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人都知道卧龙山(俗称府山)。最有名的当然是越王台和
越王殿,不会不令人想到“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
越甲可吞吴”的越王勾践。站在宽敞的越王殿正中,四周是色
彩古朴、线条精当的壁画,从出征到惨败到“十年生聚,十年
教训”到复仇雪耻,那一段峥嵘的往昔如今就静静地凝结成这
一殿的浩气和肃穆。 说到吴越争霸,少不得越大夫文种。这位曾为越国的复兴立下
汗马功劳的正直的忠臣,因越王听信谗言而被赐死。他的墓毫
不起眼地静卧在小径深处,但又并不寂寞,因为看到路边指示
牌的游客往往会折过去凭吊一番。卧龙山别名“种山”,为了
纪念文种。 卧龙山的制高点是近年刚重建的三层仿古的飞翼楼,里面陈列
着古越的文物。一阵风过,飞檐下的铜铃铮然有声。楼的西北
是唐宋名人摩崖石刻。嶙峋的山石,凿出见方的平面,刻的是
阴文。最高的一块上是两个斗大的红字“於(古音'乌’)越”
。这是绍兴最早的名称。比较显眼的是“动静乐寿”,颇耐人
寻味。另有些刻字比较小,经历了岁月的啃食,已是斑驳难辨,
仿佛沧桑老人平静的面容。 站到卧龙山南坡的风雨亭前,觉得自己飞越了长长的一段历史。
这座小亭是为了纪念著名女侠秋瑾而建的,得名于她的绝命诗
“秋风秋雨愁煞人”。亭柱上书有孙中山撰写的一副对联“江
户矢丹忱,感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女侠魂”。
默默地咀嚼对联,脑海里便幻映出“鉴湖女侠”赴日留学、与
徐锡麟共同皖浙起义、起义失败在轩亭口慷慨就义的传奇一生
…… 山腰的烈士纪念碑前的空地已经成为晨练舞迷的集聚地。灰白
色的高大石碑上金色的大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在清晨微微
的阳光下散着淡淡的金辉;山麓的樱花园里,百棵樱花树互相
依偎,亲密无间。这是五十年代,日本友人赠给周总理,周总
理再转赠给故乡绍兴的。 其实小小的卧龙山上还有许多零星的小景点:常年不涸的小龙
湫,满目苍翠的盆景园步园,距今 800多年的宋代古柏,清幽
的雷公殿……历史的散文,还有更多的细节等着有心的你去描
绘、充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