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了,天空灰蒙蒙的,雨停了。
从21度到6度,这15度的差距也是此间与彼间的温差吗?
今天是外公“上山”的日子。 一年多前,曾经送奶奶“上山”
我痛恨那种繁琐的程序
道场 喧嚷的哭闹
我只想要一个角落
捧着离去的亲人的旧物
静静怀想 身边没有外公的旧物
而他的音容笑貌宛在眼前
那是环抱童年的温暖,一直都在的 外婆很早就离开了,那时妈妈还只有三岁
她说记得照片上的外婆穿着旗袍,很修长的样子,脸已经记不清了
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小山村
妈妈比舅舅更得外公的宠爱
大约是因为妈妈最象外婆吧 在我不足两周岁时,和父母、哥哥一起远离外公身边,到了H市
我想那时的分离一定是惊心动魄的
从那时的交通条件,这一走就是超过24小时的长途颠簸
而我猜想,那时外公一定很不舍地紧紧抱过我 到我读幼儿园的时候,外公一路风尘赶来H市照顾我
那是印象中自己最白白胖胖的时候,虽然日子很清苦
外公每天给我吃五顿,每天上下午总是会送点心到幼儿园来
一年多后他回去时,在火车站我哭得惊天动地
哭得外公拼命抹眼泪
那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日子
我每天从幼儿园回到家都会搬个小凳子在院子里哭
一个小小的小黄毛丫头静静流泪
这样的情景现在想来还是有些不可思议 6年之后才第一次回到外公身边过年
有天一家人从奶奶家坐车到外公家
却发现他在村口翘首等待一脸焦急
原来有辆中巴出了车祸
正是我们本打算乘坐的那一班
外公急得坐卧不安,已在村口等了一个多小时,寒风中
不懂事的我在一旁笑外公的多心,却看见妈妈眼中有泪花
那时不懂,今天懂了
那焦急中太重太重的是牵挂是承载不动的亲情 8岁的我坚持要钻进外公的被窝,听他说话
垂涎他床头的小锡罐
那里面永远有吃不完的好东西
红薯干、糕干、米花糖、小饼……
白天就一直象小尾巴一样吊在外公身后
他包包子,我玩面,而且知道出笼的第一个肯定是我的
他烧火,我坐在旁边,把玉米粒丢进小手炉里
让它在碳片中轻快地爆成洁白的胖娃娃
他扫雪,我就在一边堆雪人,而且知道他会把我冰凉的小手藏进他的衣襟
他炒菜,我就在旁边眼巴巴地看着
我知道每一碗菜盛出来,最精华的一筷子马上就到我的嘴里了
……这些都是以前妈妈享受过的待遇吧
可以想见,这样幸福的日子使得离别变得多么残酷 在H市生活了十一年,一家又迁到了X市
这下离外公近多了,可以每年给他拜年了
于是每年的农历新年
我都可以重温童年的幸福了 外公老了,可是他依然健康,每天忙碌着干活
不烟不酒,耳聪目明,步履如风
几乎从不见他咳嗽吐痰,衣服总是洁净而熨贴
他不象传说中的寿星那般鹤发童颜
脸上虽是布满皱纹
头发却乌黑油亮、微微卷曲
到80岁以后头发依然是比爸爸还好 在X市又生活了五年,我到了上海
读书,工作,汇入了上海的匆匆人流
不要说回去看外公,连回家看父母的日子都少了
过年有限的假期,能去探望外公的日子更加有限
许多童年的过年的记忆都已淡去
最喜欢的是和外公一起坐在阳光下的院子里
乖乖的猫咪在外公膝头舒服地打着呼噜
我和外公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
然后就是
我工作的第一年,可以给外公“压岁钱”的时候
我那么开心
曾经那么多次接过外公偷偷塞给我的压岁钱
它们带着他的体温,一定在袋里藏了很久
拿了钱要到门后去蹦跳
这样就一定会长高
蹦得气喘吁吁地回过头来
外公笑得那么慈祥 外公太普通,这一生他就守着土地
没有什么辉煌的过去
在我眼中,他就是这样一个慈祥的老人
目光中永远都是漫溢的爱
即使在病中说话困难时
都一样清楚地叫着我的小名 他终于还是回归土地了
走进静静的深山
那是他的家园吧
至少不必再遭病痛的折磨
而承载了这许多爱的我
最应该做的
也许
不是流泪
而是活得更加精彩 用全部的心去感受
他一直,始终在我身边
用他不变的爱,将我包围 *********************
只是,只是
我打电话给妈妈
说不要太难过了要保重身体要好好休息
话没说完
已是泪如泉涌
只能仓皇挂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