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
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鮫绡透。桃花落,
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这就是中国宋代大诗人陆游含泪写下的千古绝唱——名词《钗头凤》。说起这首词,就不得不提到陆游
和表妹唐婉的爱情悲剧,而故事,就发生在绍兴的沈园。
沈园位于绍兴市内南街的洋河弄内,离鲁迅故居不远。沈园在宋代已经是绍兴著名的园林,是一位姓沈
的绅士所建,故名沈园。园内有楼台亭阁,假山池塘,茂林修竹,环境优美,历代文人墨客常来游览,赋诗
作画。沈园闻名的另一个原因,那就与大诗人陆游的爱情悲剧密不可分了。
陆游20岁时同表妹唐婉结婚,夫妻感情深厚。但陆母不喜欢唐婉,逼儿休妻,陆游屈服于礼教,不敢
违抗母命,只得与唐婉离异。离别十年后的一天,陆游与唐婉在沈园不期而遇,当时唐婉已改嫁, 陆游亦已
另娶,陆游一时感慨万端,就在园中墙壁上挥笔题写了千古名词“钗头凤”。
堪称才女的唐婉看完这首词,也痛苦地和了一首用血泪凝成的词: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
泪痕残,欲戈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
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妆欢。瞒,瞒,瞒。
40年后,陆游重游沈园,见题诗犹存,而唐婉却早已离世,触景生情,十分沉痛地写下了《沈园》诗二首。
今天的沈园和当日自是不同了,一座庄园结构的门上书有“沈氏园”。进了门,沿着小径一直往里走,绕过
一座假山石,一排青砖石墙呈现眼前,灌木环绕,胭脂色的花开满在墙角, 茂密的竹枝从墙头伸进。墙上两
块黑色大理石上, 以草书和行书分别刻着陆游与唐婉的《釵头凤》,一下子就钩起了游人的追想和感慨。其
中陆游的“钗头凤”是由中国著名宋词研究专家夏承焘先生书写的,碑的背面是陆游与唐婉相遇40年后,重
游沈园时而赋的一首诗。
沈园曾几度兴衰。1987,1993年在原址上重建仿宋园林, 现有园地18.8亩。在花间小路上打量这座花
园,才发觉它比想象中要大,也算得上是独具江南特色的园林。除了亭台,还有一个池塘。池塘里残荷犹
在,岸边细柳依依,颇对应得上《釵头凤》里的景色。这就是“葫芦池”了。伫立水边,静望流水脉脉,从
池上的小桥轻轻走过,惟恐惊动了某一段往事,却还是不由想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之类
微微感伤的诗句。
园中除了这葫芦池,宋井, 土丘两处也是宋代遗址。土丘上建了竹楼,长长的走廊,仿佛听得到
唐婉轻移莲步,衣袂轻微的摩擦声。绑了厚厚的草的竹扉,也很有些野趣。东北角的两处清代建筑已按原貌
恢复,墨翠亭有个古雅的名字,坐在亭中可以感觉到葫芦池上吹来的习习凉风。同时,这里还用发掘出的宋
代砖块,堆砌了一堵“沈园遗物壁”,就在陆游词碑旁。
此外,还有六朝井、明池及孤鹤轩等端立园中,错落有致、古朴典雅,再现了宋代风格。在园的一个角落,
有一个破旧的三角亭,名曰“故人亭”,很孤傲地静立着,纯木结构,已被岁月侵蚀得长满了故事。
其实来沈园最妙的是刚下过雪的冬天。因为有满园的腊梅,都盛开在江南的薄薄的一层雪下,隐隐地飘着
香。园子更显出清冷和雅致,最适合怀古幽思。
园子里还开辟了陆游纪念堂,有陆游的半身铜像,有他的生平介绍和作品展示。高妙的是纪念堂“偏安一
隅”,且也是古风建筑,不至破坏了沈园的精致和清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