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大禹陵
-——悠游之八

大禹是传说中我们的祖先、治水英雄。尽管千年已逝,人们
对他的景仰之情却未淡去。我国有好几处大禹陵,最有名最
具权威的就是位于绍兴稽山门外 3公里的这一个了。这里山
静水幽,林木葱葱,有禹陵、禹王庙、禹穴、岣嵝碑、窆石
亭等名胜古迹,是个不容错过的好去处。

绍兴的大禹陵其实是一个大的风景区,狭义的禹陵是一座不
很高的土石山坡,上面植满了苍松翠柏,绿草如茵,时有鸟
儿振翅飞过,鸣声清朗。禹穴就是传说中大禹的安息之所了。

禹庙在大禹陵北,是禹陵风景区的中心所在。长长的石甬道
直通殿前,庙宇雄伟壮观,始建于梁大同十一年(公元 545
年)。进口南侧有一碑亭,里面立着一块石碑,叫作“岣嵝
碑”,又叫“岣嵝山铭”。上面的字形似篆非篆,古奥难认。
相传它原来在衡山密云峰,是当年大禹治水时所立,因为衡
山别名岣嵝山,所以得名岣嵝碑。现存碑刻是明代嘉靖二十
年(公元1541年),由绍兴郡守张明道根据长沙岳麓山“禹
王碑”本摹刻的。大殿前右侧,还有一座御碑亭,碑文为清
乾隆所书。

禹庙共三进:午门、祭亭厅、正殿,依山势而筑,气势恢弘。
禹庙殿宇高脊飞檐,画栋朱梁,正中立着大禹塑像,高约 6
米,衮袍金冕,手执朝圭,背负九斧,神态端庄,眉宇之间
自有一股英气,令人不由得肃然起敬。大殿东边是窆石亭。
亭中的玻璃罩内兀立着一块高约 2米的窆石,顶端有一个碗
大的洞。相传这块窆石是大禹下葬时引棺木入穴时所用的工
具。窆石上有很多刻字,岁月侵蚀,已经很难辨认。其中有
“四年王石”等字,金石家鉴定为汉刻。

禹庙前一道幽静的长回廊,厢房设成了历史资料的陈列室,
以治水理水为主线,从大禹的三过家门而不入,一直到马臻
兴修鉴湖,图文并茂,还有些文物供后人瞻仰。

俗传三月初五为大禹之诞生纪念日。旧时,每逢这一天,由
皇帝御祭或绍兴地方长官祭禹,而民间则素有嬉禹庙之娱。
从1998年开始,绍兴又恢复了公祭大禹的活动,那可真称得
上盛况空前。身着原始服装,化妆怪异的舞蹈者跳起了充满
生命热力的简单的群舞,祭品有牛、羊、猪头,各色果品,
还有上好的绍兴老酒,市里的领导致祭词。如果能赶上这样
的盛会,那也是游人的幸事。


在刚刚结束时回忆 -球盲世界杯*10
我到,我进,我POSE -球盲世界杯*9
如果你不是主角 -球盲世界杯*8
门柱门柱我爱你 -球盲世界杯*7
投入的人是可爱的 -球盲世界杯*6
Previous PageNext Page


看留言 | 写留言 | 天马行空 | 打开西窗 | 大门口 | 泡网俱乐部




Copyright © 1998-2025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