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鲁迅一生买了多少钱的书
|
时间:2004/04/12 出处: |
发贴人: 文汇报 鲁迅一生购书费用约合今天人民币52万元。这还是一个较为保守的比例,有些经济学家提供的数值比这更高。
纵观《鲁迅日记》24年的书账,详细记载了他平生购置并保藏的9千6百多册书籍和6千9百多张古文物拓片,共1万6千5百件图书。
前年我在《笔会》发表了有关鲁迅经济生活的系列文章,引起国内外读者很大的兴趣和反响。但那些文章有个缺陷,就是只查核研讨了鲁迅一生的收入和衣食住行等,却忽略了鲁迅的精神文化方面的消费。实际上,简洁的《鲁迅日记》每一年都详细记载了他的《书帐》,可见他对于“买书”非常看重。
鲁迅总是利用各种机会,想方设法搜寻和购置大量图书。书,在鲁迅看来,简直比吃饭更有价值。侍候鲁迅母亲生活了多年的帮工王某回忆:有一次,母亲劝鲁迅买几亩水稻田,供自家吃白米饭,省得每月向粮店买大米吃。鲁迅听了笑笑说:“田地没有用,我不要!”然后又大声说:“有钱还是多买点书好!”
鲁迅的日本好友增田涉,曾于1931年3月到12月之间,为了向日本翻译介绍《中国小说史略》,在上海经常跟鲁迅面谈。根据这十个月间鲁迅的谈话,增田涉著文转述了当时鲁迅的收支概况如下——
“他的收入是靠从前的书——主要是《呐喊》与《彷徨》等继续重印的版税。版税是二成五(按:即25%)……据说他一个月的用费需要四百圆,那时是昭和六年(按:即公元1931年)……生活费二百圆,买书费一百圆,给母亲的生活补贴一百圆。他说,周作人在北京,不照顾母亲;所以我不能不汇钱去。母亲跟他的前妻一道生活,他寄送生活补贴不是没有理由……鲁迅却是被压迫、被搜捕的不自由的人,尚且靠一枝笔,继续着真正的恶战苦斗。”(引自《鲁迅思想研究资料》下册第456页)我仔细验算和查核了有关史料,在1930年,鲁迅共收入15128.895银圆,而买书的费用为2404.50银圆,占全部收入的 15.9%;又在1931年,鲁迅共收入8909.30银圆,其中花费1447.30银圆买书,占全部收入的16.2%;可见增田涉转述当时鲁迅的谈话,不仅没有夸大,甚至是缩小了数据。实际上,鲁迅在1930年每月买书的钱平均达到200银圆,1931年每月买书的钱平均达到120银圆!
当然鲁迅在上海定居的晚年,经济生活比较宽裕。早年情况又如何呢?我根据《鲁迅日记》逐年统计,这24年间鲁迅总共收入12万多银圆,约合今人民币480万元。而其中耗资1万3千多银圆用来购置图书1万多册(幅),价值约合今人民币52万元;也就是说,平均每年耗资5千多银圆(约今人民币2万多元)专门用来买书,别人赠送的图书还不计在内,而且后十年所用书款,更多于前期。(笔者注:1912年一块银圆的实际购买力,约合今日人民币50多元;1926年一块银圆合今40多元;1936年一块银圆合今35元以上。这还是一个较为保守的比例。有些经济学家提供的数值比这更高。本文采用一块银圆平均合今人民币40 元的估算值。)
由这个统计表可以看出,从1912年5月(鲁迅31岁)初到北京教育部工作,至1936年10月(鲁迅55岁)在上海病逝,这24个年头中,鲁迅收入的平均11.1%专门用来购置图书。可见读书、购书、写书、教书,是鲁迅一生始终不渝的最强烈最持久的嗜好。
从1912 年5月到1919年11月,即鲁迅寄宿在北京宣武门外南半截胡同绍兴县馆(原称山会邑馆)的7年半期间,鲁迅独居一屋、长夜孤灯惟以书为伴。他在民国教育部多年任职的月薪相当稳定,除了积攒存款准备置办房产(三进大四合院以备接母亲家属来京合住)之外,经常以十分之一左右的收入、专门用来到琉璃厂等处购置图书。
但从1920年到1926年夏,即鲁迅先后居住在北京八道湾11号、砖塔胡同61号、宫门口西三条21号期间(离开北京南下之前),鲁迅的经济状况有所下降。由于北洋军阀政府长期拖欠教育经费,鲁迅在这7年内,收入比1919年的水平减少了大约30%,而同住一个“大宅门”的周作人夫妇挥霍无度,作为长兄的鲁迅经济负担加重,手头拮据,仅能以收入的大约5%用来购置图书。其中境况最差的1920年,仅购书51.80银圆,占收入的2%;1924年仅购书99.24银圆,占收入的3.8%;这几年是鲁迅生活最苦闷、思想最彷徨、健康状况最受损坏的苦斗阶段。
1926年夏天鲁迅由北京南下厦门、半年后又转往广州,1927年中鲁迅携许广平赴上海定居。此后,他作为自由撰稿人依靠“爬格子”的版税和稿酬谋生,经济上独立自主,生活上得到保障。
鲁迅在上海度过了比较宽余的晚年。1926-1936年这十年间,他除了“上养老、下养小”以外,自己生活很节省,却能够保障以收入的十分之一乃至六分之一用来购置图书。
图书,是鲁迅最珍惜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的不朽著作如《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参考了数量惊人的古籍文献,大半出于他精心搜集的藏书。他还利用藏书和借书编辑了《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他为了翻译一些外国文学作品,预先购置了大量参考书籍,甚至委托朋友们从欧洲、日本购买外文原版……纵观《鲁迅日记》24年的书帐,详细记载了他平生购置并保藏的9千6百多册书籍和6千9百多张古文物拓片,共1万6千5百件图书。在《鲁迅日记》中郑重其事地一一著录在册,如数家珍。
即使如此,鲁迅还经常感叹:“书到用时方恨少”,为一些珍爱的图书无法购置而遗憾!
我统计分析并核实了“鲁迅购书费用及其占收入的百分比”,内心深为鲁迅对书的挚爱而激动、而震撼。鲁迅的物质生活多么简朴,而他的精神生活多么富足!这富足的标志就是鲁迅的藏书。由《鲁迅日记》《鲁迅书信》整理出的鲁迅购书费用的史料,真实地反映了鲁迅生平一以贯之的对金钱的态度,更深层的意义是体现了一种现代文明的价值观。由此更加证实了我多年前提出的观点——“离开了经济生活的鲁迅,不是完整的鲁迅,更不是真正的鲁迅。鲁迅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以他超越了‘权’和‘钱’的自由职业作为稳固的经济保障。鲁迅的经济生活,足以摆脱了官的威压、商的羁绊,从而保持了他的精神主权和人生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