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犹未尽的的意大利逍遥游
-——欧游散记之一

第一次去意大利,疯狂地拍了200多张照片,临走还买了一本意大利画册,
囊括了罗马、翡冷翠和威尼斯的精华,正是我足迹所到的三座最有特色的
城市。高高兴兴地把画册扛回来,是将来可以“坐着摇椅慢慢看”的资本。

假日的罗马

从上海飞了13个小时到慕尼黑,再转机飞一个半小时到罗马,再乘大巴
到市区,加上6小时的时差,人已经折腾得七荤八素了。可是,当我站在
“许愿泉”前时,惊喜把所有的疲劳都驱走了。我以为的喷泉只是一眼
活水,事实上,许愿泉的背身倚着一座巴洛克的大厦,整个一面墙身是
一幅巨型雕塑组,正中是巨大的海神像,海神的战车一直伸入水中,雄
壮里带着透明的灵秀。左、右两侧分别是“富饶”和“康乐”两组雕像。
传说当年古罗马士兵到达此处,口干舌燥,是美丽少女维莱特为他们指
点了泉水。高居整个组合的最顶端的少女雕塑就是特莱维,所以也叫特
莱维喷泉。雕塑下的清水池底反射着阳光的是各国硬币,据说扔一枚硬
币表示你会重回故地,扔两枚是心想事成,扔三枚是让你痛恨的人没有
好下场。我想了想,学着别人的样子,背向泉水,双手合十,在许下心
愿的同时把两枚硬币扔进水中,然后就跑去店里买意大利冰淇淋去了。

罗马市内不准开大巴,只能徒步到西班牙广场。西班牙广场是热烈的,
和她的名字一样——艳丽得让你睁不开眼睛的鲜花,琳琅满目的店铺,
坐在高台阶上的时尚男女……广场中心还有那个诗情的破船喷泉,水
从船舷两头流下,清澈甘甜。对,这就是《罗马假日》的取景点之一,
其实罗马的每个景点都被那部片子包括了。而我来到罗马的这时候,
则是整个欧洲休假的“八月节”,哈哈,那就是“假日的罗马”了。
店铺林立是西班牙广场的另一处风情所在,名牌的,非名牌的,大大
小小挤满了狭窄的街巷。广场的高台阶对面是高级商店林立,繁华闻
名的水道大街。可惜的是除了乱按快门,我连一分钟的购物时间都没
有了,你可千万别留下同样的遗憾哦。

两千年前的万神殿居然还是如此魅力非凡,简直不可思议,特别是建
筑结构。在基督教一统天下以前,罗马盛行许多神教,当时殿中恭奉
有朱庇特、阿波罗等神,故而称之为万神殿。神殿整体为圆顶建筑,
把希腊的柱式结构和罗马的拱券创造性地结合在一起,正门又采用了
列柱式门廊,多种建筑风格巧妙地交错。这是王室陵寝,沉睡着意大
利的两位皇帝和皇后,还有拉斐尔的墓, 墓前有束束艳丽的花枝。
整个殿堂的采光就靠圆顶当中的一个圆形天窗,巨大的光束为庄重的
殿堂更添神圣感。

一到威尼斯广场,我就急着寻找象征罗马的母狼铜像。可惜要顺台阶
上去到卡皮多里奥丘的山顶才能看到,又不能如愿了。导游见我有失
望的神情,指着广场前路边一幢楼二层的一个阳台告诉我,这是威尼
斯宫的阳台,是当年墨索里尼召集和检阅百万法西斯群众,发表极富
煽动性的阳台演说的地方。这才又有了兴致欣赏威尼斯广场的宏伟壮
美——雪白的大理石宫殿长达130米,远远望去,整齐的廊柱一字排
开,宫殿顶部是鎏金战车。这里既有意大利开国国王伊曼纽尔二世的
镀金铜像,又有“士兵”庄严地护卫着的“祖国祭坛”——无名烈士
墓。

站在威尼斯广场上已经望得到罗马的标志大角斗场了。椭圆的形廓,
3层高挺的墙面,断裂的身臂,一侧偏白的是修复过的部分,一侧偏
红的是最早的断壁残垣。当年竞技的残孽是无法想象的,据说一次
盛大庆祝活动中有3000角斗士丧生,共杀掉5000只野兽。残破的那
一侧旁边是君士坦丁门,罗马最早的一个凯旋门,雕塑很多都是战
争、狩猎的场面,比巴黎那个要早很多很多年呢。这时残阳如血,
似乎有许多的往事都在这废墟间复活了。

翡冷翠的半日

翡冷翠的名字总是会和文艺复兴联在一起(意大利文中是“花”的
意思),这里曾有过但丁、薄迦丘;有过迦利略;有米开朗基罗的
雕塑,波提切利的绘画……不少名家的不少瑰宝都留在这里。而徐
志摩的名作《翡冷翠的一夜》除了标题之外,与翡冷翠是断然扯不
上关系的,还是要自己亲身漫步半日,才可体会她的妙曼。

城心的石路直接铺到我们的第一站圣母之花大教堂脚下。这是文艺
复兴时期第一座伟大建筑,与后身的乔托钟塔连成一气,白、绿、
红三色大理石的装饰呈条带状相互层叠。教堂内有米开朗基罗著名
的雕像组“圣母哀悼基督”,游客们纷纷捐几枚硬币换一枝小蜡烛,
插在教堂中间的许愿树上。烛光摇曳在昏暗的殿堂中,引人无限遐
思。我的收获则是在华丽的天顶画之外,又发现了墙上的但丁画像,
把相机光圈打到最大,关闭闪光灯拍下一张。教堂广场上的另一建
筑奇迹是罗马式的洗礼堂。洗礼堂成八角形建筑,由白、绿两色大
理石镶嵌而成,三面的青铜大门上都铺盖着镀金的雕刻作品。其中
最生动、壮观的一幅就是东门基贝尔蒂雕刻的《旧约》场景。大门
的两扇金色门扉上各5块浮雕, 10则故事均取材于《旧约》,有的
方格内竟有上百人,塑痕细腻,故事情节和人物都栩然如生,难怪
被米开朗基罗称为“天国之门”。在这金光灿烂的门前留张影,也
算是沾些仙气吧。

到老宫——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起源地时,我简直不能呼吸了。广场
上有大卫的塑像(真是太美了,身体的完美比例和每一块肌肉和他
俊美的脸庞都让人惊叹)、有海神喷泉(比起大卫,他显得有些臃
肿),有科西摩一世(老宫的第一位主人)的雕塑,有宙斯儿子抓
住小偷的雕塑。宫殿右侧的拱廊里还有一群雕塑,导游说并不是最
知名的,可是每一尊都曾在世界雕塑史上留下过一笔。有鸽子停在
雕塑的肩头和头顶,被蓝天衬得让人心醉。宫殿旁是饱藏世界名画
的乌菲兹画廊,画廊前有街头艺人在唱歌剧片段,还有化妆精美的
活体雕塑。没有来得及进画廊是我的第三个遗憾,因为这里是文艺
复兴时期作品最大和最精美的收藏处,藏画有波提切利的《春》、
《维娜斯的诞生》、达芬奇的《圣母领报》、拉斐尔的《金丝雀圣
母》、提香的《乌尔比诺的维娜斯》……不说了,再说我就要遗憾
得大哭一场了。

要看翡冷翠的全景,必是要到米开朗基罗广场的。广场的中间也矗
立着一尊大卫的雕塑。俯瞰全城,阿诺河静静穿过城市,河上最有
名的是老桥--韦基奥桥,是佛罗伦萨的象征之一。浅黄的桥身,暗
红的顶,在流水中的倒影微微摇晃。桥上是一条两层走廊,上层便
是著名的瓦萨里走廊,可以一直通到乌菲齐画廊。桥上还有一间间
店铺出售黄金制品,又称金桥。在广场上远眺,圣母之花大教堂、
老宫等尽收眼底,还有那个没时间去了的圣十字教堂。它是意大利
哥特式建筑的典范,收藏有一系列15世纪雕刻作品。侧廊内有瓦萨
里设计的米开朗基罗墓,这里还沉睡着雕塑家基贝尔蒂,作曲家罗
塞里尼,物理学家珈利略,诗人但丁的纪念碑也在里面。

要走了,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丝翡冷翠的晚霞。

梦回威尼斯

在船缓缓接近威尼斯时,我就感觉自己象是重回了梦境,心儿悠悠,
一脚就要踏进当年课本里朱自清的散文了。第一个不能错过的当然是
金碧辉煌的圣.马可大教堂(由于存放着传播福音的圣徒--圣马可的
遗骨而得名)。它与欧洲其他教堂的建筑风格大相径庭,有很浓重的
伊斯兰味道,混合了哥特式的尖塔,罗马式的券拱和拜占庭式的圆顶,
华丽而富于变化。教堂正面是5座罗马式拱型大门,中间券顶上高高
地耸立着圣马可的塑像。穹顶阳台上有丰富的雕塑和精美的石饰,其
中四匹镀金铜马的复制品(正品在教堂内保存)仰首而立,蔚为壮观,
这是十字军东征从君士坦丁堡掠来的宝物,也是威尼斯权势的象征。
教堂顶部与拱门相应的5个葱头状镀金圆顶是拜占庭建筑的特色,同
样气宇非凡。券拱的那些壁画也异常精美,如果有时间,是值得用一
整个下午来品位的。

圣.马可广场上,国立图书馆和总督府相对而立,两个建筑十分相似,
三层楼高的墙面建筑深远地延展,长长的拱廊构成圣马可广场的南、
北两条边线。最下一层的拱廊有斑白的石柱向天而立,顶部有拱门相
连,简洁而悠远。南面向海而立有两根12世纪的石柱,其中一个顶部
塑有展翼的雄狮,这便是威尼斯的象征。当年希茜公主到威尼斯来时,
就是在这里上岸,红毯从两根石柱之间直铺到教堂门前。想象那是怎
样的奢华吧,对了,电影《希茜公主》里还有很多欧洲美景,为了这
些美景都愿意再重温一遍影片。广场上还排列着许多咖啡桌,特色是
每一个露天舞台上都有琴师现场演奏优美的钢琴独奏或协奏曲。原来,
广场的西侧就是著名的菲尼切歌剧院,当年威尔第的两部重要歌剧
《茶花女》和《弄臣》都是在这里首演的。

导游给我们安排了观看玻璃制作的小节目,有一个师傅现场烧制玻璃
花瓶和小松鼠,一旁讲解的是在一个在威尼斯大学读中文的帅小伙。
他们宽敞的库房简直是一座玻璃宫殿:器皿、酒具、摆件,有的小巧
精致,有的大笔写意,斑斓的色彩在强烈的照明光下更显玲珑剔透。
据说这里的彩色玻璃从15世纪开始闻名于世,就是在今天,彩色玻璃
的名贵之品还是从这里产出。最名贵的是红宝石色镶金的那种,一套
高档酒具的价格相当于一辆法拉利车,我就只有吐舌头的份了。

终于等到坐刚朵拉了,我雀跃不已。早就瞄上了这种细细长长,两头
尖尖翘起的小船,船身长有11米,最宽处却也就有1. 9米,只能并肩
坐下两个人,为的是方便在城中狭窄的水巷穿行。六个人上了一条船,
就开始和穿着蓝白条纹T恤的高大英俊的意大利船哥攀谈。船在碧水小
道中悠然穿行,抬头看得见蓝天,伸手摸得着有些年头的墙,我们和
着潺潺的水声唱起了《让我们荡起双浆》,歌声引得拱桥上的游人频
频向我们挥手致意。

一会儿就到了叹息桥下,水横于面上方两层楼高处的这座石桥连接了
总督府和旧时的地牢。过去,从总督府判刑的犯人都要经过这座桥去
牢房,在这里最后瞥一眼美丽、自由的世界,叹息桥由此得名。但今
天,这里更有浪漫的含义,据说情侣乘舟经过此桥,一定要在桥下亲
吻,爱情便可以地久天长。又经过一座白色的单孔石拱桥,是亚里托
桥。亚里托曾经作为欧洲的经济中心长达300年之久,莎士比亚著名
的戏剧《威尼斯商人》就曾提到,这里是商人和放高利贷者的聚集地。
船哥一路给我们介绍,艾尔顿*强刚在这里买了房子,麦当娜也正在
物色豪宅。忽然指着一间不起眼的屋子,说,这是莫扎特曾经住过的
地方呢。窗口有鲜艳的花,仿佛有音乐流淌出来。起初还羞涩得不肯
放开歌喉的他,此时也自得地哼起了歌。

上了岸再去小巷子里穿行。也有许多服装店,最吸引人的却是小工艺
品,玻璃制品、手工首饰、钩花桌布……最为出奇的是威尼斯的面具。
每年复活节的前40天为斋期,在大斋开始前的一天就是狂欢节,人们
带着各色面具在街上游行、狂欢,以威尼斯的狂欢节最具特色。看这
些面具表情变化丰富,人物取材大多出自于戏剧;绘制手法上极其夸
张,采用亮色铺展,和京剧脸谱颇有点异曲同工之处;许多面具上还
有羽毛、铃铛一类的装饰物,几乎很难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面具,看
得我眼花缭乱。


终于还是要走了,离开的时候忽然想到,居然没有在意大利吃一次正
宗的匹萨,这是第四个遗憾了。
啊?这么多遗憾啊,看来意大利我是一定一定要来故地重游的。
咦,我不是在许愿泉扔了两枚硬币吗?难道有一枚没有落进去?

2002/8/13-8/15


细节里的欧洲 -*下篇
细节里的欧洲 -*中篇
细节里的欧洲 -*上篇
美女难过插头关 -——欧游散记之零
异国女子:Carpe diem -2002/8/8
Previous PageNext Page


看留言 | 写留言 | 天马行空 | 打开西窗 | 大门口 | 泡网俱乐部




Copyright © 1998-2025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