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次远行 在西藏买过东西的人都知道,什么东西都是越旧越贵。可能是因为老外羡慕咱们的泱泱文化,要买
回家显摆给其他鬼佬看;然而我也相信,旧的东西贵,因为那里有时间的影子,有人生活过,留下痕
迹。
音乐亦如此。
啊请不要闪不要躲。。。。。我今天不怀旧,2000年的一张专辑,还算新罢,对我这样的白头宫
女。
是老总推荐的专辑,在乱的像遭轰炸的办公室,忽然响起清锵琴声,一把普通的声音似吟似唱:
“一个人要把肉身放在岁月的砧板上,煅打多少次,他的心才能坚冷如刚;一个人要让泪水浸泡多少
次,他的眼神,才不会迷惘”。
忽然,仰一仰头,听,他接下去的追问:“一条路要走多长,才能抵达远方,一首歌要唱多久,人
们才不会遗忘。一条合要绕过多少高山多少峡谷,才能看见海洋。”
问老总,谁的歌,“尹吾”。
尹吾,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次远行,我听过、在还相信音乐是一种信仰,在还能一下听出他改编了
舒婷歌词,在仍然热中对音乐说三道四且觉有意义时。
“不是一切呼唤都没有回响,不是一切损失都无法补偿,不是一切星星仅指示黑夜,而不报告曙
光;不是一切梦想都甘愿折断翅膀,不是一切种子都找不到土壤,不是一切歌声都掠过耳旁,而不留在
心上”——这是,一部电脑游戏主题曲,也是80年代文学热里舒婷的一首诗。时间过去了,诗歌留下
来,只是,它换了故乡。
有人说仅仅有良心是写不出好小说的,那么,仅有善良也是唱不出好歌的。尹吾有所有民间诗人的
粗糙与毛病,当他粗哑着声音唱出“盖棺定论还是好人长命”,让我非常之娱乐,天地良心,歌也可以
这么唱。。。。
我知道你在骂我不严肃,你还要我怎样呢,在办公室,在王菲和林忆莲的夹击里,在炮制完一堆文
字间歇性神经质发呆中。要我像5、6年前听到这样有人文气质的声音就恨不能膜拜吗?即使那时,听到
“天崩地裂也要行使正义”这般歌词,怕也要出人命的。。。即使他并不比《蜀山传》里章子仪更搞
笑。
但是尹吾可爱。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次远行”,题目非常冷峻,唱来却有点像隔壁王二要出门打工,趁月夜跟你
告别来着,“原先想好的许多话,却不知如何来表达”,兴许想着妹妹你等着我,我发财就回来找你
哇。当然人家不像我这么俗,说的是理想抱负。背景里的笛声十分可爱,像顺手摘你一朵杏花,跟他一
路尘土。
“各人”的词作者梁晓明不知何许人,非常卡夫卡,“你和我各人各拿各人的杯子,各人各喝各人
的茶,我们微笑,相互点头”,这样的词就不要指责他旋律不够优美了,如果,你听到“然后我们各人
各披各人雨衣,在漆黑的夜里,各自逃走”也曾微微一惊。。。
欲辩已忘言。。。
“请相信”和“我不相信”都改编自诗,尹吾让我想起文德森,那么热中在自己可以掌握的——无
论镜头、无论音乐——东西里,加入自己不完整的思辩。不管,不管这载体能否承担。
“出门”,来自卡夫卡的一段文字,“我吩咐把我的马儿从马棚里牵出来”。。。。骑马劈柴游历
天下,在80年代的尾声就已死去,可开着跑车,也不妨碍我们对一匹白马的乡愁。也许就像,在春夜耳
边总疑真疑幻的响着笛声,在三月总要去已不存在的扬州,到冬天总要温一点酒,哪怕是啤酒,来慰籍
那颗古典的胃。
我边听边胡思乱想:尹吾肯定是有追求地,不过,音乐要能做的更好听,比如,到北洋那个级别就
更好了。。。否则,只恐几根五线谱,载不动,卡夫卡。。。
我扯的太远太多,办公室里总像在打仗,我们给一篇篇温情绝情希望绝望的小说加上各种煽眼的、
言不及义的标题或炮制内容。想不到时就一顿乱翻书,所以我们这里桌子上都放很多书,卡尔维诺、费
里尼、伍尔芙等等,仿佛很有学问的样子。
老总那儿有本海子的诗,我想,这倒也是个可行方法,诗歌毕竟比书更凝练更能速成,当我在尹吾
歌声里这么问她时,她一敛笑容:别胡说,海子是我难过时看的。。。 好了,文章必须结束了,放风时间到,按照小学语文老师的教导,我必须给这篇文章一个升华的结
尾:尽管我们糟蹋许多东西,尽管诗歌到现在只能配电脑游戏,尽管我们都已经认不出从前自己尽管尽
管,可是:“不要,不要睡去,我的朋友,路,还很长”。
不要睡去,除非你真的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