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闪客老蒋   
   “老蒋”是网名,现实中“老蒋”也姓蒋,老蒋并不老,是一枚标准的“七十年代下的蛋”。老蒋衣着整 
洁,言谈举止透着一点书卷气,话语不多,但对多媒体新技术特别敏感甚至有些狂热。真难设想这么一个美术 
科班毕业的“准艺术家”,没有披肩长发,没有前卫夸张的服饰,坐在那儿干干净净、斯斯文文,这么看都是 
那种“阳光男孩”的形象。但用网络棍子手王佩的话来说,老蒋之类的网络闪客,一个个踏实能干,属于托尔 
斯泰所说的“用额上的汗珠换手里面包”的那类人。他们不会象新兴知本家们那样趾高气扬,也不会象网络写 
手们那样夸张做作,他们是燥热的.com时代中难得的沉静专注的一族。 
   什么是闪客?闪客是一个叫边城浪子的NB网虫对Flasher一词的妙译。而Flash是著名多媒体公司 
Macromedia出品的网络动画工具,Flasher指那些玩FLASH的人。这帮人做出了千奇百怪的网上动画,那些闪 
客们都聚集到一个叫“闪客帝国”的地方,玩出一种“闪客文化”。 
  老蒋15岁那年,从老家安徽考到北京的中央美术学院附中,4年以后又考上了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大学 
毕业后,从北京到深圳,再从深圳回到北京。在众多广告公司里“跳来跳去”,就如老崔在歌里唱的“走过来 
走过去,没有根据地”。 
   老蒋在1999年才接触互联网,很偶然地,他接触到了flashp这个制作网络动画的软件,就如打游戏一样, 
纯粹是为了娱乐,由于他的美术功底,当年就有许多作品流传于互联网上。2000年初,他创作的一个3'40''的 
短片《强盗天堂》风靡网上,使他一举成名。2000年7月,他想将崔健的那首《新长征路上的摇滚》制作成 
“庸俗化”的MTV,打电话给崔健的版权代理公司,征得同意后,他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终于大功告成。在这 
个作品里,他把反叛、反思与反讽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当西服革履的.com青年正步迈向NASDAQ,当一张30元面 
额的人民币上出现“中国人民很行”字样,而当出现老崔那“一、二、三、……”时,画面上是麻将牌上是用 
@为图案的“一筒、二筒、三筒、……”这种后现代的气息让人在窒息中又感到酣畅淋漓。 
  老蒋干起活来相当认真执着,他经常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八九个小时。除了电脑,他对电影和话剧也狂热无 
比,经常一个人在电影院一坐就是大半天,几个片子连着看,话剧只看孟京辉之类的现代的、先锋的。也是在 
看话剧时,又结识了一帮圈子里的朋友。将FLASH电脑动画从电脑上搬上电影银幕的,在国内他应该是第一 
人。 
  在“闪客帝国”网站,最具特色的是“爬行榜”。在2001年7月2日的总爬行榜上,老蒋为《新长征路上的 
摇滚》制作的MTV以35万多次的点击稳居榜首,而在前十名的排列中,前5位居然全都是老蒋的作品。 
  有网友调侃说,如果每人听《新长征路上的摇滚》每次付费1元,那么老蒋就可从30多万次点击赚到30多 
万元钱呢。但老蒋用了许多时间和精力制作flash动画,从来就没想过什么商业价值,去年,Macromedia公司 
在中国发布Flash5的时候,便使用了老蒋的《新长征路上的摇滚》这段MTV作为演示;也是在去年,微软公司 
在中国发布它的WINDOS CE(掌上电脑)操作系统时,又用了老蒋的《新长征路上的摇滚》MTV,当然他们都没 
有付费。老蒋真正通过Flash制作动画短片挣的第一笔钱,是为音乐史诗剧《鲁迅先生》创作的一系列电影动 
画,那也是朋友相托,价钱也是“看着给吧”。 
  但老蒋并不缺钱,从1998年底他就不再上班,当起了SOHO一族,老蒋在家除了接一些网络公司的活之外, 
还做很多平面设计,如海报啦,书籍封面啦。由于老蒋在圈内的名气,所以找他的活还特别多,用网友们的话 
说,丫已进入了“富农和富裕中农之间”了,他在北京的黄金地段已购置了百多平方的居所,下一步就等着将 
驾照考到后“出有车”了。 
想欣赏一下老蒋的作品或更多的网络动画吗?请点击: 
http://flash.ting365.com/top10/top10query.php?type=100&query=老蒋 
http://flash.ting365.com/index.php 
 
 |