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陈“不惜战争独立” 言论解读落差大
|
时间:2004/03/31 出处: |
美国华盛顿邮报3月29日刊出陈水扁选后的首度专访,陈水扁表示,即使两岸存在军事冲突风险,他仍推动2006年内制宪,推动台湾迈向「主权独立国家」目标;陈水扁也表示香港经验证明一国两制是彻底失败。只是,华盛顿邮报的报导内容,与民进党政府的预期出现很大落差。从另一个角度看,陈水扁的访谈内容,也与各方期待出现很大落差。
中时晚报文章说,仔细研读访谈内容,陈水扁的主张之一是两岸对话,可是华邮似乎另有解读。网站最初的标题是「陈总统对中国采行强硬路线」,数小时后变成更耸动的「台湾总统推动独立」。新闻导言,最初是「即使有战争风险,也要继续建立独立的主权国家」,数小时后变成更强烈的「陈总统宣称,人民催促他,即使有战争风险,也要以更激进的建立独立的主权国家」。
陈水扁在访谈中至少用了四次「避免战争」,可是访谈结束后,华邮的第一印象却是陈水扁不惜与北京兵戎相见。陈水扁在访谈中用了很多时间说明新宪无关统独,可是华邮却在第二段就说,「中国认为新宪意味独立,布希政府官员也担心把美国拖入与中国的军事冲突」。
陈水扁明明反覆说道公投是成功的,可是华邮偏偏说公投失败。这些明显的落差,是否因为陈水扁经常给人「意外」,使自己的信用大打折扣?或者尽管陈水扁百般辩解,例如公投,可是瞒不过华邮的眼睛?陈水扁说的是「和平」,美国媒体听到的却是「战争」。这种国际宣传的效果如何,不问可知。
东森新闻报导说,美国华盛顿邮报29日刊出陈水扁选后的首度专访,陈水扁表示,即使两岸存在军事冲突的风险,他仍将推动2006年内制宪,继续推动台湾迈向「主权独立国家」的目标;陈水扁也批评中国压制香港的民主,表示香港经验证明一国两制是彻底失败。
华盛顿邮报将这篇专访的标题定为「台湾总统推动从中国独立出来」,表示逃过暗杀、并以些微差距赢得连任的陈水扁29日说,他已赢得选民的授权,尽管有与中国爆发战争的风险,他将继续推动将台湾建立为「独立的主权国家」,持续进行两年内制定台湾新宪法的计划。他强调,制宪与独立无关,而是要深化民主改革和政府改造,「这不是独立或者任何改变现状的时间表。」
华邮报导说,除了表达推动制宪决心外,陈水扁也谴责中国政府封杀香港人民对民主改革的要求,认为中国此举让台湾人民更决心拒绝与北京统一。他以中国拒绝香港民众要求直选特首和立法会为例,表示这对台湾人民来说是最大的警告,也是最清楚的讯息,「一国两制完全不能赢得台湾民心」,「香港的经验已经显示出,这套做法彻底失败。」他说,台湾有完全的民主,自由和民主受到充分的保障,我们不希望回到威权时代,也不希望自由被限制或者剥夺。」
华盛顿邮报表示,陈水扁这番对抗性的谈话意味着,他在第二个任期将对中采取强硬路线,尽管这种做法已经让台湾社会壁垒分明,也造成布希政府的不安。报导中说,中国已经对台湾制宪示警,认为是等于宣告独立,将迫使北京以武力拿下台湾,而美国也担心会被卷入与中国发生不必要的军事冲突,而对此提出关切。
报导说,陈水扁在一小时的访问中也否认竞选对手所作无具体事实的指控,包括作票和自导自演暗杀行动。经过一周的抗争,陈总统在27日同意连战的要求,成立枪击案特别调查小组,并让法院进行全面验票。
邮报指出,陈水扁认知到他是险胜获得连任,也知道公投并未过关,但是他强调,他这次赢得的选民比起2000年时多了150万人,他认为,支持他的人增加主要是更多台湾人民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新的、与中国分开的独立国家公民,「我赢得这次总统选举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台湾认同意识增加,这种意识是坚定不移的」。
「我认为北京当局应该重视此一事实,接受现实。」陈水扁说,「我们已经有一个内部共识,就是坚持台湾是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他还强调连战在竞选期间,已经背离国民党支持统一的一贯立场。
不过陈水扁也说,他愿意将有关台湾地位问题的歧见搁置,与中国展开沟通改善两岸关系,包括建立政治关系,开放三通,降低军事紧张。但若中国坚持预设一个中国原则为前提,台湾只会以要求中国必需体认台湾是个分离国家来回应,他说,「如此一来,我相信两岸僵局永远无法解开,重大歧见无法解决,双方也不可能坐下来谈。」
陈水扁说,「所谓的一个中国现在并不存在,未来也许有可能」,「我们都应该坐下来,就未来的一个中国问题共同解决。」
中央社援引总统府公共事务室主任黄志芳的话指出,陈水扁专访报导的导言部分是华盛顿邮报记者本身不正确的解读。黄志芳说,总统府注意到华盛顿邮报网站在今天凌晨刊出的网路版,在网路版所刊登的访谈全文与昨天的访谈是没有太大的出入,但其所下的标题和导言,总统府认为,这是华盛顿邮报记者不正确的解读。
黄志芳表示,在华盛顿邮报网路版导言部份提到「中共阻挡香港民主改革的需求,此举将使台湾民众更加坚定拒绝与大陆统一,台湾人将不管战争风险,继续建立自己独立的主权国家」,陈总统在访谈过程都没有提到导言这一段话。
黄志芳强调,陈水扁绝对没有提到华盛顿邮报网路版导言的内容,这项导言不是专访内容,应该是华盛顿邮报记者本身的不正确解读。
时事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