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民国将领:黄维·胡琏·杨伯涛
|
时间:2004/04/22 出处: |
黄维是国民党军著名的土木系的中坚,也是陈诚的亲信,为人儒雅、多谋,然而临机不断、过于优柔也是他平生最大的缺点,也正是这个缺点最终埋葬了蒋家王朝的嫡系精锐部队十二兵团,也终结了黄维的曾经比较辉煌的军事生涯。
黄维的参加黄埔军校居然是江西同乡方志敏为他居中联络而成的,中共江西地下省委负责人之一的赵醒依是他的新生入学介绍人。1938年,年仅三十四岁的黄维被蒋介石任命为整编十八军军长,成为这个王牌主力的第三任军长,黄维在蒋介石的官邸受到校长的亲自接见,校长送给他一张自己的照片,亲笔题写:“培我将军惠存。”黄维本号悟我,蒋介石并非疏忽的改为培我让新任军长黄维深感蒋的期许之深,矢志杀身以报。
黄维虽则是军人,然而不脱书生本色,在他的一生中办军校倒是很好的发挥了他的长处。这或许是国民党军自蒋介石以来的传统所致,我们翻一翻国民党军的历史就会发现,像黄维、李默庵、顾祝同等人如果一直让他们停留在军校领导或者地方首长的位置上可能会使他们更加的出色,不幸却都被驱赶到了不属于他们的战场上。导致误人误己。
1948年,蒋介石坐困愁城,着手组建新型兵团对抗日益准备与他决战的解放军,他想起了他的主力王牌十八军,新组建的兵团包括十八军、十军、十四军、八十五军,命名为十二兵团,司令官的人选却让蒋介石大伤脑筋,胡琏已经是首选,然而,白崇禧一贯讨厌陈诚、胡琏,拼命抵触,蒋介石不知是怎样的考虑,竟然放弃了胡琏,转而派遣参谋次长林蔚去上海看望养病的陈诚,请十八军的老长官来评选自己的新部下,陈诚知道蒋的用意所在,就此推荐黄维,黄维时任新制军官学校校长兼陆军训练处处长。蒋介石立即表示同意,并且不顾何应钦、白崇禧对黄维的“书生不宜典兵”的评价,召见黄维委以重任,黄维顾虑重重,有畏难情绪,他和蒋介石约法三章:“等我打过这一仗之后,我还要回去办我的军校,司令官还是胡琏同学来做。”蒋介石当然应允。
黄维口中的胡琏同学算得上国民党军为数不多的虎将,胡琏,字伯玉,是陈诚、罗卓英一手提拔起来的心腹干将,他在国民党军中有善于苦战、鏖战、硬战之称,当然也素有骄横、狭隘之称。1946年国民党山东重点进攻过程中,胡琏在12月13日受到整编69师师长戴之奇的指责心怀不满,此后一战,胡琏坐视69师被华野主力围困而不救,最后直接使戴之奇自杀和69师全军覆没,蒋介石在南京为戴某人发哀,却对胡琏无丝毫指责。次年,华野在泰蒙会战中再度设伏邀击胡琏,胡琏大意被围,如果不是第五军救援得力,胡琏可能就在那时便效忠党国了。尽管如此,胡琏在众多的国军将领中仍然算是很少吃“共军”的亏的所谓的名将了。 胡琏久任十八军和整编后的十一师师长,以十二兵团司令官志在必得,没想到让他眼中的书呆子黄维凭空摘了桃子,大为不满,此前,胡琏可以攻掉罗广文取而代之,然则对于黄维的来路确实奈何不得,毕竟是陈老总亲自点将,所以内中闷气最重,以致于不就兵团副司令一职,进而挑动杨伯涛等心腹旧部和黄维大搞摩擦,新建兵团一开始就布满了不祥之兆。
被胡琏策动搞摩擦的杨伯涛也不是等闲之辈,这位十八军在中国大陆最后一任的军长肩上扛着的两颗金星不是靠着贿赂和吹牛得来的,此公在抗战末期的湘西会战中力挫日军,曾经受到来自国民党六届六中全会和总裁亲自的表彰并得以接见留影。在杨伯涛看来黄维尽管也是土木系的大将,而且年辈长于自己,然而,黄维并不是战将,大敌当前,“老头子”把个书生派来对十八军指手画脚真不合时宜,不过闹归闹,最后还要表面上尊重司令官的“权威”,所以一直到淮海战役爆发之前,大家倒也相安无事。
淮海战役开始后,杨伯涛和解放军杨勇部接触,双方互有胜负,可是,久历戎行的杨伯涛发现了苗头不对,以他过去的经验,解放军总以运动战为宗旨,辅之以切尾、断腰、斩首等行动,很少硬拼、苦打、猛攻一类的消耗战,唯独此次例外,而且,杨勇硬是用精锐的老四团拼掉了杨伯涛几千人,涡河以南解放军对十二兵团视而不见,涡河以北则严阵以待,且充分发扬解放军的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的作风狠打狠追,杨伯涛预感解放军一定有巨大的后援或者主力才得以这么轻易的表示出决战的决心来。在这点上司令官黄维和他心有相契,黄维建议兵团采取“核桃”战术,即以蒙城为中心,构筑工事,然而远远的把触角伸出去和解放军接触,形成一个铁拳瞄准目标集中主力打下去,前进中继续占据有力地形,接着逐次跳跃、稳扎稳打。他用第十军向蒙城靠拢,用十八军攻取蒙城。应该说这个方案至少可以保证十二兵团不被华野、中野全部吃掉,可是,那位被白崇禧讥为“步枪指挥官”的蒋校长再次帮了人民解放军的大忙,他来电给黄维指示让黄维火速增援被围的第七兵团黄百韬,立刻赶往宿县,黄维不免长叹一声。1948年11月21日,在黄维兵团前往宿县途中,解放军占领蒙城,彻底切断了黄维的后路。
11月24日,杨伯涛终于有点明白了“共军”的企图了,他建议黄维:兵团主力迅速向固镇靠拢,接触李延年兵团,合力沿津线向北运动。这是置之于死地而后存的唯一出路,黄维不得不佩服杨伯涛的临战的脑筋之清楚,自然照办。当日下午四点,杨伯涛的十八军已经完全行动起来,不料,六点钟,书生大将的黄维的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命令部队在双堆集宿营,目的是为了等待跑散了的后续人马和暂时的休息,就是这半天的等待,让解放军七个纵队加陕南12旅、豫皖苏独立旅一共二十多万大军把黄维团团的围困在纵横只有15华里的狭小地带,等待黄维、杨伯涛的只有灭亡了。杨伯涛得知黄维的昏招之后破口大骂黄维混蛋,然而一切都晚了。
黄维被围,蒋介石、陈诚赖以起家的十八军成了瓮中之鳖,让南京的蒋总统坐卧不宁,亲自找来胡琏,承认自己用人不当,请胡琏务必走一次,救十八军于水火之中,胡琏大抵是在上海闲的太久了,也可能是上次在山东被他逃脱的太容易了,他不太以为当年的粟裕能把他老虎一样的十八军怎么样,于是,他拍着胸脯保证此去一定学习常山赵子龙,杀他个七进七出。胡琏两天之后到达双堆集,开口就是斥责杨伯涛等人:“我在南京之时是怎么交待你们的?共军两大主力会师必有大动作,你们打的乱仗,硬是往共军的口袋里面钻。”这种指桑骂槐的做法如果换了他人早就吵翻了,好在黄维素来风度俨然,再加上败军之将何敢言勇,自是不计较,下面就请胡琏这位当代赵子龙来全面负责指挥。等到胡琏一接手,他胡伯玉也明白了“粟郎”也非吴下旧阿蒙了,如今,解放军的本钱也大了,打起仗来山呼海啸的,知道胡琏的到来,总前委粟裕下令再调上去三个纵队八万人左右,把双堆集给我打成下一个孟良崮。只打了五天,胡琏支持不住了,他跑回南京去,这个赵子龙没有救回“阿斗”,却是告诉“主公”我们应该赶紧的撤退,蒋介石同意,让胡琏再次回去转达他的意见。12月13日,胡琏回去的第六天,解放军主力吹响了总攻的号角,十二兵团全面崩溃开始了。
临出逃前,胡琏和黄维无一例外的都准备了大量的安眠药,杨伯涛问他们作什么用?他们说留着为校长和党国成仁,杨伯涛大不以为然,军人嘛,照着脑门开上一枪不就完了吗?吃药那不是妇女的游戏吗?杨伯涛于是就不要安眠药,等到十一师全被打垮后杨伯涛中将向一条小河纵身一跳,争奈河水太浅,只没了他半截身子,而且,十二月的河水又太冷,杨伯涛没有开枪给自己一家伙反而从冰冷的河水爬了出来,毕竟“千古艰难唯一死”啊,走了不远,杨伯涛被俘,死前也不原谅另外一个 “战犯”黄维。胡琏命最大,坐着一辆装甲车跑了,后来又到了台湾,成为台湾军界的“祖宗”,只是晚年绝口不提双堆集和粟裕。书生黄维被改造了很久之后选为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国委员会委员,写了一篇回忆录,总算是对自己的后半生做了一个还体面的总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