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就发生了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发生得非常蹊跷。一座寺庙被
围困了。
有三种说法。一种是说,战争的起因在莺莺。挑起战争的是一位
山大王,他想要莺莺做他的压寨夫人。持这种说法的人说,蒲郡被乱
兵包围的时候,乱兵主要兵力集中在普救寺的周围,且高喊“交出莺
莺,交出莺莺”。在这种情况下,我军著名统帅元稹同志——当时他
虽然只是一个手无寸铁的书生,但是已在我军高级领导杜确同志的影
响下有了进步思想的萌芽——发扬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光荣作风,
以拯救天下人为己任,并且高瞻远瞩地看到了这场战争对于联合一批
地主阶层中有进步要求的人有极大的意义(崔莺莺小姐的父亲是前朝
宰相),当然,同时也为使莺莺小姐不落入虎掌,毅然修书,潜使出
城,搬来杜确将军的救兵,化解了一场干戈。元稹同志通过这场战争
与莺莺小姐建立了真挚的友谊,但是,为了追求进步,他毅然决定放
弃个人的幸福,投身到时代的洪流中去,不久,即北上长安,寻求组
织,最终成为我军智勇双全的天才统帅。
另一种说法是,战争的起因在和尚。这和尚统领一方香火,集的
银子太多,遭了贼忌。且和尚有一方前朝皇帝的玉玺,可做揭竿时的
信物,军阀遂引兵来讨。持这种说法的人说,蒲郡被包围的时候,乱
兵嚷嚷的并非“交出莺莺”,而是“交出银印”。试想,崔莺莺一家
只是暂时借住于此的过路客,这一帮贼人哪里知道。元稹当时对贵族
小姐崔莺莺发生了不恰当的感情,听得岔了,以为是“交出莺莺”,
遂不顾一切搬来救兵,致我军损伤兵力若干,是犯了冒险主义。好在
这一仗客观上赢得了宗教界人士的支持,且元稹同志善于补过,很快
抛却了个人的情感,最终投身时代的洪流。
第三种说法是,战争的起因在元稹。这种说法高度评价了元稹同
志年轻时即已显露了运筹帷幄之功。为打入地主阶层的内部,获得莺
莺小姐一家的支持,元稹同志发动有进步要求的杜确将军配合,先是
派一队士兵扮作乱兵,再派兵前来平定,成功地赢得了莺莺母亲的信
任和莺莺本人的同情。
不管是哪一种说法,总之,一场和平年代的战争促成了元稹的爱
情奇遇。
元稹清楚地知道,对于莺莺小姐这样高贵的心灵来说,普普通通
的眉目传情无法赢得她的注意,要闯入她的内心,必须通过战争。
爱情在公元800年的时候很容易变成传奇,因为爱情发生的机会
太少,非传奇性时刻不能发生,无法接触,无法相遇。跟1200年前的
爱情相比,我们时代的爱情更容易被街头小报传唱成黄色或绯色的艳
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