仅仅是国奥、国家队的球员,其实只要你到基层的足校去看看,就什么都明白了。”一名小球员家长告诉记者,他的孩子刚踢球那会儿就是爆发力好、速度快,但耐力不好,防守也相对较弱。按理说,教练如果因材施教,是不是应该专门针对孩子的这个特点好好栽培一下呀?可是他们的教练对所有球员的要求都是一样的。“现在两年下来,我儿子防守水平倒是上来了,可原先的特点都没了。”该家长有些担心地说,国内的教练总体来说都是以挣钱为目的,根本不考虑成材率,所以怎么省事就怎么来呗,但最后导致的恶果就是那个教练带出的球员都一个模子。(记者赵姝)
沈祥福过分强调对抗
为什么四年前的中青队拥有许多有特点的球员,而四年之后的国奥队,所有球员基本已被岁月磨平了他们的“棱角”?一位足坛元老称:“究其原因,是沈祥福不给那些有特点的球员机会。”
据了解,沈祥福的执教思路,不是根据球员特点而设计战术,而是完全凭借自己的理想化想法。因此像曲波、王新欣等许多颇有特点的球员越来越没有生存的空间。当年被喻为“追风少年”的曲波,之所以早早地黯然失色,与沈祥福不因材施教有着直接关系。在平时训练中,过分强调用身体对抗,导致国奥训练经常出现 “人仰马翻”的场面。而以曲波、王新欣为代表的靠技术“吃饭”的球员,成为受伤害最大的队员。(来源: 时代商报 记者 卢立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